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•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
    1. 傳播國學經典

      養育華夏兒女

      古之善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識。夫惟不可識,故強為之容。豫兮若冬涉川,猶兮若畏四鄰,儼兮其若客,渙兮若冰之將釋,孰兮其

      作者:南懷瑾 全集:老子道德經 來源:網絡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古之善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識。夫惟不可識,故強為之容。豫兮若冬涉川,猶兮若畏四鄰,儼兮其若客,渙兮若冰之將釋,孰兮其若樸,曠兮其若谷,渾兮其若濁。孰能濁以澄靜之徐清?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?保此道者不欲盈,夫惟不盈,故能敝不新成。

        古(gǔ)之(zhī)善(shàn)為(wéi)士(shì)者(zhě),

        微(wēi)妙(miào)玄(xuán)通(tōng),深(shēn)不(bù)可(kě)識(shí).

        夫(fū)惟(wéi)不(bù)可(kě)識(shí),

        故(gù)強(qiáng)為(wéi)之(zhī)容(róng).

        豫(yù)兮(xī)若(ruò)冬(dōng)涉(shè)川(chuān),

        猶(yóu)兮(xī)若(ruò)畏(wèi)四(sì)鄰(lín),

        儼(yǎn)兮(xī)其(qí)若(ruò)客(kè),

        渙(huàn)兮(xī)若(ruò)冰(bīng)之(zhī)將(jiàng)釋(shì),

        孰(shú)兮(xī)其(qí)若(ruò)樸(piáo),

        曠(kuàng)兮(xī)其(qí)若(ruò)谷(gǔ),

        渾(hún)兮(xī)其(qí)若(ruò)濁(zhuó).

        孰(shú)能(néng)濁(zhuó)以(yǐ)澄(chéng)靜(jìng)之(zhī)徐(xú)清(qīng)?

        孰(shú)能(néng)安(ān)以(yǐ)久(jiǔ)動(dòng)之(zhī)徐(xú)生(shēng)?

        保(bǎo)此(cǐ)道(dào)者(zhě)不(bù)欲(yù)盈(yíng),

        夫(fū)惟(wéi)不(bù)盈(yíng),

        故(gù)能(néng)敝(bì)不(bù)新(xīn)成(chéng).

      關鍵詞:老子,道德經

      解釋翻譯
     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老子的“士”的內涵上古時代所謂的“士”,并非完全同于現代觀念中的讀書人,“士”的原本意義,是指專志道業,而真正有學問的人。一個讀書人,必須在學識、智慧與道德的修養上;達到身心和諧自在,世出世間法內外兼通的程度,符合“微妙玄通,深不可識”這八個字的原則,才真正夠資格當一個“士”。以現在的社會來說,作為一個士,學問道德都要精微無暇到極點。等于孔子在《易經》上所言:“潔凈精微。”“潔凈”,是說學問接近宗教、哲學的境界。“精微”,則相當于科學上的精密性。道家的思想,亦從這個“潔凈精微”的體系而來。

        所以老子說:“古之善為士者,微妙玄通。”意思是說精微到妙不可言的境界,潔凈到冥然通玄的地步,便可無所不知,無所不曉了。而且,“妙”的境界勉強來說,萬事萬物皆能恰到好處,不會有不良的作用。正如古人的兩句話:“圣人無死地,智者無困厄。”一個大圣人,再怎么樣惡劣的狀況,無論如何也不會走上絕路。一個真正有大智慧的人,根本不會受環境的困擾,反而可從重重困難中解脫出來。

        “玄通”二字,可以連起來解釋,如果分開來看,那么“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”。這正是老子本身對“玄”所下的注解。更進一步具體地說,即是一切萬物皆可以隨心所欲,把握在手中。道家形容修道有成就的人為“宇宙在手,萬化由心。”意思在此。一個人能夠把宇宙輕輕松松掌握在股掌之間,萬有的千變萬化由他自由指揮、創造,這不是比上帝還要偉大了嗎?至于“通”,是無所不通達的意思,相當于佛家所講的“圓融無礙”。也就是《易經·系傳》所說的:“變動不拘,周流六虛。”“六虛”也叫“六合”,就是東南西北上下,幾所有法,在天地間都是變化莫測的。以上是說明修道有所成就,到了某一階段,使合于“微妙玄通,深不可識”的境界。

