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•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
    1. 傳播國學經典

      養育華夏兒女

    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國;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;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;

      作者:佚名 全集:大學 來源:網絡 [挑錯/完善]

    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國;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;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;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

      關鍵詞:大學

      解釋翻譯
     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這是一直往前推,最先在哪里,從最后推到最先。這里講『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』,這是我們的總目標,包括自明其明德,也包括使天下之人都能明其明德。先從治國開始,然后治國先從齊家開始,齊家從修身開始,修身從正心開始,正心從誠意開始,誠意從致知開始,而致知就是在格物的功夫。這個先后次序、本末終始,給我們顯示得很清楚。我們來看朱夫子的解釋,朱夫子說,「明明德于天下者,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」。所以不僅是自己明其明德,恢復自己自性的性德,而且能夠讓天下人也都能恢復性德,都能止于至善,這是學習圣學的目標。它不是小乘,是大乘,自度度人?!合戎纹鋰?,這個治在古代音是念持,先治(音持)其國,做動詞來講,就是治理好這個國家。但是現在,像朱夫子也都建議,像大學,古音是念太學,他也建議改用現代音,大學。那我們現在都念治,治國,就不念治(音持)國,那也改成現代音比較容易讓人理解。所以治國先齊家,齊家先修身,修身先正心。底下朱夫子說,「心者,身之所主也」,我們的身由心做主宰,所以身體的造作,它的善惡就是因為心里有善惡。心善,所做的皆善;心惡,所做的皆惡,心是主宰。所以修身先要正心,正心先要誠意。

        朱夫子解釋誠意說,「誠,實也。意者,心之所發也。實其心之所發,欲其一于善而無自欺也」。什么叫誠?你心實了,就是踏實。曾國藩先生曾經為誠字下了個定義,說「一念不生是謂誠」。也就是說心里面還有念頭,還有很多妄念,這個心就不誠、不實,它心是飄動的,是浮躁的;這個心沒有浮躁、沒有妄動,它就實,這就是誠。意者,意是意念,心之所發,就是我們的念頭。我們能做到一念,而不生其它妄念,這叫一念不生。所以實其心之所發,就是把我們的念頭歸一。底下講,欲其一于善而無自欺,歸一到哪里?歸一到善上。這個善,儒家也講要執著于善,跟這里講的一于善,就是這個道理,就是我這個念頭歸一到善法上。佛家《十善業道經》里面有同樣的說法,經上講,「菩薩有一法,能斷一切諸惡道苦。何等為一?謂于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,令諸善法念念增長,不容毫分不善間雜」,這段經文解釋「一于善」,是最好的解釋。這個一,不是說沒有,有。而這個一是什么?是善。而且晝夜常念善,念善是心善;思惟善是思想善;觀察善是我們的行為善,不容得毫分不善夾雜在我們的心念當中,這叫一于善,萬念歸一。

        這個善,佛家講十善業道,身不造殺生、偷盜、邪淫,口不造作妄語、兩舌、惡口、綺語,意不起貪、瞋、癡。這十條,身三條、口四條、意三條,身三、口四、意三,十善。佛家在十善的基礎上提升就是五戒,五戒是什么?跟十善條目上很相似,但是它比十善要求更高,五戒是講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。不殺生是沒有傷害一切眾生的念頭,這個不殺生的戒才能夠持得好、持得圓滿。假如我心里還想傷害眾生,雖然沒有想要殺他,但是可能傷害他的身體、傷害他的感情,那是內心還有殺機,殺的念頭沒斷,那會犯戒,因緣成熟他就會犯,遇到機會可能他就犯了。不偷盜是心里面沒有占人便宜的念頭,這偷盜戒才能圓滿。不邪淫,念頭里面是清凈的,不染著于這些男女之間的關系,如果還有念頭上的染著,邪淫這戒也就不清凈。不妄語,口業清凈,它也包括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綺語。不妄語是不說假話,說話信實;不兩舌是不講是非,不說張家長李家短;不綺語,沒有花言巧語,孔子說,「巧言令色,鮮矣仁」,說話說得很好聽,臉上都浮現出奉承的樣子,很好看,這種人很少仁愛之心,沒有仁,不綺語;不惡口是不講粗魯的話,不能罵人。這是口業,不妄語。不飲酒是不沉迷于令我們玩物喪志、喪失智慧的這些活動,用飲酒來代表。因為酒會讓人沉迷,會讓人醉,醉了之后亂性,傷智慧。它也包括凡是令你沉迷的東西,現在講的賭博、吸毒、吸煙,還有卡拉OK、KTV這些活動。甚至現在特別要說到的,沉迷于網絡游戲,沉迷于那些不健康的網站信息,都屬于飲酒的戒,迷什么都不行。甚至有人講,我什么都不迷,我就迷上了足球,是球迷。球迷也是屬于迷,也醉在當中。甚至「醉翁之意不在酒,而在乎山水之間也」,他沉迷于山水,只要沉迷,都錯了,為什么?一沉迷,明德就不能夠彰顯出來,迷的是你的明德。所以讓我們明德顯明出來,必須要持戒。

        五戒,殺、盜、淫、妄、酒戒,跟儒家講的五常是相一致。你看不殺生,這是講仁。仁義禮智信這是五常,第一條是仁,不殺生,殺生就不仁。不偷盜這是義,不邪淫是禮,不妄語是信,不飲酒是智。所以佛家講五戒,跟儒家講五常,不是都一樣嗎?只是名相不同,其理一也,怎么能執一家而批判另一家?批判另一家不就是批判自己嗎?所以儒釋道要圓融,這才能夠真正入圣人所教導的境界。

        止于至善,先從念頭歸一在善上,不僅是在當眾的場合你能做到善言善行,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要慎獨,不能自欺。如果在沒人看見的地方,暗室屋漏當中就放肆,心里面會起很多歹念,甚至會造作惡行,那是自欺,不僅不能夠明其明德,意也不能誠,就是心不誠。古人講,這《大學》上的話,「誠于中,形于外」,內心有了誠意,外表的樣子自然就能顯露出來。真正有學問有道德的人一看,他能看出來你的心、你的意念是不是真誠。這種真誠的意念要在平時細密的省察、改過這里養成,就是此地《大學》講的要慎獨,不能自欺。

        下面朱夫子講致知,「致,推極也。知,猶識也。推極吾之知識,欲其所知無不盡也」。這個致,朱夫子解釋叫推極;知是知識。推極我的知識而到達無所不知的地步。這種說法咋聽起來確實很好,讓我們能做到無所不知,這個境界很高。能不能做到?你看我們現在科學很發達,科學家研究地球、研究太空、研究量子力學,知道的比古人多得太多,很多朱夫子都不知道的,現在科學家都知道,朱夫子顯然他沒有到達致知,按照他的意思說?,F在科學家有沒有能達到致知?當然還沒有。而且知道的愈多,就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愈多,你有所知,當然就有所不知,你所知的愈多,你知道你所不知道的愈多。

