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•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
    1. 傳播國學經典

      養育華夏兒女

      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脫,子孫以祭祀不輟。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;修之于家,其德乃馀;修之于鄉,其德乃長;修之于邦,其德乃豐;

      作者:南懷瑾 全集:老子道德經 來源:網絡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脫,子孫以祭祀不輟。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;修之于家,其德乃馀;修之于鄉,其德乃長;修之于邦,其德乃豐;修之于天下,其德乃普。故以身觀身,以家觀家,以鄉觀鄉,以邦觀邦,以天下觀天下。吾何以知天下然哉?以此。

        善(shàn)建(jiàn)者(zhě)不(bù)拔(bá),

        善(shàn)抱(bào)者(zhě)不(bù)脫(tuō),

        子(zǐ)孫(sūn)以(yǐ)祭(jì)祀(sì)不(bù)輟(chuò)。

        修(xiū)之(zhī)于(yú)身(shēn),其(qí)德(dé)乃(nǎi)真(zhēn);

        修(xiū)之(zhī)于(yú)家(jiā),其(qí)德(dé)乃(nǎi)馀(yú);

        修(xiū)之(zhī)于(yú)鄉(xiāng),其(qí)德(dé)乃(nǎi)長(cháng);

        修(xiū)之(zhī)于(yú)邦(bāng),其(qí)德(dé)乃(nǎi)豐(fēng);

        修(xiū)之(zhī)于(yú)天(tiān)下(xià),其(qí)德(dé)乃(nǎi)普(pǔ)。

        故(gù)以(yǐ)身(shēn)觀(guān)身(shēn),以(yǐ)家(jiā)觀(guān)家(jiā),

        以(yǐ)鄉(xiāng)觀(guān)鄉(xiāng),以(yǐ)邦(bāng)觀(guān)邦(bāng),

        以(yǐ)天(tiān)下(xià)觀(guān)天(tiān)下(xià)。

        吾(wú)何(hé)以(yǐ)知(zhī)天(tiān)下(xià)然(rán)哉(zāi)?以(yǐ)此(cǐ)。

      關鍵詞:老子,道德經

      解釋翻譯
     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善于把握生命的中心則不輟這一章的每句話,如果發揮起來,都有很多歷史的資料為例證,也是很多做人做事的榜樣,我們這里只講原則。

        “善建者不拔”,一個真正會建筑的人,插一個棍子在地下,別人也撥不掉。依我看來,除了老天爺建了一座山在地上,別人永遠拔不掉之外,世界上沒有拔不掉的建筑物,當然也沒有善建者。真正能夠建立而動搖不了的,那是一句話,它包括思想方面、道德方面、精神方面的一項真正的學問,一個真理。像老子本身就是“善建者不拔”,他的道德思想,后世經千萬年不衰。多少人研究他,多少人企圖推翻他,但是推翻不了,也動搖不了。

        孔子也是一樣,建立了一個道德的基礎標準,搖撼不動。所以只有他可以稱做圣人,只有他可以與天地并存,就像天地建起來了一座喜馬拉雅山,建筑了一座阿里山,沒有人可以撥動這個物理世界。所以,只有道德文章的建立不是別人能夠動搖的,這就是“善建者不拔”的道理。用之于做人做事,用之于創業,就要有高度的智慧,能建立一個東西,絕非他人所能動搖得了的,這也是“善建者不拔”的道理。

        “善抱者不脫”,真會抱的人,把東西箍住了,怎么樣都脫不了身。那是什么樣的“善抱”?愛情就是“善抱者不脫”,感情這個東西就是“善抱”的,把你抱住了,你一點辦法都沒有,因為你解脫不了;真能解脫的話,那就成仙成佛了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老子也告訴我們,對于一個道德觀念、一個真正的真理,就要牢牢抱住,絕對不要放棄。如果對于道德的真理,熱心一陣子又休息一陣子,有時懶有時又反感,那是因為自己沒有真正把握到道德的真理,當然就不是“善抱者”。