        因此老子又說:“夫!唯不可識,故強為之容。”一個得道有所成就的人,一般人簡直沒有辦法認識他,也沒有辦法確定他,因為他已經圓滿和諧,無所不通。凡是圓滿的事物,站在哪一個角度來看,都是令人肯定的,沒有不順眼的。若是有所形容,那也是勉勉強強套上去而已。

        接著老子就說明一個得道人所應做到的本分,其實也是點出了每一個人自己該有的修養。換句話說,在中國文化道家的觀念里,凡是一個知識分子,都要能夠勝任每一件事情。再詳加研究的話,老子這里所說,正與《禮記·儒行篇》所講上古時一個讀書人的行為標準相符。不過《老子》這一章中,所形容的與《儒行篇》的說辭不同。以現在的觀念看來,《禮記》的描寫比較科學化、有規格。道家老子的描寫則偏向文學性,在邏輯上走的是比喻的路線,詳細的規模由大家自己去定。

        “豫兮若冬涉川”,一個真正有道的人,做人做事絕不草率,凡事都先慎重考慮。“豫”,有所預備,也就是古人所說“凡事豫立而不勞”。一件事情,不經過大腦去研究,貿然就下決定,冒冒失失去做、去說,那是一般人的習性。“凡事都從忙里錯,誰人知向靜中修。”學道的人,因應萬事,要有非常從容的態度。做人做事要修養到從容豫逸,“無為而無不為”。“無為”,表面看來似沒有所作所為,實際上,卻是智慧高超,反應迅速,舉手投足之間,早已考慮周詳,事先早已下了最適當的決定??此孟褚稽c都不緊張,其實比誰都審慎周詳,只因為智慧高,轉動得太快,別人看不出來而已。并且,平時待人接物,樣樣心里都清清楚楚,一舉一動毫不含糊。這種修養的態度,便是“豫立而不勞”的形相。這也正是中國文化的千古名言,也是顛撲不破、人人當學的格言。如同一個恰到好處的格子,你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逾越,它本來就是一種完美的規格。

        但是“豫兮”又是怎樣“豫”法呢?答案是“若冬涉川”。這句話在文字上很容易懂,就是如冬天過河一樣??墒嵌爝^河,究竟是個什么樣子?在中國南方不易看到這類景象,要到北方才體會得出來個中滋味。冬天黃河水面結冰,整條大河可能覆蓋上一層厚厚的冰雪。不但是人,馬車牛車各種交通工具,也可以從冰上跑過去,但是千萬小心,有時到河川中間,萬一踏到冰水融化的地方,一失足掉下去便沒了命。古人說:“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”,正是這個意思。做人處事,必須要小心謹慎戰戰兢兢的。雖然“藝高人膽大”,本事高超的人,看天下事,都覺得很容易。例如說,拿破侖的字典里沒有“難”字。事實上,正因為拿破侖目空一切,終歸失敗。如果是智慧平常的人,反而不會把任何事情看得太簡單,不敢掉以輕心;而且對待每一個人,都當作比自己高明,不敢貢高我慢。所以,老子這句話說明了,一個有修為的人,必須時時懷著好比冬天從冰河上走過,稍一不慎,就有喪失生命的危險,加以戒慎恐懼。

        接著,老子又舉了另外一個比喻,“猶兮若畏四鄰”,來解釋一個修道者的思慮周詳,慎謀能斷。“猶”是猴子之屬的一種動物,和狐貍一樣,它要出洞或下樹之前,一定先把四面八方的動靜,看得一清二楚,才敢有所行動。這種小心翼翼的特點,也許要比老鼠偉大一點。我們形容作事膽子很小,畏畏縮縮,沒有信心而猶豫不決,另有一句諺語,便是“首鼠兩端”。這句話的涵義和猶豫不決差不多。只要仔細觀察老鼠出洞的模樣,便會發現,老鼠往往剛爬出洞來幾步,左右一看,馬上又迅速轉頭退回去了。它本想前進,卻又疑神疑鬼,退回洞里;等一會兒,又跑出來,可是還沒多跑幾步路,又縮回去了。如此,大概需要反復幾次,最后才敢沖出去。“猶”這種動物也一樣,它每次行動,必定先東看看,西瞧瞧,等一切都觀察清楚,知道沒有危險,才敢出來。

