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•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
    1. 傳播國學經典

      養育華夏兒女

      郊社之禮,所以事上帝也;祖廟之禮,所以祀乎其先也。明乎郊社之禮,禘嘗之義,治國,其如示諸掌乎?

      作者:佚名 全集:中庸 來源:網絡 [挑錯/完善]

      郊社之禮,所以事上帝也;祖廟之禮,所以祀乎其先也。明乎郊社之禮,禘嘗之義,治國,其如示諸掌乎?

      關鍵詞:中庸

      解釋翻譯
     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所以,“郊社之禮,所以事上帝也。”皇帝代表全國老百姓,所謂郊社——祭天地。郊社又分好多種,有時候爬到高山上,所謂中國有封禪、祭泰山(封禪,禪宗這個“禪”,封禪之禮),那么,秦始皇也行過,漢武帝也行過,不過普通一般皇帝不大敢行這個禮,都有謙虛之意,自己認為沒有功在國家、功在天下,認為功在國家、功在天下的,在歷史萬代可以流傳,交代給后代的子孫做榜樣,才敢來舉行這個封禪的郊禮。爬到泰山的頂上,祭告天地,換一句話代表:我,活一輩子,做人當了皇帝,給全國老百姓、給這個國家民族做了些什么事,向上帝報告,向形而上的天道來報告,我總算對得起了,沒有把自己這個生命冤枉地白活一輩子、這個精神。所謂郊禮有好多種。社,所謂社稷,比這個郊禮呢又小一點,每一年,代表國家的帝王領袖,代表這個祭祖宗。譬如一直到我們現在,春秋有時候祭黃帝之禮,在中央大禮堂舉行,就是這個禮儀的規范。那么我們這個社禮呢,每一年,這個國家的領袖到現在的大祠,原山的忠烈祠,向陣亡將士、革命先烈致敬,這個就是社禮的精神。“郊社之禮,所以事上帝也”,就是對形而上行禮。

        “宗廟之禮,所以祀乎其先也”?;实鄢思捞斓?,代表全國性以外,又代表他自己的家屬、也所謂舉行宗廟之禮,那是帝王的家祭。老百姓每個人自己有自己的宗廟之禮,代表自己的祖先、家族,所以祀乎其祖先。

        “明乎郊社之禮,禘嘗之義,治國其如示諸掌乎”。這是講文化禮儀的重要。這就是中國由禮治與法治的精神結合,上古的自由民主與帝王宗社制度的結合的精神。所以我經常跟外國朋友來講,你說西方人美國式的民主自由是假的啊,不是真的啊!中國過去的帝王制度你看他是非常獨裁——民主的哦!自由的哦!皇帝很難當哦,皇帝做得不對,一樣受人家的責備:“你這個錯了,絕對不對!”有許多議事大臣所謂奏章就來了。你譬如說有名的唐明皇,風流才子的皇帝,張九齡、韓休這幾個大臣還在的時候,唐明皇不敢亂玩啊!玩了以后,他今天晚上睡覺遲一點,第二天張九齡上朝,早晨開早會見面的時候,這時候跪下來了:“皇上,要保重哦!不能睡得太遲。”他吃不住啊!唐明皇只好:“是是是,我知道了,你不要多說了!”這個皇帝很難當啊!所以這個唐人的詩句,所以你們讀詩、古詩:“九齡已老韓休死,無復明朝諫疏來”,就是說這個事情。張九齡已經老了,管不了事,自己耳朵聾了,聽不見了,別人也不敢向他報告唐明皇皇帝又做錯了。“九齡已老韓休死,無復明朝諫疏來”,他說,明天早晨,玄宗、唐明皇上朝開會的時候啊,他很放心,這兩個人不在旁邊,他不拘束了,哈,沒有人再講他的不對了,別人不敢講。“無復明朝諫疏來。”諫疏就是給皇帝的報告,叫做奏疏,唐朝的奏議,哪不對。那個報告講的很好聽啦,講一番大道理,實際上明白的皇帝看得都直流汗了,那就是講他不對:“哎,你這個生活過得不對,你是一國的標榜。”所以是這個道理。像這些精神啊就是這個精神來的。所以講,“郊社之禮”懂了,“禘嘗之義”,“禘”也是禮。譬如說郊禮是好幾年一祭天地,就是作為一個國家領袖,多少年一次呈祭,等于現在的民選,五年、六年,向上天要報告一次。“禘嘗之義”,然后要敬天,拿起第一杯酒,倒下地下來,那是代表敬這個天地。有時候發抖啊!心里曉得我這幾年當中沒有做得那么好,心里有數啊!這個叫做“和尚不吃葷——心里有數”(一笑)!他這個心里頭自己要發抖的,那是很難受。但是你說這個禮有什么關系呢?那么拜一拜,那么又怕什么?可是,真的曉得這個精神,自己心里頭,人不能自欺,欺騙了自己吃不住的。

        他說懂了“郊社之禮,禘嘗之義”,這個哲學的精神,“義”就是哲學的精神,“治國其如示之掌乎”,那對于天下國家的政治的道理、做人的道理,他很明白。明白到什么程度啊?等于自己看自己的掌紋看的那么清楚。所以學問真到了以后,天下的道理都明白,明白了自己看手掌一樣那么清楚,“示之掌乎”,就是那么清楚擺在前面。

        那么,講了這些,下面做一個總結論??偨Y論引用孔子當時在世的時候,孔子是魯國人。魯國的諸侯,拿現在后世隨便講就是魯國的皇帝、這個領袖叫魯哀公,我們曉得,這個哀公啊、什么公啊,哀王啊,漢朝有哀帝啊,皇帝啊什么帝啊,這個也是禮,中國文化,看歷史一翻,你把皇帝帳薄一翻,這個皇帝叫什么帝、什么帝曉得了。武帝、文帝很了不起,什么明帝、宣帝那更好了,了不起。文啊、宣啊都是好,所以孔子稱為“文宣王”。這個叫“謚法”。中國古代的古禮,做官的人乃至當皇帝,一生的好壞,死了一個字就是春秋大義給你定下來,這個是什么人。所謂哀帝就是夠悲哀的啦!所以你看漢朝那個最后亡國的皇帝,被曹操逼宮逼掉的——漢獻帝,奉獻出去了,那就是獻帝,哈!那你要看了這個你就懂中國歷史了。所以以前,我們的歷史,中國古人讀書人、知識分子,到最后來做事做官,還有一個心理負擔很重,不要給自己后代子孫丟人,不要給自己在歷史上丟人,這個責任感放在他的觀念里頭很重!不像現在人,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,管你的,老子現在活得好就對了。這是現在人。所以講中國文化,他生命活著要瞻前顧后——上對得起祖宗,下對得起后代。

      郊社之禮,所以事上帝也;祖廟之禮,所以祀乎其先也。明乎郊社之禮,禘嘗之義,治國,其如示諸掌乎?原文解釋翻譯

     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      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fragilecp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      桂ICP備2021001830號

     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,军人野外吮她的花蒂,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一,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
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  2.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