        “子孫以祭祀不輟”,懂了“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脫”這句話,好比懂得了一個秘訣,把這秘訣用之于做學問、修德業,或隨便做什么,都會受用無窮.可以立萬世之功,建千秋之業,即所謂“子孫以祭祀不輟”,永遠留之于后世。我們以幾位宗教的教主來講,老子、孔子、釋迦牟尼佛、耶穌、穆罕默德、摩西等等這些人,都是“善建者不拔”。他們建立了一個東西,一個道德的規范,思想的標準,可與太陽同存,除非太陽爆炸毀壞,否則他們的教化永遠存在。

        我常告訴青年同學們,一個人的事業,有的甚至是終身事業,一生有錢、有聲名、有地位、有權力,但是,最多十年二十年,過去就沒有了,最后連人都看不見了。比如說,我們隨便提一個問題,唐太宗的姓名是什么?如果在電視節目問,觀眾立刻作答,也許三分之二以上可以答出來,至少有三分之一已經把他的姓名忘記了,而他當時卻威風了幾十年。

        再看另外這幾個人就很不同了,那是釋迦牟尼、孔子、老子、耶穌等人,放棄了這一世的一切,建立千秋萬代的事業,只要地球、月亮、太陽這三個在運轉,他們的事業就永遠存在,這是“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脫”,誰也沒有辦法擺脫他們建立的規范。隨便你講了多少道理,他的影響力量始終存在。即使是反對他們的學說,看了就不喜歡,實際上反對者已經受了他們的影響。這個就是“子孫以祭祀不輟”的道理,千秋萬代永遠不朽。

        佛家經常用的兩個字“解脫”,千秋萬世求“解脫”,可是一般人永遠解脫不了。老子為什么特別提出來“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脫”呢?這同上經第二十三章差不多的道理。單獨來看,第一個觀念是“善建”,就是說,一個東西造得堅固之極時,就永不能改變,永遠不會動搖。第二個是“善抱”,前面已經提到過,“天地萬物,負陰而抱陽”,宇宙間只有陰陽是兩個正反的力量,彼此互相在摩蕩,互相在關聯;這兩個力量和向心力離心力一樣,也像手背手心一樣,永遠箍在一起。”

        由這兩句話,也使我們了解到,要把生命的中心把握住,才能不生不死。講到“負陰而抱陽”,以我們一般人本身的陰陽來說,像氣與血,精神與肉體,這都是陰與陽。我們平常不能互相抱元歸一,都是因為陰陽不均衡、不調和,因而慢慢消散,消散就導致死亡。如果陰陽相互均衡,平常穩定不變,便可以脫離生死的變異現狀,即所謂長生,也就是“子孫以祭祀不輟”這句話。把握住了“善建”與“善抱”這兩樣事,則后代的子孫永遠延續下去,也就是生生世世生命綿延不休。

        綿延不輟的道理老子沒有說明,究竟是講心理行為道德,還是身心做工夫的行為,老子沒有明說;但也可以說這兩方面都有關系,含義很多。下面再加以引申解釋。

        身修 修家 修鄉 修國 修天下“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”,要使自己這個生命能夠永遠存在,必須懂得“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脫”。怎么樣是“善抱”?“負陰而抱陽”。怎么樣是“善建”?這個我們要去研究了。任何的建立,沒有不被破壞的。例如建造一幢堅固的房子,終久還是要毀壞的,物理世界沒有任何東西能保持永遠的,抱住的東西最后一定也要放開。什么是破壞不了的?什么是抱住解脫不開的?只有“無為之道”,清凈無為,這就是道體。道體永遠是不拔的,永遠在那里不動。

        打坐修行,學佛修道就是修身,“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”。但是,修身不是建立一個東西,所以在觀念上不能認為做工夫打坐就有道,不打坐就沒有道。如果坐就有、不坐就沒有的話,這是建立了一個東西,所以不算是修身,“其德乃真”是道體合一,在佛家而言,就是如如不動,本來如此的。

