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•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
    1. 傳播國學經典

      養育華夏兒女

     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??鬃訉υ唬骸熬?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?!惫唬骸吧圃?信如君不君,臣不臣,父不父,子不子,雖有粟,吾得而

      作者:佚名 全集:論語名句 來源:網絡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??鬃訉υ唬?ldquo;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。”公曰:“善哉!信如君不君,臣不臣,父不父,子不子,雖有粟,吾得而食諸?”

      關鍵詞:論語,顏淵第十二

      解釋翻譯
     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??鬃诱f:“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樣子,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樣子,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,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。”齊景公說:“講得好呀!如果君不像君,臣不像臣,父不像父,子不像子,雖然有糧食,我能吃得上嗎?”

        這一段是春秋齊國的國君齊景公,向孔子請教為政之道。齊景公之前,齊桓公是任用管仲做宰相,到齊景公就任用晏子做宰相,管仲、晏子兩個人都是了不起的人物??墒堑骄肮臅r候,齊國的政治已經不是很安定了,大概齊景公也覺得很困擾,該怎樣治理國家,所以他『問政于孔子』??鬃咏o他回答說,這個『對』,就是回答齊景公,他說,『君君,臣臣,父父,子子』。這很簡單,八個字,把為政之道非常簡單扼要概括出來,這個就是所謂的人倫常道,這是治國的根本。這個「君君,臣臣」,第一個字是名詞,第二個字是做動詞來講。所謂君君,就是為國君的人,他要行君道,就是像一個國君;為臣的人,他也要像一個臣子,要做出臣之道?!父父?,子子」,也是一樣,做父親的像個父親,做兒子的像個兒子,所謂各行其道。

        每個人都能夠遵守自己的倫常之道,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這就是所謂的敦倫盡分。敦倫就是敦睦倫常,盡分就是盡到自己的本分。每個人都如此,自然國家也就安定了,這個是治國大道,孔子非常強調倫理。圣賢教育包括五個方面,所謂倫理、道德、因果、哲學和科學。對一般普通的人,他需要接受倫理、道德和因果教育;對于靈性比較高的,他能夠在倫理道德因果上扎好根了,那就可以再繼續提升,接受哲學的教育,乃至科學的教育,就是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。對于社會大眾來講,這前面三種就足夠了。倫理就是講君君臣臣、父父子子的教育,它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教育。

        古德曾講,人無倫外之人,所以學無倫外之學。人不可能說離開倫常獨自生活,人是群居的一種生物,他天生下來就有五倫的關系,所謂的是父子(父母跟兒女)、兄弟、夫婦、君臣、朋友。這個君臣,就是指領導與被領導之間的關系。這五種關系,每個人都必須面對,不可能離開的,天生下來他自然就有,所以這叫道。道是自然的,不是人為規定的。你看不僅人有五倫關系,其實你仔細觀察一下,動物里都有。你譬如說一只羊,牠一生下來也會有五倫的關系,牠有父母,這父子關系有,牠也有兄弟,牠也有夫婦,牠也有朋友。君臣呢?君臣是領導與被領導,你看一群羊在一起生活,那個領頭的羊就是君,后面跟著跑的那個就是臣。所以你看,五倫關系,動物里面都有,只要是群居的生物不可避免的。

        只要把這五種關系都能處理好了,那這個團體也就和睦了。在家,我們要處理好父子、兄弟、夫婦的關系,這三個關系是家里面的,使得家庭能和諧,家庭和諧就叫齊家。出外,要處理好君臣和朋友的關系。實際上,這五種關系的起點就是父子關系,所謂父子有親。父母跟兒女之間這種親情,那是天性,這不是人教的,天生就會的。你看看,如果一個母親懷孕了,她就非常關心自己肚子里面的孩子。誰教她的?沒人教,她自然就會,她是一種本能,這是天性,這是一種愛,愛是天性。孩子出生了,跟母親在一起,你看看,他對母親那種依戀,跟母親那種,雖然不是語言,但是又勝似語言的那種交流,你就可以知道,這個父子有親真的是天性。只要把這種天性能夠保持一生不改,并且把它發揚光大,他自然就能夠把這五倫關系都處理好,那么他也就能成圣成賢了。