        所以要真的到無所不知的地步,才能夠說上是致知(而后誠意,而后才能正心,而后才能修身),那么我想恐怕這歷史上你找不出幾個人。誰能說他自己無所不知?釋迦牟尼佛可以??鬃幽?孔子還不行,你看孔老夫子曾經遇到兩個小兒辯日,問的問題夫子也回答不出來,圣人也有所不知。所以朱夫子這個解釋顯然不正確。如果說真的到無所不知才能夠誠意,心地才真誠,那沒有一個人是真誠??墒俏覀兇_實也看到,很多不識字的老太太,她們非常真誠、非常善良,真正看到她有誠意,她不會自欺、不會欺人。那你怎么解釋?她是什么都不知,可是她能做到誠意,她能做到正心,她能做到修身。因此,致知不是朱夫子的這個講法。

        格物,朱夫子解釋什么?「格,至也。物,猶事也。窮至事物之理,欲其極處無不到也」。他解釋格物,物是跟事合在一起講。他的格是講至,就是到圓滿。所以格物是講窮至事物之理,就是把事物的理都弄得明白,而且通達明了、圓滿的領悟事物之理。使得欲其極處無不到也,能夠使這個理一分一毫都沒有不明的,到極處了,這叫格物。這種說法也很難讓人去力行,我對很多事物的道理不明了,那我格物做不到,致知也做不到,誠意、正心就別說了。所以朱夫子這個解釋確實沒有圓滿。他講到,「此八者,大學之條目也」,就是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這叫八目,三綱加上這八目。

        我們看了朱夫子的解釋,還要對照蕅益大師的解釋,這樣才能夠了解朱夫子所解釋的有哪些是正確、哪些還不正確,哪些有道理、哪些沒有道理。古人講,「盡信書,不如無書」,你讀他這些言論,如果完全相信,沒有去審問、慎思、明辨,那你不如不看它,不如無書。所以《中庸》里面講,「博學之、審問之、慎思之、明辨之、篤行之」,這是治學要領。博學是學習廣博,譬如說我們讀《大學》,不僅就讀原文,還讀朱夫子的著作,還讀蕅益大師的著作,還參看王陽明先生、古德的著作、解釋,還參看現代人的解釋。然后我們還要審問,對道理我們要審察清楚,問個明白。慎思是謹慎的思惟,到底它有沒有道理。然后要明辨,辨別清楚哪種說法是正確的、哪種說法才能夠圓融而沒有缺憾。博學、審問、慎思、明辨之后,當然最重要的是篤行。四書不是光學學,懂得點知識、文化,不是,它是用來幫助我們修身的。真正能做到修身,你才能夠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你才能夠明其明德,你才能夠親民,才能止于至善,這是篤行。

        所以看完朱夫子的解釋之后,我們來看蕅益大師的解釋?!刚f個明明德于天下,便見親民、止善,皆明德中事矣」。這里蕅益大師給我們解釋出來,說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,他不說古之親民于天下,古之止至善于天下,沒有這樣說。他只說古人想要明其明德于天下,只講了明明德一綱,當然就包括了親民和止于至善,正說明什么?這不是三綱,是一綱。說明明德就涵蓋了親民和止于至善。所以親民和止于至善都是明德中的事,不是明德以外的事。

        這第一句話講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」,它包括自明其明德,也包括令天下人明其明德。講這個欲字,古之欲,古是古人,古人是指什么人?圣人。成就的圣人都是這么修學的??追蜃赢敃r所說的古人指的是誰?堯、舜、禹、湯,文王、武王、周公,這一類的人物。他們都欲明明德于天下,這個欲字是表示他有這個愿望。所以古人講,「入道要門,發心為首。修行急務,立愿居先」。你要入道,用我們這個經文來講,是你入大學之道,最重要的要門,你入門是什么?發心,你發起想要明明德于天下的心,這個是先要做的,先立志,然后才能修行。修行急務,修行之前先做的立愿,你能發大愿。所以欲明明德于天下,這就是大愿。愿一立,則眾生可度,心一發,則佛道堪成。佛家講的四弘誓愿,「眾生無邊誓愿度,煩惱無盡誓愿斷,法門無量誓愿學,佛道無上誓愿成」,這是發愿,就是此地講的欲明明德于天下。這里的天下,我們不要把它拘束到地球這個小地方,它是涵蓋虛空法界一切眾生。如果要解釋這個天下,我們也可以有個新解,什么是天下?天是自然,代表自性,《中庸》里面講的「天命之謂性」,這個天是指自性。下是什么?出生的意思,自性所變現的,就是虛空法界一切眾生。天下是這么個講法,這跟佛家講的相應。

        這一段為我們揭示出來,想要,『欲明明德于天下』,這是發大愿,要如何來修行。昨天我們介紹了朱夫子的解釋,蕅益大師對這一段解釋就非常精辟。這里講到治國、齊家、修身,先要正心,正心先要誠意,誠意先要致知,所以關鍵是正心、誠意、致知,而致知在格物。所以這個身、家、國、天下,都是我們心性所變現出的物。物之本是身,物之末是家、國、天下,所以修身是根本。身修好了自然能夠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什么是修身?就是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,這就是修身。

        蕅益大師先解釋正心,他說「正其心者,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也」。底下說,「誠其意者,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也。致其知者,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也」。這是用到大乘佛法唯識學的內容?!度A嚴經》上告訴我們,這個宇宙是唯心所現、唯識所變。心是我們本有的清凈周遍的真心,這個心凡夫與諸佛無二,是同一體的。但是凡夫迷了真心,而諸佛悟了真心。悟了真心的人是什么樣的?他是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。我們迷失了真心又是什么樣的?就是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。一有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心的作用就給轉變了,就變成識的作用,什么是識?就是妄想分別執著,這叫識。識就把心所現的境界變了,這叫唯識所變。其實它沒有另外再現出什么東西,還是真心所現,只是把真心所現的給變了。真心所現的叫一真法界,而識所變的是把一真法界就變成十法界,甚至變成六道輪回。

        識,唯識家講八識。八識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這前面六識,再加上末那識,再加上阿賴耶識,這八識。前面六識是跟外面六塵境界相接,眼與色接連在一起,眼見色;耳跟聲音接連在一起,耳聞聲;鼻與香接連在一起,鼻嗅香;舌嘗味;身觸物;意念法,這六根接觸外面的六塵,就產生了分別執著,這叫六識。第七識叫做末那識,它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叫染污,所以叫染污意,這個染污就是執著,執著我,就是這個身體是我;執著外面的一切境界是法,我執、法執,第七識也叫意根。還有第八識是阿賴耶識,這也是梵文,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叫含藏,就是藏下前面七識所留下的種子。這種子實際上是印象,佛法稱為業,業習種子藏在第八識里面,凡夫用的是這八識。而圣人,這個圣人是出世間的圣人,不僅出世間,出十法界,他們能夠轉識成智,他們不用識了,他們是用智慧,也就是他們只有用真心,不用妄心,妄心就是識,所謂轉八識成四智。這四智是哪四種智慧?首先轉前面五識(眼耳鼻舌身這五識)為成所作智;轉第六識意識為妙觀察智,第六識意識是分別,分別轉成妙觀察;轉第七識末那識,末那識是執著,轉成平等性智,不執著,平等;轉第八識阿賴耶識成大圓鏡智。阿賴耶識是含藏,現在它不含藏,像大圓鏡一樣,見到物就照,照得清清楚楚,但是不落印象。照了之后,物去鏡空,恢復自己本有的清凈周遍的真心。這是講正心、誠意、致知講到極處。所以什么是正心?把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,這個心才正。這個心是什么心?真心,不是用妄心,用妄心就不正,把妄心轉成真心,這就正其心了。