        “修之于家,其德乃余”,這個道理發展到做人做事,乃至修身齊家,老子的本意,也是以道治,而不是絕對的無為。

        西方亦頗有人研究道家文化,尤其是《老子》及《易經》的思想,目前在歐美正流行。不過他們最多只是“依文釋義”的了解,未必就真正懂得老子道家的精神。曾經有人來信告訴我,說猶太人看見孩子打架,跌倒在地上,絕不去拉開打架的孩子,也不抱起跌倒的孩子,因為他們學老子的無為之道。表面上看來,道理似乎也沒有錯,但是猶太人這樣的無為,實際上是有為——兩個孩子已經打架了,已經跌倒了,早就有為了。什么是無為?無為是講事情現象發生之前,不是講發生之后;在已經有所行動時,就不能說是無為,因為已進入有為中了。老子的有為的道理,是要回歸到無為,那才是老子之道。

        說到治家之道,我們中國人過去是不增不減,保持著祖陰功;對于祖先的德澤,不敢隨便有所變動。這樣的觀念習俗,使我們的文化幾千年來固定在一個形態上。以現代的理論而言,這也是我們幾千年來沒有進步,沒有發展的重要原因。凡事有利就有弊,以老子的觀念來看,與其求進步,而于進步后再去修正那些負面效應,還不如永遠沒有毛病,也不需要修正,所以它永遠是固定,永遠是常態。

        表面上看起來,這同社會進化的現象相反,實際上原理是一樣,因為進步是漸變,不是突變,是慢的進步,可以減少負面作用的產生。

        所以他說“修之于家,其德乃余”,以這個無為之治,“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脫”的精神與原理,來修身齊家家庭自然得幸,這個道德行為的結果是“乃余”。這個“余”字,要特別注意,我們中國很多古老的家庭,在廳堂或大門前懸掛的匾額是“家有余慶”。還有一些地方的習俗,在除夕或喜宴時,最后一道菜一定是魚。此時客人酒盡席散,絕不吃那個魚,意思是要留給主人,表示主人喜慶有余(“魚”與“余”同音)。那是以前的事,當然現在一定把魚吃光了再說。

        這個古老的風俗,是一項重要的居家之道,目的在教育后代如何把這個精神道德建立起來,傳給后代的子孫。因為道德積余比財產積余價值超過千萬倍;道德的余慶,才是真正的“家有余慶”。“余慶”就是剩余下來可慶的道德陰功,但是如果求有余,就必須省用少用;與其省用少用,更不如不用,都給后人。所以說無為之道,就是“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脫”。

        這個道理擴充下來,就是“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;修之于家,其德乃余;修之于鄉,其德乃長;修之于國,其德乃豐;修之于天下,其德乃普”。這幾句的“真”、“余”、“長”、“豐”、“普”,字雖不同,道理都是一樣,也就是修身。齊家、治國乃至平天下。由擴充個人的道德修養,影響到家庭鄉里以及社會,更提升社會道德,影響到國家,使這個國家欣欣向榮,再以這個道德精神修之于天下,整個的世界才可能進入普遍道德的和諧。

        由這里發現一個事實,儒道兩家分家是秦漢以后的事,在秦漢以前的歷史紀錄、學說著作中,儒家是講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;現在我們讀了《老子》這一章,也是同樣的觀念。所以儒道在秦漢以前本來是同樣的路線,只不過所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。這里就是告訴我們如何修身,如何齊家,如何治國,如何平天下。接著,老子在下面從另一個角度,說到人的智慧以及觀察一件事情,該從什么地方入手。

        從觀身到觀天下“故以身觀身,以家觀家,以鄉觀鄉,以國觀國,以天下觀天下。”讀《老子》是讀活的書,上古人們的智慧,是從生活經驗來的。生命的道理是“以身觀身”,從自己身體里面的道理來觀察自己,找出一個真理。所以重要的在一個“觀”字。