        這是說,修道的人在人生的路程上,對于自己,對于外界,都要認識得清清楚楚。“猶兮若畏四鄰”,如同猶一樣,好像四面八方都有情況,都有敵人,心存害怕,不得不提心吊膽,小心翼翼。就算你不活在這個復雜的社會里,或者只是單獨一個人走在曠野中,總算是沒有敵人了吧!然而這曠野有可能就是你的敵人,走著走著,說不定你便在這荒山野地跌了一跤,永遠爬不起來。所以,人生在世就要有那么的小心。

        接著,“儼兮其若容”,表示一個修道的人,待人處事都很恭敬,隨時隨地絕不馬虎。子思所著的《中庸》,所謂的“慎獨”,恰有類同之處。一個人獨自在夜深人靜的時候,雖然沒有其他的外人在,卻也好像面對祖宗,面對菩薩,面對上帝那么恭恭敬敬,不該因獨處而使行為荒唐離譜,不合情理。

        大家曉得中國文化有一部最根本的書籍——《禮記》。這部《禮記》,等于中華民族上古時期不成文的大憲書,也就是中華文化的根源,百科寶典的依據。一般人都以為,《禮記》只是談論禮節的書而已,其實禮節只是其中的一項代表。什么叫做“禮”?并不一定是要你只管叩頭禮拜的那種表面行為?!抖Y記》第一句話:“毋不敬,儼若思”,真正禮的精神,在于自己無論何時何地,皆抱著虔誠恭敬的態度。處理事情,待人接物,不管做生意也好,讀書也好,隨時對自己都很嚴謹,不荒腔走板。“儼若思”,儼是形容詞,非常自尊自重,非常嚴正、恭敬地管理自己。胸襟氣度包羅萬物,人格寬容博大,能夠原諒一切,包容萬匯,便是“儼兮其若容”雍容莊重的神態。這是講有道者所當具有的生活態度,等于是修道人的戒律,一個可貴的生活準則。

        上面所談,處處提出一個學道人應有的嚴肅態度??墒沁@樣并不完全,他更有灑脫自在,,怡然自得的一面。究竟灑脫到什么程度呢?“渙兮若冰之將釋”。春天到了,天氣漸漸暖和,冰山雪塊遇到暖和的天氣就慢慢融化、散開,變成清流,普潤大地。我們曉得孔子的學生形容孔子“望之儼然,即之也溫”,剛看到他的時候,個個怕他,等到一接近相處時,倒覺得很溫暖,很親切。“儼兮其若容,渙兮若冰之將釋”,就是這么一個意思。前句講人格之莊嚴寬大,后句講胸襟氣度的瀟灑。

        不但如此,一個修道人的一言一行,一舉一動,也要非常厚道老實,樸實不夸。像一塊石頭,雖然里面藏有一塊上好寶玉,或者金剛鉆一類的東西,但沒有敲開以前,別人不曉得里面竟有無價之寶。表面看來,只是一個很粗陋的石塊?;蛘哂腥缫粔K沾滿灰泥,其貌不揚的木頭,殊不知把它外層的雜物一撥開來,便是一塊可供雕刻的上等楠木,乃至更高貴、更難得的沉香木。若是不撥開來看,根本無法一窺究竟。

        至于“曠兮其若谷”,則是比喻思想的豁達、空靈。修道有成的人,腦子是非常清明空靈的。如同山谷一樣,空空洞洞,到山谷里一叫,就有回聲,反應很靈敏。為什么一個有智慧的人反應會那么靈敏?因為他的心境永遠保持在空靈無著之中。心境不空的人,便如莊子所說:“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”,整個心都被蓬茅塞死了,等于現在罵人的話:“你的腦子是水泥做的,怎么那樣不通竅。”整天迷迷糊糊,莫名其妙,豈不糟糕!心中不應被蓬茅堵住,而應海闊天空,空曠得纖塵不染。道家講“清虛”,佛家講空,空到極點,清虛到極點,這時候的智慧自然高遠,反應也就靈敏。