        『誠其意』,這個意是講意根,就是執著,原來是執著,執著就不誠,不真誠。執著的現象是什么?感情用事。譬如說你喜歡他,你對他就很好;你要是討厭他,你對他就不好,不平等。這個意就不誠,不真誠,為什么不真誠?因為它會變。常??吹侥腥撕团藙倓偨Y婚的時候,愛得不得了,可是過了幾年鬧離婚,你說他的心是真的嗎,他的意是誠的嗎?他不誠。為什么?因為他會變化。結婚的時候互相的愛慕,所以互相關懷照顧。過了幾年以后,心就變了,甚至看到對方都厭煩,所以就離婚了。所以當初愛他的時候,這個意也不誠,離婚的時候這個意也不誠,為什么?因為有愛憎的心,愛憎的心是執著,是情執的,感情用事。用感情來做事這就不真,應該用理智。用理智,這就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,這個意就誠了。那要怎么樣轉?把內心里的愛憎去掉、好惡去掉,這就能夠平等。

        『致其知』,是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。第六識是分別,是意識,我們判斷事情是用意識,用這個意識來思考、來推理、來研究。這種分別能不能夠真正看到和領悟到真相?不行,為什么?因為心有分別就有障礙,就有限制,就不能通?,F在把分別轉成妙觀察,就是不用分別。譬如說看見了,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但是你不要去分別它是好還是壞。你知不知道它是好是壞?知道,你有妙觀察智,但是你不要落那個好壞的一邊,不要起好壞的這些念頭。我們凡夫往往不行,一遇到事物馬上起一個分別心,判斷它是好的是丑的、是善的是惡的、是黑的是白的,等等。然后在這分別的基礎上再加上執著,好的我就要,壞的我就不要;善的我就喜歡,惡的我就討厭,等等。全落到分別執著上,致知、誠意、正心全沒有。所以把分別放下,我們自性中的良知、智慧就現前,這是所謂妙觀察。

        致知在格物。格物,蕅益大師解得非常的深刻。格是講你用智慧來觀察,就看到了宇宙的真相,物是什么?就是指的宇宙萬事萬物。所以「格物者,作唯心識觀,了知天下國家、根身器界,皆是自心中所現物,心外別無他物也」。這講的格物,在佛法里面稱為唯心識觀,這個觀是觀念,這里是正確的觀念,格是講的正確的觀念??催@個宇宙怎么來的?唯心所現、唯識所變,這是宇宙的真相,這是正確的宇宙觀?,F在的科學家他們用數學來推斷,通過望遠鏡來觀察、來分析,對于宇宙的由來還是模模糊糊,提出了不少的理論。有的理論已經被推翻,有的理論還沒有被推翻,只好接受。譬如說現在最令人接受的是「宇宙大爆炸」這個理論,說宇宙是怎么來的?是從最初的一個小原點爆炸爆出來的,然后它不斷的膨脹,變成我們現前的宇宙。這種理論,好像符合我們現在所觀察的宇宙現象,因為我們發現宇宙還在不斷的膨脹。它現在不斷的膨脹,估計是從最初的一個點膨脹出來的,他是這么推斷。但是有很多現象也解釋不通,總不能夠讓人滿意、接受。

        為什么科學家沒辦法看到宇宙的真相?他只能用猜測,只能用推理,只能用數學模型這個簡單的工具。數學的思惟是一種線性的思惟,西方國家的所謂科學研究用的思惟都是直線型的,他用這個邏輯一層一層的分析下去。東方人的思惟是圓周的思惟,是圓融的,像一個圓,每一點它既是起點又是終點,圓融。而直線上的點就不是,它要么就是起點,要么就是終點。所以他們推斷宇宙的由來,有個起點也必然有個終點,線性。這個思惟本身就有問題,為什么?《大學》里面講的,它缺乏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。什么叫致知?轉第六識分別為妙觀察。什么叫誠意?轉第七識執著為平等性。正心是轉第八識含藏印象為大圓鏡智。就是你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才能夠見到事實真相??茖W家的科學研究,你說他是不是用妄想分別執著?他用思考、用研究、用推理,這都是妄想分別執著,所以不能見真正的真相。真相叫道,連老子都說,「道可道,非常道,名可名,非常名」,現在科學家所做的研究都是在可道、可名上用功,不能見到真道、常道。所以連我們的現代科學之父愛因斯坦都曾經說過,未來科學的發展要依賴佛教。這真的是很智慧的話語,他知道佛教里講的宇宙真相是圓滿的,對科學確實有指導作用。

        這里講的格物是直接讓我們用正確的宇宙觀,這里講的唯心識觀。宇宙怎么來的?不是大爆炸變出來的,是心中所現物,這個心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心。每個人的真心都是相同的,是一不是二。真心上講,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、一切眾生同體的,同一個心體。這個心沒有形相,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,但是你不能說它沒有,它確實能起作用,這個作用就是能現,現出天下國家、根身器界。天下講世界,我們的星球,宇宙里無量無邊的星球,所以有無量無邊的天下。每一個天下里面又有很多國家,國里面也有家,家是由人組成的,人有根、身,根是六根,這講我們身上的器官。這個器界是講我們的物質環境,還有精神的境界,都包括在里面。所以宇宙一切物質世界、精神世界,都是我們真心所現的物,沒有一樣不是心變現的。心外沒有他物,所有的物都是心中所現。所以這個心真叫心包太虛、量周沙界,它是盡法界虛空界,整個宇宙就是這個心,心外無物。這種宇宙觀念就是正確的,佛法里叫唯心識觀,儒家叫格物。

        真正能夠用這種觀念,你就能明白,好人、壞人都是我心中所現的人,跟我是一體。我也是心中所現的,他也是心中所現的,我跟他同一個源頭,同一個本體,一體的。好人、壞人也是一體,而且他不是你心外的人,全是你心中的人,心中所現物,你的心好就變現出好人,你的心壞就變出壞人。其實外面的人哪有好丑?境緣無好丑,好丑在自心,全是你心中變現的。你有這種觀念你就能轉,轉什么?轉識成智。你看,你知道好人壞人都是我心中所現物,那么你就不要去分別好壞,你就能轉第六識分別為妙觀察智,你就致知了。你能夠不執著,對好人壞人,這個人對我好,我就很愛他;那個人對我不好,我就很憎惡他,這是執著。要知道你用的這個愛憎的心是妄心,真心里面沒有的,沒有這個愛憎,你放下愛憎,看人就平等,這是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。所以最重要的是轉第六、第七識,就是放下分別、執著。只要第六、第七識轉了,其它的六個識,一到五識轉成成所作智,第八識也能轉成大圓鏡智,一轉一切轉,有一個沒轉,哪個都沒轉。所以有正確的宇宙觀之后,你的那些煩惱妄想、分別執著就轉了。