        這個“觀”,在《老子》上經第一章、第十六章及二十六章都曾提到,特別是第二十六章“雖有榮觀,燕處超然”。這個“觀”字,讀音近于“灌”。我們中國字有兩個很妙的,一個是“寺”,佛家稱出家人住的廟為寺;另一個是“觀”,道教的廟子叫“觀”。實際上“寺”與“觀”這兩種地方,在中國上古文化中,是政府機構的所在地。佛教在漢明帝傳入中國時,有兩個印度和尚前來,漢朝的政府把他們安置在白馬寺。那時白馬寺并不是和尚廟,而是政府機關,像現在的國防部或聯勤總部或外交部所屬的一個招待所。直到清朝,政府機構中還有“光祿寺”與“光祿寺卿”這類名稱的官職。因為漢朝最初安置印度和尚住在白馬寺,后來沿用下來,和尚住的地方便稱做“寺”,道家的廟宇稱做“觀”。唐朝開始有了道教,道教的寺廟便稱為“觀”。

        古代的一種建筑叫做“觀”,我們讀《禮記》,都知道其中有《禮運·大同篇》,這是孔子在參加一次重大祭典后所產生的。祭祖就是在這個“觀”的建筑物里舉行。大典后,孔子對于歷史發生很大的感嘆,于是他在這“觀”的走廊中,才產生了大同思想?!独献印飞辖浀诙滤v的“雖有榮觀,燕處超然”,是說生在最好的環境時,不要被環境所惑,要超脫環境之外;縱然有功名富貴,生活優裕,居華屋,多財富,但不可被這些物質所困。這就是“雖有榮觀,燕處超然”的道理,“燕處”就是平常都要有一種超于物外的心情。

        現在講到“以身觀身”,這個“觀”不是榮觀,榮觀之“觀”和這個觀身之“觀”是不同的。觀身是觀察的“觀”,是省察的意思,身體怎么能夠觀呢?我們看到學佛學道的人講究打坐,要眼觀鼻,鼻觀心,這又是怎么個觀呢?所謂眼睛看著鼻子,看著鼻尖,集中兩眼的視線在鼻尖這一點上,久了有些人會變成斗雞眼,血壓也高了,神經也搞壞了。至于鼻觀心,鼻子沒有眼睛怎么去觀心?除非打坐把頭埋到胸口,鼻子才觀得到心;如果這樣,那就糟了。道家所說眼觀鼻,鼻觀心,是一種影像,這個“觀”字,意思是“貫注”;一種在意識上,由眼睛下來對著鼻子,鼻子對著心窩,一直貫注而已。并不是打起坐來彎腰駝背,閉上眼睛,自認為這樣叫打坐,就是老僧入定。那是非常錯誤的,所以對于這個“觀”字要特別注意。

        這里所講的“觀”,照佛學方面的解釋,就是觀照的“觀”。道家修道的書上有一句話,“內照形軀”,是注重內照的意思。所以說道家的修道方法,不能說完全不對,不必為門戶之見,把他人否定。

        修道的四個字,就是“收視返聽”,把我們向外面看的視線收回來?,F代的青年學生們,為了應付聯考拼命讀書,讀成近視眼,因為兩眼睛張開,像手電筒一樣,往外放射,注意書本,結果書沒有讀通,眼睛都讀壞了。讀書要有“收視”觀念,把精神從視線中收回來。“返聽”,耳朵不向外聽,把聲音像錄音機一樣收錄回到里面來,也就是說只收聽外面的聲音,其余的聲音聽不見。普通一個人,一定把耳朵對著外面去聽別人講話。修道的人則不是,而是使別人的話音自然回入耳內??垂獾牡览硪惨粯?,是使外面的光線自然回到自己的眼睛里。“收視返聽”的修道工夫,就是這個原則。各家各派的打坐修道,佛家叫做“觀”或“照”,也就是道家這個“收視返聽”的道理。

        “以身觀身”就是“收視返聽”,如果能夠做到“收視返聽”,自然會“內照形軀”。所以有許多靜坐很好的人,眼睛一閉眼光向內照。所謂“內照”,就是精神內斂,精神收斂時,身體內部血液流行,自己都看得清楚;內部哪一點有了毛病,或沒有毛病,也看得很清楚。當然很少有人能夠做這樣,但做到這樣也不是了不起,不過是靜坐的初步,也就是“內照形軀”的初步而已。