        其實,有道的人是不容易看出來的。老子在上面已說過:“和其光,同其塵”。表面上給人看起來像個“混公”,大混蛋一個,“混兮其若濁”,昏頭昏腦,渾渾噩噩,好像什么都不懂。因為真正有道之士,用不著刻意表示自己有道,自己以為了不起。用不著裝模作樣,故作姿態。本來就很平凡,平凡到混混濁濁,沒人識得。這是修道的一個階段。依老子的看法,一個修道有成的人,是難以用語言文字去界定他的。勉強形容的話,只好拿山谷、樸玉、釋冰等等意象來象征他的境界,但那也只是外形的描述而已。

        濯足濁流人自清因此須要再來兩句話,“孰能濁以靜之徐清,孰能安以動之徐生”是連接上文講的表現了老子文章的獨特風格。上面幾句話一路下來,一直寫得很輕松自然,假使我們只從文字表面去讀,起先好像是懂了,若仔細深一層去研究,那便有點捉摸不定了。

        現在這兩句話,到底是形容修道人的模樣呢?還是說反面話,我們對照前后文看看,還是不易搞清楚,究竟為何而說。讀古人的書很難,首先暫且不要去看前人的注解。前人也許比我們高明,但也有比我們不明的地方。因為著書立說的人,難免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,除非真把古今各類書籍,讀得融會貫通,否則見識不多,隨便讀一本書,就把里面別人的注解、觀念,當做稀有至寶,一古邋遢全裝進自己的腦袋瓜子里去,成為先入為主的偏見。然后,再來看討論同樣的問題的第二本書,如果作者持著相反的意見,便認為不對,認為是謬論,死心眼地執著第一本書的看法,這不很可憐嗎?卻不曉得研究中國文化的圖書,幾千年下來,連篇累牘,不可勝數。光是一部《四庫全書》就堆積如山,而《老子》一書的注解,可說汗牛充棟,各家有各家的說法。有人讀到焦頭爛額,無法分清哪一種說法合理,只好想一套說詞,自圓其說。最后又再三推敲,自己又懷疑起來。因此,我們最好還是讀《老子》的原文,從原文中去找答案,去發現老子自己的注解。

        前文提到“混兮其若濁”,用來說明修道之士的“微妙玄通”,接著幾句形容詞,都是這個“通”字的解說。也就是從哪一方面來講,都沒有障礙。像個虛體的圓球,沒有輪廓,卻是面面俱到,相互涵攝。徹底而言,即是佛家所言“圓融無礙”。成了道的人,自然圓滿融會,貫通一切,四通八達,了無障礙。而其外相正是“混兮其若濁”,和我們這個混濁的世界上一群渾渾噩噩的人們,并無兩樣。

        這不就說完了嗎?不就已透露出“孰能濁以靜之徐清,孰能安以動之徐生”所隱含的消息嗎?現在更進一步,解釋修道的程序與方法,作為更詳細的說明。人的學問修養、身心狀況,如何才能達到微妙玄通,深不可識的境界呢?只有一個辦法,好好在混濁動亂的狀態下平靜下來,慢慢穩定下來,使之臻于純粹清明的地步。以后世佛道合流的話來說,就是“圓同大虛纖塵不染”,不但一點塵埃都沒有,即便連“金屑”,黃金的粉末也都找不著,務必使之純清絕頂。

        同時,我們還要認清一個觀念。什么叫“濁”呢?佛學在《阿彌陀經》上有“五濁惡世”之說。因此,我們古代的文字,也常描寫這個世界為“濁世”。例如形容一個年輕人很英俊瀟灑,就說他是“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”,相當現在穿牛仔褲的年輕小伙子,長發披頭,眼睛烏溜溜,東瞟西瞟,女孩子暗地里叫聲“好帥”一樣。

        生長在世局紛亂,動蕩不安的時代里,我們靜的修養怎樣能夠做到呢?這相當困難,尤其現代人,身處二十世紀末葉,二十一世紀即將來臨的時代。人類內在思想的紊亂,和外在環境的亂七八糟,形成正比例的相互影響,早已不是“濁世”一詞便能交待了事了。什么“交通污染”、“噪音污染”、“工業污染”、“環境污染”等等后患無窮的公害,又有誰能受得了?