        底下蕅益大師說,「是故若欲格物,莫若觀所緣緣。若知外所緣緣非有,方知內所緣緣不無。若知內所緣緣不無,方能力去內心之惡,力行心內之善。方名自謙,方名慎獨」。能夠做唯心識觀,就是你真正明了宇宙萬物都是我這個心變現出來的,所以我要對我的宇宙負責任。這個宇宙好還是壞,完全是我的心好壞決定,你的心善,你的境界就善;你的心惡,你的境界就惡,這個不關別人的事情。這就是孔老夫子在《論語》里面講的,「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」為仁,是你想真正成圣成賢,這里講的明明德于天下,這個是靠自己,不是靠別人。為什么靠自己?因為外面境界全是自心變現的,心外別無他物。這個格物就是說,你如何能夠建立正確的宇宙觀,最好就是觀所緣緣。

        這個所緣的緣,第一個緣是動詞,就是攀緣,你所攀緣的緣;第二個緣是名詞,你去觀察,這個緣不外乎就是境界,物質的境界、精神的境界,一切人事物。它分有內和外,外所緣緣是講外面的境界,內所緣緣是講能緣之心。能夠觀察宇宙是我們自心所變現的物,你就能夠知道外所緣緣非有,外面的境界有沒有?不是真有,它是幻有,就好比人在作夢一樣,夢境你說是真有還是假有?它怎么能說是真有?夢境。夢境怎么來的?是你那個作夢的心變現出來的。作夢的心就是這里講的內所緣緣,能緣之心,就是能作夢的心,能變現宇宙萬物的心。它所變現的這些境界非有,相上好像有,實際上并沒有。能緣之心就是我能作夢、能變現宇宙萬物的心,它又不無,不是沒有。這個心它沒有形相,所以你找不到,你見不到,你抓不到,六根沒辦法接觸到。這六根包括我們的意識,意識的作用非常強大,它對外能緣十法界,宇宙萬物它都能夠想到,這是意識的作用,對內能夠緣到阿賴耶識,但是它就緣不到我們的真心本性。

        所以祖師大德教導我們,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,話說不到,連我們的念頭都想不到那個境界,所謂行到「行不到處」,你才能見到真如本性。它真有,但是它又是空寂,你沒辦法用六根接觸到。它變現宇宙萬物,這個作用強大無比。所以自己的宇宙,自己的心識變現。你真正知道內所緣緣不無(這個能變現宇宙萬有的心不無)的話,你才能夠努力的去除內心之惡、力行內心的善。善惡都是內心中的德能,如果我們內心中有惡,就不善,它所變現的境界就不善。就好像個人成天到晚做壞事,晚上都做惡夢,那個夢境,沒有人給他制作出來,是他自己內心的惡變現的。所以天堂是自己變現的,地獄也是自己變現的,自作自受,不關別人的事情。你真正知道原來是這顆心在作用,你就努力的把心內的惡除掉,而修內心的善,那么你所生活的宇宙環境就善了,純善無惡。所以你的境界完全是你自己造作,這個稱為自謙,稱為慎獨。

        《大學》里面,后面有講到這兩個名相,蕅益大師給我們解釋,自謙、慎獨都是講什么?自己對境界要負責任,一切法都由心想生。所以圣人能做到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。遇到有困難、有障礙,這個困難障礙不是外頭來的,全是我內心中不圓滿的這些念頭產生的、變現的,所以只要能夠修心就行。修心之后,心內的惡去掉、心內的善保留,外面的境界就好了。所以《大學》教我們,你想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不用從外頭下手,只要自己能夠努力的格物致知、誠意正心就行。里頭改了,心改了,外面境界跟著改,這個境界就是你心的一個反映。所以格物落實到我們的日常行為,怎么個格物法?就是這里講的,力去內心之惡,力行心內之善,斷惡修善。格就是像格斗一樣,把內心的惡給格除干凈,剩下的都是善,這叫格物。

        所以下手方便處,我們師父上人常講,落實《弟子規》?!兜茏右帯方棠闶裁?規矩。這些規矩是不是圣賢人看見我們不遵守紀律、調皮搗蛋,拿這些規矩來規范我們,讓我們聽話,是不是這樣?這樣理解就錯了。這些規矩不是圣賢人自己定的,它完全是我們心內之善,是自性的性德。我們現在性德失掉,就是明德不明了,怎么辦?要用規矩,不遵規矩不能成方圓。所以一開始學,循規蹈矩,守禮循義,老老實實按照《弟子規》來修學。這就是蕅益大師講的,力去內心之惡,力行心內之善。這是做格物致知、誠意正心、修身的功夫。沒有這個功夫下去,大學之道怎么能圓滿?不要說圓滿,我們想要進步都不可能,要進步必須去力行。

        這個規矩,儒釋道三家都非常講究。儒家講禮,佛家講戒,這都是規矩。而這些規矩其實都相同,其目的沒有別的,都是幫助我們斷惡修善、回歸本性。所以師父上人要我們落實三個根,儒家的根是《弟子規》,道家的根是《太上感應篇》,佛家的根是《十善業道經》,這都是幫助我們斷惡修善。原來我們都有很深重的惡習氣,用這些規矩來慢慢去除我們的惡習氣。不從這里下手,我們圣賢之道不可能成就。學了《大學》,如果沒有《弟子規》的基礎,大學之道只是空談;佛法里你要學了《華嚴經》,這是佛法講的經中之王,但是沒有十善業道,也是空談;道家里《道德經》玄奧,你怎么能夠證道?必須先從《太上感應篇》因果下手,明信因果,斷惡修善,這《道德經》就不是玄談。所以蕅益大師講的格物,下手方便處便是斷惡修善,遵守這些規矩。

        格物講到最究竟處,莫過于念佛,為什么這么說?格物就是講的唯心識觀。你真正明了這個家國天下、宇宙萬物,一切境界都是你這個心變現的,那你想力行心內之善,把這境界變得最善,莫過于念佛。念佛的心,那是攀緣什么?這里講的外所緣緣,攀緣佛的境界。內所緣緣就是我們能緣之心,這個能念佛的心本身就是真心。真心的作用就是能現,看你現什么,那就是你所緣緣的緣什么。如果你緣貪瞋癡,那就變現出三惡道,心的作用就是現,現出這三惡道的境界來。如果你所緣的是佛,就現出佛境界,就是極樂世界,所以念佛法門是直截了當幫助我們成佛。你能緣之心是佛,佛心;所緣之境是佛號,佛號叫萬德洪名,那是阿彌陀佛威神功德之所成就,直接緣到阿彌陀佛的果德上來。內是佛心,外是佛境,內外合一,直截了當成佛,所以你的家國天下、根身器界全都是凈土了。這個法門比起其它法門更高超。

        講到格物致知,可以說在歷史上總有不同的見解。朱熹朱夫子講格物致知是格盡物之理,推廣我的知識,這叫做格物致知。這是什么?從心外去求法。另一派的儒家的學說,以王陽明先生做代表,他講格物致知跟朱熹就不一樣,可以說他們兩者在歷史上是兩個代表。王陽明先生,我先給做個介紹,這是位大學問家,是明朝一位著名的思想家、哲學家、書法家和軍事家。他不僅是精通儒釋道,而且也能夠帶兵打仗,這是歷史上罕見的全能的大儒。他的原名叫王守仁,號陽明,浙江人,出生在一四七二年,在朱熹以后兩百多年。他出身是一個書香門第、官宦世家,他的遠祖是東晉時代的大書法家王羲之。他的父親是狀元,狀元出身,當過吏部尚書。

