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•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
    1. 傳播國學經典

      養育華夏兒女

      柳下惠為士師,三黜。人曰:“子未可以去乎?”曰:“直道而事人,焉往而不三黜?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?”

      作者:佚名 全集:論語名句 來源:網絡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柳下惠為士師,三黜。人曰:“子未可以去乎?”曰:“直道而事人,焉往而不三黜?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?”

        柳下惠為士師(1),三黜(2)。人曰:“子未可以去乎?”曰:“直道而事人,焉往而不三黜?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?”

      關鍵詞:論語,微子第十八

      解釋翻譯
     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柳下惠當典獄官,三次被罷免。有人說:“你不可以離開魯國嗎?”柳下惠說:“按正道事奉君主,到哪里不會被多次罷官呢?如果不按正道事奉君主,為什么一定要離開本國呢?”

        『柳下惠』在魯國是位賢者,孔子也很贊嘆他,他名字叫展禽?!富荨故撬闹u號,就是他去世以后給他封的號,是他的太太給他封的。當時他在魯國做典獄之官,叫『士師』,做這個官不大?!喝怼?,「黜」就是被罷黜,被廢了官。三次無罪而被廢官,被貶下來。別人就會跟他講,『人曰:子未可以去乎』?有人就問他,你為什么不可以離開魯國?你都被罷官了,國君都不要你,你雖然這么賢德,不貪污、不受賄,正人君子沒有得到賞識,還被人排擠,你為什么不離開魯國?既然這里沒人用我,我就干脆換一個地方,「良禽擇木而棲,良臣擇主而事」,也很有道理。那一般人聽到這種勸諫可能心就動了,那就走吧。

        可是柳下惠沒走,他怎么說?他說『曰:直道而事人,焉往而不三黜。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』?「焉」這個字當何字講,這個「枉」當曲字講,「枉道」當曲道的意思。因為當時春秋時代禮崩樂壞,世人的念頭都不正,都邪曲。如果有人用直道來事君,他正直不邪曲來事奉君主,「焉往而不三黜」,就是何往而不三黜?到哪一個國家不會被三黜(三次罷官)?換句話說,到哪里都一樣。在魯國被三次罷官,那到哪個地方不會被三次罷官?別人都邪了,就你一個人是正直的,那你肯定也是被罷官,同樣的命運。那「枉道而事人」,就是你舍棄了直道,心地不正直,而去諂媚、巴結、阿諛奉承,以曲道事人,就是事君,那在魯國也不會被罷黜,在其它國家不會被罷黜,在魯國不也一樣嗎?那何必要離開,「去」就是離開,「父母之邦」?父母之邦就是指魯國,魯國是柳下惠的故鄉。你看這個話說得真的很有見地,這世間人都邪曲,我不必改換環境,到哪都是一樣,只要堅守著直道,到哪都會被廢黜,都會不如意,既然如此我何必離開魯國,反正我不會以曲道事君。這個話顯示了柳下惠堅定不移的德行。

        所以他死后他的妻子用「惠」字來做為柳下惠,就是展禽的謚號,就是因為他被三次罷黜都不離開魯國。這種心實際上是救國救民的心,不愿意舍去魯國的這些人民,還是希望在那里為他們服務,這真是一位憂國憂民之士。范仲淹岳陽樓記」,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」,他也當之無愧。他曾經說過,「油油之民,將陷于害,吾能已乎」?就是天下蒼生,自己國家的人民將要受到陷害了,為什么?禮崩樂壞,世間就亂了,受害的是老百姓,那我有沒有能力停止這種局面,就是不讓民眾受其害?你看,憂國憂民。所以當他死了以后,他的妻子知道他的德行,親自給他寫了一篇誄文,就是人去世之后給他的一種評定,往往是一種稱頌。有幾句話,這誄文當中的詞是這么說的,「蒙恥救民,德彌大兮。雖遇三黜,終不蔽兮」,這就是跟這章《論語》講的是一致的。被廢黜這是一種可恥的事情。人有面子,一般人要面子的被罷黜了,他就離開了,我這么有才華,這么有德行,你還不用我,我換個地方。這么想,跳槽。柳下惠沒離開,這是在蒙受恥辱,為了什么?為了救民。因為他知道他的存在對魯國就是一個希望,如果他都離開了,那魯國可能沒有人救了,所以他不忍離開,這個德太大了!雖遇三黜,三次被罷黜,終不蔽兮,他沒有去隱居,所以他的德行比那隱士德行還要高。他不是自了漢,不是小乘,是大乘。所以他的妻子給他這個謚號,用個「惠」字,惠就是恩惠,對人們百姓的恩惠大!這個字他當之無愧。