        你看他對兄弟,《弟子規》上講,「兄弟睦,孝在中」,父母生幾個孩子,這幾個孩子是兄弟,在父母眼中每個兄弟都是一樣的,都是自己的骨肉,所以我們能愛兄弟,就是愛父母。他們是父母的骨肉,自己也是父母的骨肉,我自己自愛,同時也愛兄弟姐妹,這是悌道,悌是孝的延伸。后來長大了,結婚了,有夫妻關系。夫妻之間的愛,也是孝心的延伸。夫妻的結合,最重要的是能夠養育后代,為這個家留下傳人、后人,所謂「不孝有三,無后為大」。這個后代不是說你能生他了,那就是有后,生了不教他,那不如無子,你想想是不是?他長大了,他成為一個不孝子、一個敗家子,把你辛辛苦苦積攢來的錢財、家業都給你敗光了,你看,這不是真的不如無子嗎?所以生他,更需要教他。教育,最重要的是母親的教育,家庭教育里面,母親教育是最主要的,為什么?因為孩子跟母親在一起的時間長。

        你看,十月懷胎的時候,他就跟母親形影不離了,他在母親的肚子里面,他就有知覺了,你別以為他不懂,他都懂。所以中國古人重視胎教。胎教,歷史上記載最早的我們看到周朝三太,那是文王的祖母、文王的母親、文王的夫人,這三個女人,這太姜、太任、太姒,都是圣人,所以她們能夠生養圣人的兒女。你看,拿周文王的母親來講,她在懷孕的時候,「目不視惡色,耳不聽淫聲,口不出傲言」。眼睛它不看那個不好的東西,惡色就是那種有污染的東西,譬如說一個不好的面,一些不健康的電視、電影節目,或者是一些不好的場景,這都避免不看。為什么?怕會影響自己的胎兒。母子同體、連心,我們接受什么樣的信息,這種信息直接都會影響到胎兒。耳朵不聽淫聲,所謂淫聲,也就是那些污染的、不好的音聲。你譬如說什么流行歌曲,萎靡不振的靡靡之音,或者一些不好的言語,都避免;甚至夫妻之間講話,都非常莊重,所謂相敬如賓。為什么?就怕講出不好的話,讓胎兒聽到了,給他污染。母親口不出傲言,講話非常的謙遜,這是什么?母親養成好的一種氣質,淑女的氣質,這是所謂的坤德。坤德,古人以大地做形容,所謂「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」。

        男性和女性之間,他天生有不同,一般把男比喻成天,把女比喻成地。天和地同等重要,沒了天不行,沒了地更不行。大地是我們生養的根,所以一個家庭里面,女性就像家庭的根,她要像大地那樣穩重安詳,能夠包容萬物。你看,大地它什么東西都能承載,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,美的還是丑的,善的還是惡的,它平等的承載,它沒有分別心,而且它默默無聞的被人踏在腳下,它安住在最低處,謙卑、包容、無私,這就是大地的坤德,這所謂厚德載物。這是女性如果能夠養成這樣的一種質量,這個人是圣人,所以她能夠養出圣賢的兒女。你看看周朝有八百年的基業,成為歷史上最長的王朝,原因在哪里?《了凡四訓》上講,「有百世之德者,必有百世之子孫保之」,祖先有德,所以他那個家業保存這么長久。這個德,除了像文王、武王、周公這樣的圣人,這些男性他有這個德之外,那女性也一樣,這些人他們都有圣母,這圣母之德不亞于這些男性的圣人。所以夫妻之間都要做兒女最好的榜樣,這樣才能夠使后代可以有這種德行,能繼承這個家的家道、家風、家學、家業,這才叫后。如果沒有這種后,那叫不孝。

