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•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
    1. 傳播國學經典

      養育華夏兒女

     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

      唐代 / 陳子昂
      古詩原文
      [挑錯/完善]

      丁酉歲,吾北征。出自薊門,歷觀燕之舊都,其城池霸異,跡已蕪沒矣。乃慨然仰嘆。憶昔樂生、鄒子,群賢之游盛矣。因登薊丘,作七詩以志之。寄終南盧居士。亦有軒轅之遺跡也。

      北登薊丘望,求古軒轅臺。

      應龍已不見,牧馬空黃埃。

      尚想廣成子,遺跡白云隈。

      南登碣石阪,遙望黃金臺。

      丘陵盡喬木,昭王安在哉。

      霸圖悵已矣,驅馬復歸來。

      王道已淪昧,戰國競貪兵。

      樂生何感激,仗義下齊城。

      雄圖竟中夭,遺嘆寄阿衡。

      秦王日無道,太子怨亦深。

      一聞田光義,匕首贈千金。

      其事雖不立,千載為傷心。

      自古皆有死,徇義良獨稀。

      奈何燕太子,尚使田生疑。

      伏劍誠已矣,感我涕沾衣。

      大運淪三代,天人罕有窺。

      鄒子何寥廓,漫說九瀛垂。

      興亡已千載,今也則無推。

      逢時獨為貴,歷代非無才。

      隗君亦何幸,遂起黃金臺。

      譯文翻譯
      [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.fragilecpr.com]

      丁酉這一年,我從行北征契丹。從薊門出去,遍覽燕國的舊都城,它的城池、霸業已經荒廢了。于是感慨而仰天嘆息,回憶起當年樂毅、鄒衍眾位賢士在燕國的游從可稱很盛了。于是登上薊丘,作了七首詩來表達這種感想,寄給終南山的盧藏用居士。這里也有黃帝的遺跡存在。

      軒轅臺

      向北登上薊丘四下觀望,尋訪古代軒轅臺的遺址。

      勇猛的應龍它已經不見,牧馬的童子也離開塵世。

      還思念著那仙人廣成子,白云深處也許留下蹤跡。

      燕昭王

      往南登上鄒衍居住的碣石宮,遠遠眺望郭隗受禮的黃金臺。

      丘陵上全是成林的參天大樹,招賢納士的燕昭王如今何在?

      霸業的理想遺憾地成為過去,我騎著馬前往又騎著馬回來。

      樂生

      仁政王道已經淪沒不明,戰國諸侯競相貪利用兵。

      樂毅為此多么感動奮發,主持正義攻下齊國都城。

      宏偉抱負竟然半途而廢,我遺憾嘆息地遙念伊尹。

      燕太子

      秦王一天天暴虐無道,燕太子怨憤也就加深。

      一旦聽說田光的高義,便以千金購利匕相贈。

      他們的事雖沒有成功,千年來為之黯然傷神。

      田光先生

      自古以來人人都有一死,只是徇義的人確實少見。

      為什么像燕丹太子這樣,還要使田光先生有懷疑?