        根據王陽明的年譜記載,他出生有段很有意思的經歷。就是他出生前夕,他的祖母夢到有人從云中送子來,夢醒之后王陽明就剛好出生,所以給他起了名字叫王云,就是表示他是云端下來的。結果他出生之后,到五歲還不會講話,這也是罕見的。結果有一天,有位高僧經過,摸著他的頭說,「好個孩兒,可惜道破」。這個意思就是說,很可惜他的名字叫王云,這個云把他出生的秘密給道破了。他的祖父聽到之后就有所醒悟,大概不要把這個出生秘密道破,于是改名叫守仁,叫王守仁,然后他就開始說話了。等到他十歲的時候,他父親就高中狀元。王陽明跟他父親到京城去,路經金山寺,他父親跟朋友們聚會,在酒宴上有人提議作一首詩,以金山寺為題。大家就在苦思冥想作詩,包括他的父親當狀元的,還沒想出來,結果王陽明這個時候才十歲,他就搶先一步念了一首詩,這首詩講,「金山一點大如拳,打破維揚水底天。醉倚妙高臺上月,玉簫吹徹洞龍眠」。這首詩一出來,四座之人聽到之后無不驚嘆,十歲的孩子竟然有這樣深厚的文化素養。后來王陽明考上進士,也做了大官,還能夠行兵打仗,可以說為明朝也是建功立業。

        他有一段軼事很有意思,這是他在五十歲那年,又來到江蘇鎮江的金山寺去參觀。他到了這個寺里面,就走到一個房子門口,覺得這房子很熟悉,就想請出家人把這房門打開,他覺得好像以前曾經住過這里。出家人就告訴他說,這個寺院你什么地方都能去,唯獨這個房子里頭你不能去看,為什么?說這個房子里面,是五十年前我們寺院的老和尚在這里圓寂,他圓寂以后肉身還沒有壞,還坐在里面,保留得好好的,所以我們不能讓別人進去看,以免導致損壞。王陽明他當時是很有名望的人,他一定要求進去看,搞到最后沒法,這法師只好讓他進去看。結果他進去一看,果然見到一位老和尚,已經盤腿坐化,坐在那里很莊嚴。他看到這個樣子好像很熟悉,又看到這個房屋里的一切的物品、擺設,他自己都好像很熟悉。然后看到墻上,竟然有這老和尚在臨終前寫下的遺詩,這首詩是這樣寫的,「五十年后王陽明,開門猶是閉門人。精靈去后還歸復,始信禪門不壞身」。這首詩寫什么?說五十年后有個人叫王陽明,他推門進來,開門進來的人是誰?就是當年閉門的人,就是這位老和尚。原來是這老和尚他去世前,他就知道自己來世便是王陽明。所以說精靈,就是我們的靈魂去了之后現在又回來了,我們方才相信禪門里面講的不壞身。什么身不壞?法身不壞,靈性不壞,自性不生不滅,不會隨著我們身體的變化、死亡,而變化和泯滅?,F在不是又來了嗎?換了個身體而已。

        從這些生平的事跡,我們也能夠看到王陽明不是普通人,前生是大修行人,修到這么好的功夫了,不僅是預知時至,知道來世自己叫什么名字??上@生又迷了,這是佛法里講的「隔陰之迷」,一投胎轉世他就迷惑,忘記了前生這些事情。但是畢竟是他有很深的功底,所以學得很快,成就大學問。他對于《大學》的解釋,他有一篇著作叫「大學問」,是他的代表著作之一,里面反映出他的哲學理念,跟佛法非常相似,我們用他對格物致知的解釋來學習。

        尊敬的諸位大德,大家好!我們繼續來學習四書里面的《大學》。剛才講到格物致知的解釋,因為在歷史上的解釋,不同的論點有很多,我們都拿出來做個學習,然后進行對照,不同的說法就顯現出高下不一樣。王陽明先生,剛才我們對他的生平做了個簡單的介紹。他有篇文章叫「大學問」,專門提出他對于《大學》的一些哲學理念。

        他解釋格物致知是這么說的,「格者,正也,正其不正以歸于正之謂也,正其不正者,去惡之謂也,歸于正者,為善之謂也,夫是之謂格」。格物,他解釋說,格就是正的意思,格正。這個正是端正,原來有不正的現在把它擺成正,這就叫格。所以說正其不正,原來不正,現在把它歸于正。本來是正的,本來自性是本善,現在把它歸于正,當然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。不正呢?不正是暫時的,因為有后天習氣染污,所以才從正那里偏出來,現在要回頭,歸于正。什么叫正其不正?就是去惡的意思。不正是惡,把惡的去除,這叫正其不正。這個惡本來沒有,本來只有善,這叫性本善,本來只有正,沒有不正。既然本來沒有惡,現在要去掉惡,這不難。本來是正的,本來是善的,現在要歸于正,這也不難。歸于正者,為善之謂也,歸于正就叫善,修善。所以什么叫格?就是斷惡修善的意思,真正能斷惡修善,這就是格物。

        什么叫致知?「致知云者,非若后儒所謂充擴其知識之謂也,致吾心之良知焉耳。良知者,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。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,不待學而能,是故謂之良知。是乃天命之性,吾心之本體,自然良知明覺者也」。這是王陽明先生的解釋,他講的致知跟程朱所說的不一樣。程是二程,程頤和程顥,這兩兄弟都是大儒,朱熹朱夫子也跟他們學的,雖然沒見面,是他們的私淑弟子。程朱為代表的學說,認為致知就是擴充其知識,就是你的見聞很多,你的知識很豐富,要把這個知識擴充到極點,到無所不知,這是致知。王陽明先生不同意這個觀點,他說什么?致知是致吾心之良知,吾心是我們自己本有的真心。本有真心里就有良知,只是把這個良知恢復,這叫致知。良知者,良知是什么?孟子說過,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。是非之心就是良知,心里面本身就帶有仁義禮智這些德。這個不是從思考而得到的知識,也不是從學習才能獲得的能力,是天性本有的德能,這個叫做良知。不是從外面得來的,內心里本來就有,王陽明先生講是天命之性,吾心之本體。天命之性是講我們的真心本性,也就是《大學》里講的明德,它是心的本體,這叫自然的良知、明覺,明覺就是明德,本來覺悟。

        佛家有一本《大乘起信論》,馬鳴菩薩作的,里面就講到,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。本來覺悟的心性,我們本來有,也就是《華嚴經》里講的,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。每個眾生都有如來的智慧,這是本覺。德相是什么?德能相好,德能就是王陽明先生這里講的良知良能,相好是福報。每個眾生跟佛沒有兩樣,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。這是佛一語道破,為什么現在好像良知良能、智慧明德都不顯了?就是因為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。有妄想,我們本來有的大圓鏡智變成第八識阿賴耶;有分別,我們原來有的妙觀察智變成第六識意識;有執著,把原來的平等性智變成第七識末那識,執著。妄想分別執著,所以良知、明德就失掉了,這個失是迷失,不是真的失掉。本覺迷失了,但是雖然迷失,它是本有;妄想分別執著本來沒有,不覺本無。那現在要恢復你的本來有的本覺,去除你本來沒有的不覺,這是有何難的事情?本來有的當然可以恢復,本來沒有的當然可以去除,所以要下格物致知的功夫。格物就是前面講的去惡為善,正其不正而歸于正,這是格物。