        再來,君臣之間,所謂君仁臣忠,領導對下屬要仁愛,下屬對領導要忠誠,這是君君臣臣,各行其道。而且是什么?要我自己要求自己做出我的本分,我要行我的道,對別人不要要求,一切只反求諸己。你這樣的人才能在這五倫關系中做得好,而且他不會有沖突對立。你這個做父親的能夠父慈,那兒女一定會孝,父慈子孝。這個慈,不一定是說什么都照顧得很細致,家里活不讓兒女做,把兒女當作太子一樣的養,這不是慈。慈是什么?關心他的成長,關心他的品德修養,要教育他,這才叫慈,養不教就是父之過。做兒子的,他只一味的孝也能夠自然招感父慈,即使哪怕父不慈,但是做兒子的孝,這父親也能慈過來。最明顯的舜,「二十四孝」里首位的舜王,你看他,原來他父親跟他的繼母一起虐待他,甚至要殺害他,那不慈??墒撬匆晃兜男?,對父母不僅沒有任何怨恨心,而且更加盡心盡力的孝養,最后他父母都被感動了。只要求自己做,不要求別人做。君君臣臣也是一樣,做領導的,我一味的就關心自己的下屬,真誠的愛護他,把他們當作自己兒女一樣,像對自己親生骨肉一樣愛護他們,愛人如己,這些下屬能不感動嗎?你把他當兒女,他就會把你當父母一樣。

        我們之前,前幾天我們聽到陳靜瑜老師給我們做分享,你看她在公司里面,她的公司二十來個員工,公司就像一個家一樣,非常的和諧。陳老師告訴我們,她說今年年初的時候,過年了,她親筆書寫,給每一個員工的父母寫一封感謝信,感謝他們把兒女送來,在公司服務,而且向這些父母說明,說你們的兒女在這個公司,請你們放心,我一定會好好照顧他們,我帶著他們一起學習傳統文化,幫助他們一起提升。這二十多封信,這是親筆寫的,不是說用計算機打印,一封寫完又一封,然后給這些父母寄去,包上紅包。這是什么?「敬其父則子悅」,你對他們的父母尊敬,這兒女高興,這是對下屬關懷愛護。

        后來她收到所有的父母的回信,她出乎意料,每一個父母也是這樣,工工整整的給她寫回信,沒有一個提出要求的,說妳得給我兒女漲工資,沒有這樣提這些要求,都是什么?感謝這個做老板的,而且說老板您要多管教我的兒女,讓他好好做人,多教導他。這是做為君,她行君之道,這些臣子能夠不行好自己臣子之道嗎?這分忠誠是錢都買不回來的,你給他多少工資,他未必是忠誠的。但是你待之以禮、待之以敬,尤其敬他們的父母,這是孝道,君臣之道還是孝道的延伸,這臣子他自然就忠了,所謂「忠臣出孝子之門」,我們要教臣子忠,必須教他們孝。

        君臣之道,你看在《孝經》里面就講到,實際上事君之道跟事父母之道是一樣的,只是移孝作忠。對父母能盡孝了,對于領導他就能盡忠,而且這個忠心是真誠的,不是諂媚,不是有所圖的。所以君君臣臣的根本,就在父父子子。那五倫最后一個,朋友之道也是這樣,朋友有信。這個信,講的道義、誠信,還是孝心的展開。所以國家希望和諧,最重要教什么?教倫理教育,而倫理教育最好的教材就是《弟子規》,這《弟子規》里面都教導了。只要把《弟子規》落實,這就是君君臣臣、父父子子能夠實現,倫理教育。道德教育,道德,所謂道之德,倫理是道,在這些五倫關系當中,我們能夠盡到自己的本分,這叫德。像父子,父子有親,這個親就是德,親表現在父對子以慈,子對父以孝,這叫親。夫婦之間,夫婦有別,別是分工不同。做夫君的在外,男主外,女主內,在外主要掙錢養家,滿足家里的經濟需要、物質需要;女主內,內相夫教子,這一個使命比主外的使命更重要,因為「不孝有三,無后為大」,這個使命女子來承當。君臣有義,這也是德,義就是德。長幼有序,朋友有信,這都是德。

        講倫理、講道德,還要加上知因果。因果,實際上把倫理道德它的因和果講清楚了,還是讓人回歸倫理道德,讓大家知道,我守倫理道德,我會得到善報;不講倫理道德的,會得惡報。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這也是自然之道??鬃訉τ邶R景公說出這個倫常之道,實際上,當時齊國已經政治、社會動亂了。動亂的原因是什么?動亂是果,因在哪?這是講因果。因就是「君不君,臣不臣,父不父,子不子」,所以齊景公一聽孔子這個教誨,就說『善哉』,他拍手稱快,孔子總結這個為政之道,總結得太好了!