        那我們再想想孔老夫子一生不也是這樣蒙恥救民嗎?他周游列國十四年,就希望能夠為這些諸侯國君效力,而能施展他的抱負,復興禮樂之治,這是救民。每一個國君最后都沒有用他,這對一個士人來講,就是讀書人、有骨氣的人講,那何嘗不是一種恥辱?甚至更有甚者,還有很多人故意羞辱他,就像魯國的陽虎,我們上一篇剛剛學到,陽虎對他傲慢無禮,孔子能忍受。到了衛國南子召見他,南子名聲不好,召見孔子,孔子還是去見她。他是為自己名利嗎?為了在衛國求得一官半職嗎?不是為自己,真的就是為救民。乃至公山弗擾、佛肸這類小人召他,孔子都想去,想去的目的沒有別的,就是找這個機會能夠幫助百姓,所以這個德太厚了!所以在亂世里頭要想真正做出救世救民的工作,那要忍大恥辱的,很多人會說閑話,甚至你看子路、子貢這類人,最忠實的弟子了,都會對老師起疑惑,因為他沒達到老師的境界,那你要不要忍?要,不忍怎么能成就大德!

        時至今天,我們再看看我們的恩師一生,何嘗不是蒙恥救民?很多人也是對他誤會,還有毀謗,這一生不知經歷多少,但是他老人家還是這樣的不卑不亢,頑強堅毅來推動圣賢教育。圣賢教育可以救世救民,這個德也是太大了!雖然現在人很多對他不理解,有毀謗,看看百千年后,歷史是會公正的,那一定是會給他最高的榮譽。就像孔老夫子當年沒有知己,沒有人能夠用他,他沒有氣餒,依舊是這樣做,仁以為己任,死而后已。結果他自己也沒想到,到了漢朝,漢武帝聽了董仲舒的推薦,啟用孔子的思想(儒家的學派)做為整個天下考核科舉、考核公務員的這么一個教學內容,把儒家做為真正的國學。自此以后儒家就成為了中國主流學派,歷代帝王都尊孔,都用儒家學問來治理天下??鬃颖环Q為萬世師表,至圣先師,所以蒙的恥辱愈大,后福愈大。在這個世間又何必懼怕恥辱?何必要把恥辱擺在心上?

        我們恩師常常提醒我:你在現在走圣賢教育的道路不容易,會困難重重,人家的毀謗甚至陷害,你都會要遭受。當然這是老人家非常慈悲提醒我、告誡我,可是我不害怕、我不擔心,知道這一切都是考驗而已,就得要接受考驗才能成就大德,真金是要經歷過火燒,鋼鐵是要在熔爐里面煉成的。如果你懼怕,你不干了,回避了、退縮了,那你就成就不了大德。

        蕅益大師批注當中又引卓吾先生的話,「卓吾曰:有見有守」。見是見地;守是持守、操守。有這樣的見地才有這樣的操守,才有這種行持?!阜酵馐吩唬何┮姷谜?,故守得定」。只有是見地真實,這是智能,這可不是知識,是智能,是你的境界。這不是從別人那學來的、聽來的,記問之學不可以為人師。這個見,是你真正體驗到的,證得的,你這個見地真,你就守得定。定和慧是相應,見是智慧,定是你的定力,有一分智慧就有一分定力,有一分定力也就有一分智慧。有定力的人不怕人嘲笑,不怕人羞辱,抱定一個仁心,立定為天下人服務這種志愿,無論人家怎么說、怎么障礙,都不改其志,不變心。那這種行持必定是要你自己把一切名聞利養統統放下,把個人得失乃至身家性命都完全放下,不放在心上,你才能做到。還有一絲毫保留,還有一絲毫放不下,沒看破。沒看破,到時候就守不定。別看說現在我沒問題,我很定,我不怕誘惑。假如內心里還夾雜著一絲毫名利心,在高名厚利的誘惑面前就會倒下,就會墮落。因為見得不真,所以守得不穩。所以學者必須是自己從內心深處把這些名聞利養、自私自利的污染,洗除得干干凈凈,那你的境界才會真實,你能夠一帆風順成圣成賢。否則那就古德講的,「因地不真,果招迂曲」。這個完全是自作自受,騙不了人的,更不能騙自己。

      注釋出處
      [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.fragilecpr.com]

        (1)士師:典獄官,掌管刑獄。

        (2)黜:罷免不用。

      用戶評論
     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      國學經典推薦

      柳下惠為士師,三黜。人曰:“子未可以去乎?”曰:“直道而事人,焉往而不三黜?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?”原文解釋翻譯

     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      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fragilecp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      桂ICP備2021001830號

     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,军人野外吮她的花蒂,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一,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
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  2.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