        因此,“孰能濁以靜之徐清”,誰卻能夠在濁世中慢慢修習到身心清靜?這在道家有一套經過確實驗證的方法與功夫。譬如,一杯混濁的水,放著不動,這樣長久平靜下來,混濁的泥渣自然沉淀,終至轉濁為清,成為一杯清水,這是一個方法。然而,由濁到靜,由靜到清,這只是修道的前三個階段,還不行。更要進一步,“孰能安以”,也就同佛家所講的修止修觀,或修定的功夫,久而安于本位,直到超越時間空間的范圍,然后才談得上得道。

        這等于儒家的曾子所著的《大學》注重修身養性的程序,“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靜,靜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慮,慮而后能得。”是同一個路線,只是表達不同而已。如果我們站在道家的立場,看儒道兩家的文化,可套句老子的話作結論:“此二者同出而異名”。

        動的哲學然而,由濁起修,由靜而清,由清而安,這還只是修道的一半,另一半“動之徐生”,才是更重要的。否則,那只不過是小乘的境界罷了。只管自己,未能積極濟世,自己一個人躲到山上靜坐一萬年,那又與龐大的人群有何相干?因此,還得“安以動之徐生”,由道體上起種種妙用。

        此處的“動”,不是盲從亂動,不是濁世中人隨波逐流的動,不是“舉世多從忙里錯”的亂動。世上許多人鉆營忙碌了一輩子,究竟為誰辛苦為誰忙?到頭來自己都搞不清楚。真正的動,是明明白白而又充滿意義的“動之徐生”,心平氣和,生生不息。我們也可以說一句俏皮話,這就是老子的秘密法寶吧!老子把做工夫的方法,修養的程序與層次都說了,告訴你在靜到極點后,要能起用、起動。動以后,則是生生不息,永遠長生。佛家說“無生”,道家標榜“長生”,耶穌基督則用“永生”,但都是形容生命另一重意義的生生不已。只是在老子,他卻用了一個“徐生”來表達。

        “徐生”的涵義,也可說是生生不息的長生妙用,它是慢慢地用。這個觀念很重要。等于能源一樣,慢慢地用,儉省地用,雖說能源充滿宇宙,永遠存在,若是不加節制,亂用一通,那只是自我糟蹋而已。“動之徐生”,也是我們作人做事的法則。道家要人做一切事不暴不躁,不“亂”不“濁”,一切要悠然“徐生”,慢慢地來。態度從容,怡然自得,千萬不要氣急敗壞,自亂陣腳。這也是修道的秘訣,不一定只說盤腿打坐才是。作人做事,且慢一拍,就是道理。不過,太懶散的人不可以慢,應快兩拍,否則本來已是拖拖拉拉要死不活,為了修道,再慢一拍,那就完了,永遠趕不上時代,和社會脫了節。

        “徐生”是針對普通一般人而言,尤其這個時代,更為需要。社會上,幾乎每一個人都是天天分秒必爭,忙忙碌碌,事事窮緊張,不知是為了什么,好像瘋狂大賽車一樣,在拼命玩命。所以更要“動之徐生”。如果作生意的話,便是“動之徐賺”。慢慢地賺,細水長流,錢永遠有你的份;一下賺飽了,成了暴發戶,下次沒得賺,這個生意就不好玩了。“動之徐生”,所可闡述的意義很多,可以多方面去運用。淺顯而言,什么是“動之徐生”的修道功夫?“從容”便是。

        生命的原則若是合乎“動之徐生”,那將很好。任何事情,任何行為,能慢一步蠻好的。我們的壽命,欲想保持長久,在年紀大的人來說,就不能過“盈”過“滿”。對那些年老的朋友,我常告訴他們,應該少講究一點營養,“保此道者不欲盈”,凡事做到九分半就已差不多了。該適可而止,非要百分之百,或者過了頭,那么保證你適得其反。