        他說,『信如君不君,臣不臣,父不父,子不子』,這是他講他的理解,他聽到孔子的教誨,說明倫常的重要性,他用反義語來講出他的心得?!感湃纭?,就是如果真的會出現「君不君,臣不臣,父不父,子不子」的話。換句話說,君不仁,就是君不君;臣不忠,這就是臣不臣;父不慈、子不孝,這就是父不父、子不子。各人不守自己的本分了,不履行自己的義務了,那就國家必然大亂。這里說,『雖有粟』,粟是指糧食,國家即使是糧食充足,經濟發達,人民物質生活很好,會怎么樣?亂世,齊景公說,『吾得而食諸』,就有糧食,我能吃得到嗎?這個「諸」,是之乎兩個字的合音字,之是代表糧食,說的這個粟,乎是疑問詞,吾得而食之乎?我怎么能夠安然享受這些物質生活?這社會動亂了,連身命都不保。

        當時齊景公確實已經有切身的感受和體會,齊國的動亂,在齊景公的時候開始了,后來齊國在戰國時代真的滅了。這個預兆其實早在最初的時候,孔子的時代就看到了,發現這個兆頭。我們看到歷史上,這春秋時期,齊國的大夫之間互相的兼并,那是公元前五百四十八年的時候,當時齊國的大夫崔杼殺死了齊莊公,立了齊景公。齊景公繼位以后,結果沒兩年,這崔氏家族就被另一位大夫給滅掉了,那位大夫叫慶封,后來又是慶封把持朝政。又過了一年,慶封被其它的四個大夫家族給滅掉了,被趕走,慶封逃到了吳國。

        后來齊景公當政的時候,其中一位大夫是姓陳,陳桓子,他逐漸勢力壯大,把持了朝政,一直到后來都是陳家把持朝政。這個陳氏后來改為田氏,后來田和這位大夫,他當時齊國的國君叫齊康公,因為齊康公當時淫于酒色,君不君,所以臣也就不臣了,所以田和把齊康公給廢了,自立為齊太公。這是齊國首次大夫把國君的位置搶過來自己做國君,所以齊國也就算是滅了,這就是所謂的「田代齊姜」。因為齊國國君姓姜,是姜太公之后,姓姜,后來被田氏給取代。這都是發生在孔子之后,戰國時代。當時孔子就能夠預見到,齊國會有這么一天,為什么?因為君不君,臣不臣。

        做國君的要仁慈,仁慈就是要愛民,要勤政,要勵精圖治,要真正把自己國家的富強、人民的生活安定、幸福做為己任,這君才是真正的君;而且選賢用能,這是要選良臣。良臣從哪兒選?從孝子里頭選。古代選賢用兩個標準,所謂孝和廉,舉孝廉。一個人能夠孝順父母,他自然能夠忠于國家、忠于人民、忠于領導。假如對父母都不孝順,你想想他能夠盡忠職守嗎?他能夠愛人民嗎?愛國君嗎?《孝經》上說的,「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,謂之悖德;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,謂之悖禮」,違背了道德,違背了禮。所以愛敬父母是根,他對父母真心愛敬,才可能真心去愛敬別人。臣子對君要忠誠、要禮敬,這都是要教育。而這個教育最重要的,提倡孝道教育,就是提倡父父子子的教育?,F在我們都希望有和諧社會,和諧社會怎么來的?教出來的?!?a href='http://www.fragilecpr.com/guoxue/liji/' target='_blank'>禮記·學記》上講的,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。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倫理道德因果教學,而這當中根本的教育就是孝道的教育?!缎⒔洝飞险f的,「教民親愛,莫善于孝」。親愛是講人民相親相愛,社會和諧,最重要的就是孝道的教育,這叫和諧社會的根本。