        印光大師是民國的高僧,民國初年,凈土宗的第十三祖。他在《文鈔》里面對《太上感應篇直講》寫了篇序文,在序文上也談到格物致知,我們也提出來做個學習。他講到的跟蕅益大師、跟王陽明先生是一脈相承。印光大師說,「人性本善,由對境涉緣,不加檢察,遂致起諸執著、好惡種種情見,以埋沒本性者,比比皆是」。印光大師講人性本善,這個性就是我們的真如自性。本善是絕對的善,純凈純善,它不是跟惡相對的,它沒有相對的,沒有對待。雖然我們有這個本善的自性,可是現在對境涉緣,見到外面的境界,境是物質環境,緣是人事環境,在這些人事物的環境里面不加檢察,迷失了,無明起來,然后就會起執著。執著是最粗重的妄想,我們講妄想分別執著,妄想是最細的,進而有分別,再進而有執著,一層比一層粗重。執著里面包括好惡,就是你喜歡、討厭這些感情,七情五欲,還有種種的情見,在情執里面產生的見解。這些妄想分別執著埋沒了本性,所以本善就不顯,明德就不明,原來是正的,現在變成不正。這些人太多太多,比比皆是,所有凡夫都是這個樣子的。

        印光大師這里著重提出執著,為什么?執著是最重的一種煩惱。如果把執著斷了,這個人就成阿羅漢,他還有分別,還有妄想;等他把分別也斷了,他就是菩薩;把妄想也斷了,他就成佛。所以佛法里面講佛、菩薩、羅漢,這是指三個學位名稱。就像你的修學,你到一個階段畢業了,你把執著斷了,你拿到阿羅漢的學位,好比大學里拿到學士學位;你把分別斷了,拿到菩薩的學位,好比大學里面的碩士學位;你把妄想也斷了,就拿到佛的學位,這是最高學位,像大學里面講的博士,這是最高學位。所以佛教不是宗教,它是教育,這些佛菩薩的名號都是學位的名稱,不同的佛的佛號、不同菩薩的名號,那是不同的專業。譬如說觀世音菩薩專門顯現大悲,大慈大悲,他是大慈大悲這個修行上畢業的;文殊師利菩薩表大智慧,大智慧這個法門里證得的文殊菩薩。所以觀世音菩薩、文殊菩薩、所有的佛菩薩,不是專指一個人,他就好像大學里面的數學碩士、物理博士、社會學學士,不同的專業就有不同的名號。你要是修慈悲修成功,你拿到菩薩學位了,那你就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。

        所以我們認識佛教,不能夠產生偏見,它不是宗教,它是教育。教育的目的,就是這里講的明其明德、止于至善而已。修學的方式方法跟《大學》講的一樣,還是格物致知、誠意正心而已。跟儒家、跟道家講的沒有兩樣,只是它講得更詳細?!洞蟛亟洝返姆至勘热寮医浀涞姆至恳?,儒家經典一般講十三經,大藏經里面的經典是很多的,浩如煙海。印光大師講,因為我們埋沒了本性,所以,「由是古之圣人各垂言教,冀人依行,以復其初。其語言雖多,總不出格物致知、明明德、止至善而已」。古來的圣人,包括儒釋道的圣人,他們垂下的、遺留下來的教誨,留下來的經典,希望人依教奉行,最后能夠恢復他的本來面目,本善本性。講的千言萬語,概括起來就是《大學》的格物致知、明明德、止至善。這是印光大師為我們總結出圣人教誨的綱領。

        什么叫格物?「所言格物者,格,如格斗,如一人與萬人敵。物,即煩惱妄想,亦即俗所謂人欲也。與煩惱妄想之人欲戰,必具一番剛決不怯之志,方有實效。否則心隨物轉,何能格物?」印光大師這里講到格物,講得非常具體,也非常容易懂,實實在在的。他說格物就是如格斗一樣,像一個人跟萬人作戰。跟敵人作戰,你跟他格斗,那要英勇無比才能戰勝他們。這些敵人是誰?這里講的物是指煩惱妄想,煩惱妄想從大方面來講,包括妄想分別執著。妄想叫無明煩惱,分別叫塵沙煩惱,執著叫見思煩惱,都叫煩惱,妄想就講很細的煩惱。在俗來講,你講得太高,一般人聽不懂,印光大師用非常通俗的話,這個物是指什么?人欲、物欲。具體而言,人的欲望包括五大類,財色名食睡。所謂財的欲望,貪財,色的欲望,名的欲望,食欲,睡欲,這五欲是蓋覆我們本性明德的重障,與這些煩惱妄想的人欲戰。這個人欲是煩惱妄想里面最重的一分,它屬于執著里面,由妄想里頭產生分別,由分別里面產生執著,由執著里面產生欲望,這是指最重的一分。印光大師教我們從這里下手,最粗重的煩惱那里開始格除,要跟他們作戰。這就是朱熹朱夫子所說的,要滅人欲、存天理,就是跟它們作戰,必須要有一番剛決不怯之志,剛強、果敢,不能夠退怯。戰勝萬軍不難,戰勝自己的欲望才是真正大英雄,沒有一番剛決不怯的勇氣,很難收到實效。欲望現前,誘惑現前,為之所動,為之所轉,叫心隨物轉。那就不叫格物,被物給格掉了,自己成為了物欲的奴隸,怎么能叫格物?

        印光大師這里講的格物,有沒有跟蕅益大師、王陽明先生講的有出入?沒有出入。蕅益大師講的格物是在最高的圓滿的層面來講,叫唯心識觀。唯心識觀就是明了宇宙人生、萬事萬物,都是我們心識變現出來。明了之后,蕅益大師教導我們,必須要力去內心之惡,力行心內之善。這樣才能夠轉你的宇宙人生,把這境界轉好、轉正,這是格物。要不然你只有這個認知,但是你不肯力行斷惡修善,你那個唯心識觀也是個空談,得不到受用,而且你根本沒有入這個觀念。知行是合一的,你有這個觀念,必定是有這樣的行動,你真正能夠懂得唯心識觀,你自然能夠努力斷惡修善。王陽明先生講的也是這個道理,他講格物是正其不正,以歸于正,就是去惡為善。印光大師講得更具體,干脆講,與欲望做格斗,最粗重的煩惱、惡,是我們的欲望,跟這個格斗,格除干凈,才能恢復我們的本性。當然格掉欲望,這是第一步,格物;再往上提升要去掉執著,這是致知;去掉分別是誠意;再去掉妄想這是正心,你才能夠真正大明其明德。所以他們三位大德講的都是一樣。朱夫子也談到存天理、滅人欲,但是他卻沒有跟格物致知結合起來講,很遺憾。跟物欲格斗,確實最重要的,我們明了,就是要有立志。