        比方年輕人談戀愛,應該懂得戀愛的哲學。凡是最可愛的,就是愛得死去活來愛不到的。且看古今中外那些纏綿徘側的戀愛小說,描寫到感情深切處,可以為他殉情自殺,可以為他痛哭流涕。但是,真在一起了,算算他們你依我依的美滿時間,又能有多久?即便是《紅樓夢》,也不到幾年之間就完了,比較長一點的《浮生六記》,也難逃先甜后慘的結局。所以人生最好的境界是“不欲盈”。雖然有那永遠追求不到的事,卻同李商隱的名詩所說:“此情可待成追憶,只是當時已惘然。”豈非值得永遠閉上眼睛,在虛無飄渺的境界中,回味那似有若無之間,該多有余味呢!不然,睜著一雙大眼睛,氣得死去活來,這兩句詩所說的人生情味,就沒啥味道了。

        中國文化同一根源,儒家道理也一樣?!稌洝芬舱f:“謙受益,滿招損”。“謙”字亦可解釋為“欠”。萬事欠一點,如喝酒一樣,欠一杯就蠻好,不醉了,還能惺惺寂寂,腦子清醒。如果再加一杯,那就非丑態畢露,丟人現眼不可——“滿招損”。又如一杯茶,八分滿就差不多了,再加滿十分,一定非溢出來不可。

        大家千萬注意老子的話,吉事怎樣方得長久?有財富如何保持財富?有權利如何保持權利?這就要做到“不欲盈”。曾有一位朋友談到人之求名,他說有名有姓就好了,不要再求了,再求也不過一個名,總共兩個字或三個字,沒有什么道理。

        有一次,從臺北坐火車旅行,與我坐在同一個雙人座的旅客,正在看我寫的一本書,差不多快到臺南站,見他一直看得津津有味。后來兩人交談起來,談話中他告訴我說:“這本書是南某人作的。”我說:“你認識他嗎?”他答:“不認識啊,這個人寫了很多書,都寫得很好。”我說:“你既然這樣介紹,下了車我也去買一本來看。”我們的談話到此打住,這蠻好。當時我如果說:“我就是南某人。”他一定回答說:“久仰,久仰。”然后來一番當然的恭維,這一俗套,就沒有意思了。

        “此情可待成追憶,只是當時已惆然”,名利如此,權勢也如此。即使家庭父子、兄弟、夫妻之間,也要留一點缺陷,才會有美感。例如文藝作品的愛情小說而言,情節中留一點缺陷,如前面所說的《紅樓夢》、《浮生六記》等,總是美的。又如一件古董,有了一絲裂痕,擺在那里,絕對心痛得很。若是完好無缺的東西擺在那里,那也只是看看而已,絕不心痛??墒侨藗兛傆X得心痛才有價值,意味才更深長,你說是嗎?

        因為能不盈不滿,所以才能“夫唯不盈,故能蔽而新成”。“蔽”,就是保護很好的舊東西,由于東西永遠是舊的,是原來的樣子,一直小心使用,并沒有壞。因此,舊的不去,新的不來。這便是“不生不滅,不垢不凈,不增不減”的長生之道。所以最難還是在能否做到“不欲盈”。其實,現在修道作功夫的人很多,為什么大家功夫都不上路,就因為違反了“不欲盈”的原則,而都在求盈。打坐時,境界稍好一點,下意識便希求更好,拼命執著這個境界,這樣“欲盈”的結果,功夫反而不上路。如果了解“保此道者不欲盈”,把這做功夫的原則把握住了,自然受益無窮。

      《古之善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識。夫惟不可識,故強為之容。豫兮若冬涉川,猶兮若畏四鄰,儼兮其若客,渙兮若冰之將釋,孰兮其》相關閱讀
      你可能喜歡
      用戶評論
     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      國學經典推薦

      古之善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識。夫惟不可識,故強為之容。豫兮若冬涉川,猶兮若畏四鄰,儼兮其若客,渙兮若冰之將釋,孰兮其原文解釋翻譯

     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      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fragilecp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      桂ICP備2021001830號

     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,军人野外吮她的花蒂,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一,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
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  2.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