        所以我們看到現在國家領導人,他們提倡和諧社會,對傳統文化教育也愈來愈重視,重視孝道,重視和諧的文化和教育。這最近我們看到胡錦濤主席,在二0一0九月六號來到廣東深圳,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三十周年的慶祝大會,發表重要講話,強調要深入進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。他有這么一句話說,「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和諧企業、和諧家庭、和諧小區創建活動,調動一切積極因素,努力形成社會和諧人人有責、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」。領導的召喚,每一個國人都有義務響應。特別是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,對待這樣的一種呼吁,胡主席就是君,我們都是臣,做為臣就要響應君的好的號召,這是利國利民的事業,即使沒有報酬也都要努力去做。

        像我們恩師每天在此地講經,勸導大家落實倫理道德,明了因果,這是響應胡主席的號召,從自我做起,為和諧社會做一點貢獻。我們這些做弟子的,也是效法恩師每天上課,我們這個地方雖然不大,但是教學每天保證八小時。大家在這里學習儒釋道傳統文化的課程,慢慢也就把自己的心凈化,和諧社會從凈化人心開始。凈化誰的人心?我的人心,和諧社會從我心開始,我自己要斷惡修善,我自己要敦倫盡分,我要做到君君臣臣、父父子子,努力落實倫常大道,這就是我在為和諧社會做貢獻。你是社會的一分子,你做好了,你能影響一片人。你能影響你的家庭,進而影響一個小區,乃至整個國家,這就是古德講的,所謂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治國就是和諧社會,平天下就是和諧世界,那我們自己落實,自我教育,然后對別人也教育,正己化人。

        所以,我們這里除了每天講課,也有時候被邀請到外面參加一些傳統美德的論壇,或者企業家傳統文化的論壇,應邀在上面上課。譬如說,最近八月份的時候,我就應邀參加了云南省宣傳部省文明辦主辦的「中華傳統美德構建和諧社會」這樣的一個論壇。我跟我母親在這個論壇上面一起共同講課,講課的題目就是「和諧社會之本」。這是古圣先賢教導我們的,和諧社會根本是什么?家庭教育。家庭教育教我們什么?父父子子,然后你出去外面,自然就會君君臣臣。家庭教育最重要是什么?孝道教育?!缎⒔洝飞现v,「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」,這和諧社會最重要的是靠教育去實現,不是說靠經濟就行,靠軍事、靠武力更不行。沒有說靠軍事、靠武力能夠構建和諧社會的,你警察再多,軍隊再多,不一定能做到和諧。關鍵是什么?用教育,讓人改惡修善,互相就懂得關愛了,這自然就和諧了。

        《孝經》上講得很清楚,這就是先王的「至德要道」,至高無上的品德,最重要的方法,叫至德要道?!敢皂樚煜?,民用和睦,上下無怨」,你看這就是構建和諧社會,你讓天下都和順,人民百姓都和睦,上下是政府跟百姓,沒有互相怨恨,沒有民怨,這就是和諧社會??渴裁?靠孝的教育。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國家也重視傳統文化,傳統文化能復興了,這和諧社會就能夠實現。把這個傳統文化擴展,推向世界,讓全世界人都能夠接受父父子子、君君臣臣的教育,全世界都和諧了。這個教育不分中外,因為是人,他的天性就是如此,只要是人,他就能夠受這種教育,而能回歸到本性本善。這是第十一章,講的為政之道,你看看孔子重視倫常道德,這是和諧社會之本。

        【評析】

        春秋時期的社會變動,使當時的等級名分受到破壞,弒君父之事屢有發生,孔子認為這是國家動亂的主要原因。所以他告訴齊景公,“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”,恢復這樣的等級秩序,國家就可以得到治理。

      注釋出處
      [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.fragilecpr.com]

        齊景公:名杵臼,音chǔjiù,齊國國君,公元前547年 ̄公元前490年在位。

      用戶評論
     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      國學經典推薦

     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??鬃訉υ唬骸熬?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?!惫唬骸吧圃?信如君不君,臣不臣,父不父,子不子,雖有粟,吾得而原文解釋翻譯

     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      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fragilecp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      桂ICP備2021001830號

     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,军人野外吮她的花蒂,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一,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
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  2.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