        生命如何走向結局做到能夠“以身觀身”就可以發現自己的生命是如何走向衰老,如何走向死亡,看得很清楚。所以由自己個人以身來觀身,發現了生命修養的原則,然后再觀另外的人,觀天下的人。天下人真可悲,因為天下人多數都把生命無盡的功能急速地消耗,莫名其妙地去做無謂的犧牲,無謂的消耗。所以,人要能夠真正“以身觀身”,接觸生活的實際,才可以找到生命的本源。

        “以家觀家”,要了解家之道,如何可以齊家,要觀察自己家庭本身興衰之道,洞察先機;再觀察社會上每一個家庭,每家人的道德行為,就會發現都有必然的因果律。

        同樣的道理,“以鄉現鄉,以國觀國,以天下觀天下”。有大智慧的人,對天下國家的未來,究竟怎么樣變,不需要迷信去問什么鬼神,只要用智慧去觀察,“以天下觀天下”就很清楚了。

        另外是道家老子之后的莊子,也講過一句話,“藏舟于壑”,船本來在河海中航行,以為把它藏在山谷,這條船便永遠保存住了。但藏在山谷還是靠不住,因為“有力者負之而走”,有一個巨大的力量,可以把船搬走。他說最好的是“藏天下于天下”,就等于說把虛空藏在虛空里,就永遠不會被人偷走了。但是把天下、把地球藏在虛空,你認為藏得很好,假使地球是由一個造物主造出來的,仍是“有力者負之而走”,說明這個地球始終有另外一股力量轉動,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把它固定不動。比方說,你把鈔票藏在鐵柜里頭,好像藏得很好了,搶匪連鐵柜都一起搬走了。世界上的東西都是這樣,你把一個東西藏得極好,另外有一個不可知的力量,在你藏好后,整個地拿走。

        這個力量是什么?是生命的本源。所以我們現在講到“以天下觀天下”,以天下事情觀察天下。才能夠懂天下;以家庭來看家庭,也才能夠懂得家庭;以生命來研究生命,才能真懂得自己真正的生命。老子講到這里,又說“吾何以知天下然哉”?我怎么會明白天下的道理,何以知道一切所以然呢?他說我沒有其他的巧妙,只有一句話“以此”,“以此”就是用這個,用什么呢?就是前面所說的,“以身觀身,以家觀家,以國觀國,以天下觀天下”。統統觀察清楚以后,真正的生命自己才會有把握。能夠做到的人,都怕建立一個東西,因為能建就會壞,把握住一個東西,抱住一個東西就會失掉,這都是人生通常的情況。

        可是人很可悲,總希望有一個東西可以抱住不掉,建立起來不會毀壞,可是找不到這么一個東西。這是什么?老子沒有直接講出來,不過剛才已經提過什么是無為之道,就是不建。不建立就不怕拆掉,不把握它,它永遠站在這里。他又反過來告訴我們,這個又不建立,又不把握而永遠存在的,到底在哪里?是在你生命本身本就具備的,只是你找不到。怎么樣去找它呢?“以身觀身,以鄉觀鄉,以國觀國,以天下觀天下。”你的生命的本位,就具備了無比的功能,無上的道;道不是向外求,而是在于你本身。這就是“吾何以知天下然哉”?我怎么曉得天下有這么一個必然的道理呢?就是用本身看本身這個方法,就找出來這個真理了。

        本身觀察這個本身,好像沒有什么了不起,可是我們仔細一想,卻發現真的很了不起。有很多修道、學佛、打坐、做工夫的人,試問到底在那里干什么?都沒有返轉來找自己;如果向自己里頭去找,禪宗所講的豁然而大悟,就完全貫通了。老子也就是說明這個道理。

        下章接著再發揮以身觀身的道理。

      《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脫,子孫以祭祀不輟。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;修之于家,其德乃馀;修之于鄉,其德乃長;修之于邦,其德乃豐;》相關閱讀
      你可能喜歡
      用戶評論
     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      國學經典推薦

      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脫,子孫以祭祀不輟。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;修之于家,其德乃馀;修之于鄉,其德乃長;修之于邦,其德乃豐;原文解釋翻譯

     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      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fragilecp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      桂ICP備2021001830號

     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,军人野外吮她的花蒂,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一,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
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  2.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