      伏劍而死誠然已成往事,使我感動落淚沾濕衫衣。

      鄒衍

      天道淪沒在夏商周以后,天與人的奧秘很少發現。

      鄒衍先生氣度多么恢宏,漫說九州之外大海無邊。

      人事興亡已經過了千年,如今就再無從進行推算。

      郭隗

      只有生而逢時最為難得,每朝每代并非沒有人才。

      郭隗先生又是多么幸運,燕昭王為他筑起黃金臺。

      注釋解釋

      薊(jì)丘:舊址在北京市德勝門外。盧居士藏用:盧藏用,字子潛,陳子昂的好友。

      丁酉歲:武則天神功元年(697年)。

      薊門:即薊丘。

      燕(yān)之舊都:薊是古代燕國都城,故址在北京市西南。

      樂生:指戰國名將樂毅。

      鄒(zōu)子:即鄒衍。

      軒轅:黃帝之號。

      軒轅臺:相傳為黃帝所居,遺址在河北涿鹿縣西南。

      應龍:有翼之龍,相傳是黃帝的臣子,受命殺了蚩尤。

      廣成子:神仙名,一說為老子別號。

      隈(wēi):曲深之處。

      燕昭王:戰國時期燕國有為君主。

      阪(bǎn):一作“館”。

      黃金臺:又稱燕臺、招賢臺,故址在河北易縣東南。

      淪(lún)昧(mèi):沒落;昏暗。

      感激:感奮激發。

      阿衡:指商代賢相伊尹。

      燕太子:戰國燕王喜之子,名丹。

      不立:不成。

      田光先生:田光,燕國處士。

      徇(xùn):為達到某種目的而獻身。一作“循”。

      太:一作“丹”。

      鄒衍(yǎn):戰國時齊人。

      三代:指夏、商、周。

      瀛(yíng):海。垂:遠。

      推:推求。一作“為”。

      郭隗(wěi):燕昭王客卿。

      隗君:即郭隗。

      創作背景

      這組詩作于武則天神功元年(697年)。當時建安王武攸宜討伐契丹,陳子昂為隨軍參軍。武攸宜出身親貴,全然不曉軍事。陳子昂屢獻奇計,不被理睬,剴切陳詞,反遭貶斥,徙署軍曹,遂登薊丘覽古,賦詩寄好友盧藏用。

      詩文賞析
      [搜索 國學夢 即可回訪本站]

      這組詩共七首:第一首憑吊軒轅古臺,詩人感嘆自己生不逢時,不見至道之治,于是產生了追尋古人、尋訪神仙的出世之念;第二首憑吊碣石館、黃金臺,緬懷燕昭王,抒發自己不遇明主的感慨;第三首贊頌樂毅的功勛,同時嘆惜其遭讒被疑、不能成就最后功業,寄托著詩人壯志難酬的憤慨;第四首追憶燕太子丹的往事,惋嘆其事敗而遭殺身之禍;第五首頌贊田光勇于為正義獻身的氣節,同時責備燕太子多疑;第六首贊頌鄒衍的九州理論以及對自然和社會規律的探索精神;第七首抒寫對郭隗的仰慕之情,嘆惋古今仁人志士懷才不遇的普遍遭際。全組詩借古諷今,感情深沉,詞句樸質,有較強的感人力量。其中第二首詩尤具有代表性。其開篇兩句,首先點出憑吊的地點碣石山頂和憑吊的事物黃金臺,由此引發出抒懷之情,集中表現出燕昭王求賢若渴的風度,也寫出了詩人對明君的盼望,為后四句作鋪墊。接下二句緊承詩意,以深沉的感情,凄涼的筆調,描繪了眼前喬木叢生,蒼?;臎龅木吧?,由景襯情,寓情于景,發出“昭王安在哉”的慨嘆,表達對燕昭王仰慕懷念的深情。詩人借古以諷今,對古代圣王的懷念,正是反映對現實君王的抨擊,是說現實社會缺少燕昭王這樣求賢若渴的圣明君主。結尾二句以龍點睛之筆,以婉轉哀怨的情調,表面上是寫昭王之不可見,霸圖之不可求,國士的抱負之不得實現,只得掛冠歸還,實際是詩人抒發自己報國無門的感嘆。

      這是一組詠史懷古詩,當時作者身居邊地,登臨碣石山頂,極目遠眺,觸景生情,撫今追昔,吊古抒情,體現了詩人對盛世的向往、對古代賢人豐功偉績的追慕,同時抒發了自己生不逢時、懷才不遇、報國無門、壯志未酬的感慨,反映了作者積極向上的強烈的進取精神。其基本內容,與《登幽州臺歌》一樣,帶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進取精神,充滿著對政治、道德、命運等一系列根本問題的觀點與思考。因此,這組詩也是陳子昂實踐其提倡的“興寄”“風骨”理論的代表作品。

      作者介紹
      [挑錯/完善]

      陳子昂 : 陳子昂(約公元661~公元702),唐代文學家,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字伯玉,漢族,梓州射洪人。因曾任右拾遺,后世稱為陳拾遺。光宅進士,歷仕武則天朝麟臺正字、右拾遺。解職歸鄉后受...[詳細]

      陳子昂的名句
      你可能喜歡
      用戶評論
     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      國學經典推薦

     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古詩原文翻譯賞析-陳子昂

     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      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fragilecp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      桂ICP備2021001830號

     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,军人野外吮她的花蒂,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一,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
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  2.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