        過去宋朝范仲淹先生,這是宋朝的名相,他在年輕的時候生活極其貧寒。因為自小喪父,母親改嫁,嫁到姓朱的人家,后來朱家排斥范仲淹,他不得不辭別母親去讀書、去考取功名,在破廟里面苦讀。歷史上記載他是斷齏粥,吃得很簡單,每天煮一鍋粥,涼成塊了,然后劃開四塊,早晚各吃兩塊,就一點野菜,用鹽腌成的咸菜,把它切成一條條,叫斷齏,斷齏畫粥。晚上苦讀,衣不解帶,五年都是如此。你看這是斷欲,食欲、睡欲。后來在廟里面讀書,有一天偶然發現樹下埋著一壇銀子,錢很多。對于這么清貧的范仲淹先生來講,得到這壇銀子那是多大的補給??墒欠断壬姷搅?,心沒有動,還是把這個銀子埋回到地下,也不去想它,也沒有跟別人說,就像什么事都沒有發生,繼續攻讀他的書本。這是什么?把財的欲望放下了。果然后來考上進士,做到了宰相,建功立業。而且他做宰相之后,依然是把自己的所有俸祿拿出來購置義田,支持那些親戚和清貧的學子來讀書,為國家培養人才。自己的享受降到了最低程度,到最后自己去世的時候,家里連買棺木的錢都拿不出來,為什么?全給布施掉了。范仲淹先生在《岳陽樓記》里面講到,「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」,這就是格物。見到了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享受,你不會貪戀,不因自己不得志而憂悲。完全是心里只想著天下蒼生、國家社稷,大公無私,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」。你看看人家的氣概,這是正氣沖天,這個功夫就是格物致知、誠意正心而來的。如果不能夠降伏住自己的欲望,他怎么能夠做到?所以他的德之厚,福蔭八百年的子孫。到了民國時期,印光大師最為佩服的兩個人,一個是孔老夫子,一個是范仲淹,兩個大家族歷代都有賢人,真是所謂的善有善報,積善之家必有余慶,這個功夫就是格物而來的。

        致知,印光大師解釋,「致者,推極而擴充之謂。知,即吾人本具愛親敬兄之良知,非由教由學而始有也。然常人于日用之中,不加省察檢點,從茲隨物所轉,或致并此愛親敬兄之良知亦失之,尚望其推極此良知,以遍應萬事,涵養自心乎?」所以這個致知,講到是推極擴充自己本有的良知,跟王陽明先生講的是一樣。這個知,印光大師講的是我們愛親敬兄之良知。愛親是孝,敬兄是悌,孝悌是一切道德的根本。一切道德都是我們自性本有的明德,所謂孝悌忠信、禮義廉恥,都是自己本具的良知。而這里印光大師舉出孝悌,就是用這個根本來表示所有的德能。

        《論語》里面講的,「孝弟也者,其為仁之本」,所以這是良知。良知不是由教而來,父母教他,老師教他,不是的,也不是自己學來的,是自己本有的。只是常人在日用平常待人處事接物當中,沒有加以省察檢點,就迷失了這個良知,起了貪瞋癡的習氣,所以會隨物所轉。物是境界,包括人事環境和物質環境。誘惑一來,心就動了,見到順境的時候,見到自己喜歡的就貪;見到逆境,見到自己討厭的人和事就起瞋恚,就發脾氣。這是隨物所轉,心隨境轉,乃至我們孝悌的良知都失掉了。這個失也不是真失了,是迷失,就是它沒有給你起作用,起作用的是我們的貪瞋癡的煩惱習氣。這樣,我們豈能夠推極良知,以遍應萬事,涵養自心?所以印光大師不給我們講很高深的道理,就讓我們認認真真的從斷除自己的煩惱欲望下手,先把這個斷除掉。然后你才能提升,慢慢才能夠推極我們的良知,去遍應萬事。對一切事一切人一切物都用智慧,都用德行,就是不分別不執著,甚至做到不起心不動念,遍應萬事而不受萬事所轉,這叫格物。涵養自心,自心是我們的真心,養我們的真心。真心的作用,孟子講的浩然之氣,「我善養吾浩然之氣」。所以印光大師說,「是以圣人欲人明明德、止至善,最初下手,令先從格物致知而起」。明明德、止至善是我們的目標,恢復本性本善。下手處,印光大師給我們拉到很實在的地步了,格物,格除物欲;致知就是擴充、推極我們本有的孝悌良知。這些說法,把蕅益大師所講的道理講得更實在了,更能落實。我們真能在境界上鍛煉,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名聞利養,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,放下貪瞋癡慢,這是格物,格物就能致知。你放下了那些煩惱、私欲,你的良知就能現前。所以才講,致知在格物,功夫就在格物。

        我們又回到蕅益大師《四書解》里面,他還有句話在這里解釋「古之欲明明德」這一節經文。他說,「又祇一明德,分心、意、知三名,致知即明明德」。這個明明德,明德是講我們的自性本具的性德。在這里為我們講,分成心、意、知,分成三個方面講。我們凡夫的心意知是什么?就是第六、第七、第八識,這個心是第八識,意是第七識,知是第六識。心意知這三種全都是妄心,識是妄心,不是真心。有妄心,明德就不明,現在要明明德,就得轉我們的妄心,回歸我們的真心。轉妄心就是轉識,回歸真心就是成智。所以蕅益大師前面給我們講到的,正心就是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,誠意就是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,致知就是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。這三識一轉,前面五識也跟著轉,眼耳鼻舌身這五識也一起轉成成所作智。所以轉八識成四智,這就是明明德,真心現前了,性德自然流露出來,自性光明顯發,這是明明德。蕅益大師為什么單提出致知及明明德?實在講,誠意也是明明德,正心也是明明德,一轉一切都轉??墒鞘q益大師單提出致知,這是講轉我們第六識成妙觀察智。要知道,只要第六識轉了,其它七識跟著轉。一個沒轉,其它都沒轉;一個轉了,其它跟著都轉。

        第六識是作用最大的,它是分別。由分別產生執著,所以罪魁禍首就是它。意識是什么?我們的思念、我們的思考、我們的研究、我們的判斷、我們種種的分別,要把這些放下。意識是我們先要明白道理,就要靠意識的作用。像我們學到的四書,這道理搞明白,這是用意識,你沒有意識你怎么能學到?先要用意識。學到之后,不要再執著它,把它也放下。如果學了之后,你執著,這就轉成知識。朱夫子講的,致知是推廣我們的知識,擴充我們的知識,那是什么?他學了沒有放下,那真的變成知識,他成為一個儒學大家、大學問家,知識淵博,但是他能不能轉他的煩惱?他沒有能轉煩惱。我們看到他晚年遇到了種種的不幸,大家對他的誤會,甚至有人惡意毀謗他、誣陷他,他很氣憤。氣憤是瞋恚,煩惱沒有轉,所以知識在這里不能幫你轉煩惱。他是什么?是儒學大師,但是搞儒學能不能成就真正的圣人?圣人是轉識成智,那不能夠。要怎么樣?把儒學換過來,學儒。學儒是什么?真正向孔老夫子學習,他是儒學的鼻祖,向他學,學得很像,最后能入境界,那就能夠轉煩惱。

        你看孔老夫子在「學而篇」第一句話就說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」這個悅是喜悅,法喜,為什么?煩惱斷除,法喜從內心里面不斷的涌出來,不亦悅乎。為什么他能夠不亦悅乎?因為他學了之后還要習,習是真干。格物致知、誠意正心,你學了明白道理,你真得做,真得轉煩惱,用智慧、用良知,把知識也要放下,最后你就真正做到致知,明明德你就做到了。你說孔老夫子他把知識放下了,何以見得?有個證據,在《論語.子罕第九篇》,孔老夫子講過一句話,「子曰:吾有知乎哉?無知也。有鄙夫問于我,空空如也,我叩其兩端而竭焉」。這是《論語》上的話,這話什么意思?孔老夫子把自己的境界說出來了。他說,我有知識嗎?就是你問他,你有所知的東西嗎?他說老實話,無知??桌戏蜃与y道沒有知識嗎?不是,他這里講的無知,是他把知識放下,不執著知識,這是真正的致知。他轉了,把第六識意識轉成妙觀察智,這個就是無知。無知是什么?智能現前,有知識這是障礙智能的。沒有人問他的時候,他是處于無知的狀態,心里什么事都沒有,空空如也。這是佛法里講的般若無知,它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。所以底下說,有鄙夫問于我,有人來問我的時候。鄙夫是代表我們凡人、一切眾生,向他老人家叩問。這時候它就起作用了,無所不知,你問他,他都能給你回答。就好像一個鐘一樣,里頭心是空的,你敲它才能響,它自己不會響,你得敲它它才響,所謂「大叩則大鳴,小叩則小鳴,不叩則不鳴」。

        圣人都是這樣的,心里面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心中無有一物,這真正格物做到了極處,有一物他就有障礙,自性的智慧明德就不能夠圓滿的現前。而《論語》這里講得好,說有鄙夫問于我,空空如也,在問的時候他還是空空如也。就好像大鐘,你敲它的時候,它里頭也是沒東西。不是說你不敲的時候它才空,敲的時候它里頭就有東西了,不是。你敲它也好,不敲它也好,它里頭還是空空如也,自始至終還是無有一物。六祖惠能大師講的,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」本來什么都沒有,都是空,自性就是這個樣子,本自清凈。所以你叩問它的時候,還是空的,還是處于無知,可是它起作用就是無所不知,無知跟無所不知是一不是二。我們細細去體會那個鐘響的樣子,你敲它,大敲一下,它響的聲音就大,小敲一下,聲音就小。那個聲音的大小是它自己主動出來的嗎?不是。我們眾生有所感,它就有所應,它所應的,就是回答一切眾生的話,怎么回答?我叩其兩端而竭焉。兩端是鄙夫有的,這兩端是講什么?他有分別、有執著,就有兩端,有二。譬如說他有善和惡的分別,有是與非的分別,有正與邪的分別,他有這兩端,他不能圓融,他很多問題來問夫子。夫子是什么?隨順他的分別執著來回答他,這叫恒順眾生,隨喜功德。而回答他,目的是竭,竭是什么?去除干凈,把他的兩端,分別執著去除干凈。為什么?因為他失了本心,有妄想分別執著,也就是他不能夠致知、誠意、正心,現在把他的分別執著給他去掉,也讓他格物致知、誠意正心、明其明德而已。所以能夠親民,親民就是讓民眾、讓眾生也能夠明其明德,自度度他,止于至善。

        所以我們才知道,原來夫子也做到了致知。他在《論語》說這句話,就是表明他已經入這個境界,他確實明明德,轉識成智了。我們學習儒家的學問,關鍵是在這個實學上著力,不是只學個詞章文句,道理能夠講出頭頭是道,可是沒入境界,也就是說,我們沒有真正做到格物致知、誠意正心,那就是屬于鄙夫一類,不是圣賢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把這一節經文就學習到此地。

        這節的經文為我們顯示出「妙修之敘」,先給我們開示,希望能夠明明德于天下的人,這就是講的自覺、覺他、覺行圓滿之人,他下功夫的方便有個先后的順序。先要治其國;而欲治其國,先齊其家;欲齊其家,必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,必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,必先誠其意;欲誠其意,必先致其知;而致知的功夫就是格物。講到徹底的功夫,下手方便,就是格物致知。

        格物致知,古來大德們說法有不一樣。以朱子為代表的學說認為,格物是窮盡物之理,就是你都要明白道理,道理要明白得透徹,然后才能致知,致知是推廣我的知識。所以朱子所說的用功下手處在于學習,增長知識,明白道理,然后才能做到誠意正心,而后才能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但是這個問題我們前面也分析了,不是每個人都那么幸運,有這個福分來學習鉆研知識;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智慧,能夠通達明了宇宙真理,所以這樣下手是很不容易。

        蕅益大師告訴我們,格物是什么?是有正確的宇宙人生觀。這個物就代表著宇宙和人生,人生是我們自己,是正報;宇宙是我們生活的環境,這是依報。所以格物就是用正確的宇宙人生觀念,佛法里叫做唯心識觀,這種觀念是什么?明了宇宙人生、萬事萬物都是自己心現識變,不出自己心外,心外無物。所以圣人修行,能夠反求諸己。而真正明了宇宙人生真相都是自己自心變現的,這才能夠力去內心之惡、力行心內之善。斷惡修善,這是改造自己的命運、改造我們的生活環境、改造宇宙的方法。斷惡修善要從最粗重的惡那里下手,斷欲望、斷貪瞋癡慢這些重大的煩惱,放下煩惱、妄想、欲望。

        印光大師把蕅益大師的這種解釋落實,他解釋格物,說格是格斗,物是物欲,跟自己的欲望、跟自己的煩惱妄想做一番格斗,要控制住自己的欲望,才能夠使內心的良知恢復。蕅益大師解釋致知比印光大師解釋得更深,印光大師是更契機,因為現前眾生能夠放下欲望就很不錯了,他就能夠恢復幾分自性中本有的良知。而蕅益大師這里解釋致知是講得究竟圓滿,能夠把內心中所有的煩惱都放下,轉煩惱成菩提。所以致知是什么?轉識成智,識是煩惱,是我們的妄心;智是智慧,是真心作用。所以致知、誠意、正心,蕅益大師告訴我們,是分別轉六、七、八識成為智慧。所謂轉八識成四智,是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,這是正心;轉第七識,第七識是執著,成平等性智;轉第六識,第六識意識是分別,成妙觀察智;前面五識,眼耳鼻舌身,這五識就轉成成所作智。這是真正致知,致知即是明明德,讓自性性德圓滿現前。

        我們還引用了王陽明先生「大學問」里面的講法,他的講法跟印光大師講的基本是一致的。陽明先生也是把格物解釋成「正內心之不正,以恢復其正」,這也是斷惡修善的意思。致知便是恢復、擴充本有的良知。

        所以學習了四位大德的解釋,我們還是覺得蕅益大師、印光大師和王陽明先生的說法很有道理,我們采用這樣的解釋。朱夫子的解釋我們做為一個參考,但是這個落實是很難以下手的。

      用戶評論
     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      國學經典推薦

    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國;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;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;原文解釋翻譯

     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      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fragilecp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      桂ICP備2021001830號

     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,军人野外吮她的花蒂,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一,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
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  2.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