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•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
    1. 傳播國學經典

      養育華夏兒女

      君賜食,必正席先嘗之。君賜腥,必熟而薦之。君賜生,必畜之。侍食于君,君祭,先飯。疾,君視之,東首,加朝服,拖紳。君命召,

      作者:佚名 全集:論語名句 來源:網絡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君賜食,必正席先嘗之。君賜腥,必熟而薦之。君賜生,必畜之。侍食于君,君祭,先飯。疾,君視之,東首,加朝服,拖紳。君命召,不俟駕行矣。

      關鍵詞:論語,鄉黨第十

      解釋翻譯
     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國君賜給熟食,孔子一定擺正座席先嘗一嘗。國君賜給生肉,一定煮熟了,先給祖宗上供。國君賜給活物,一定要飼養起來。同國君一道吃飯,在國君舉行飯前祭禮的時候,一定要先嘗一嘗??鬃硬×?,國君來探視,他便頭朝東躺著,身上蓋上朝服,拖著大帶子。國君召見(孔子),他不等車馬駕好就先步行走去了。

        根據《雪公講要》里面的講解,『君』就是國君,『賜食』就是賞賜給孔老夫子食物,這個食是熟食,可以馬上吃的,孔子『必正席先嘗之』?!刚故前堰@席位擺正,一擺正,心也就端正,油然生起恭敬心,然后「先嘗之」。這個嘗是吃一點,嘗味道,這表示非常歡喜、非常恭敬的接受君主的惠賜。你看,跟剛才我們講到的古禮都是一樣的,像季康子送藥那個時候,按照古禮本來應該先嘗,但是藥是不同,所以孔子說未敢嘗。但是賜食,必先嘗之。

        『君賜腥』,「腥」就是還沒有煮熟的那些肉,『必熟而薦之』,孔子就必定把它煮熟,「薦」就是先獻薦于祖先,先把這個食品去供祖先,而不是自己馬上食用。國君賞賜我們的這些食品,不僅自己要得到恩賜,也不能忘本,把這個榮耀還要歸于祖先,所以在這里講的先薦祖。我們問,為什么君賜熟食就先自己嘗,賜生食把它煮熟了又先供祖先,為什么要分開兩個不同的方式?雪公的《講要》里面有個解釋說,國君賜的熟食從外面帶進來,一路上可能會有灰塵、有污染,所以就不敢供祖先。但是生食就可以煮熟了,這很干凈,然后就供祖先,這也很有道理。你看,這么細節的行為,可以看出孔子對祖先的那種恭敬。

        『君賜生』,「生」就是還活著的這些動物,孔子必畜養之,這個畜就是把牠留起來養著,而不是馬上把牠殺掉吃了,孔子絕不能這么做。根據《禮記·玉藻篇》說,「君無故不殺牛,大夫無故不殺羊,士無故不殺犬豕」。國君無緣無故,就是沒有理由的時候,不能夠殺牛,大夫就不能夠無緣無故殺羊,士就是士人、讀書人,無緣無故不能殺狗和豬。什么叫做有緣故?這個緣故都是在祭祀的時候,殺做為祖先的祭品。所以這個宰殺,都不能夠非時宰殺,非時宰殺是嚴重違禮的,佛門更是犯大戒。

        江謙補注里面就講到,「君賜生必畜之,此即孔子之護生戒殺」。你看,這就很明顯了,如果國君賜給他已經殺了的這些肉,他就吃;假如還是活生生的,必定是養著牠,這是護生,不愿意殺生。之前《論語》當中,我們講到《論語》,我們看到江謙先生還有一段補注非常好,就講祭祀是否要殺生的問題。雖然儒家它不禁殺,不明文禁止,但是從這些細節當中我們就可以得到啟示,孔子本人肯定是一位護生戒殺之人,仁者。仁者豈能戕害生命?即使是祭祀用的牲畜,江謙先生做了個考證,說這種牲畜都是做象征意義的貢品,不一定要殺的。

        我們曾經講過《論語》當中,「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」,餼羊就是專門來供祖、祭祀的供品,那個羊。子貢為什么提出要把祭祀時候用的羊去掉?根據鄭康成的批注,餼羊,餼就是生的、活生生的,活生生的羊用來祭祀,不是殺了的羊,活生生的羊。所以,子貢不解為什么用活生生的羊來祭祀?祖先也吃不到,那不如把牠去掉,不用這個供品。但是孔子告訴他,說你愛羊,我愛的是禮。這個禮必須要有個東西做表法,不是讓我們殺生,而是讓我們用這個活生生的羊來,等于說供一下,做個表法就好了,不是讓你殺掉。后人是假藉「祭神之名,充口腹之欲」,自己愛吃羊,所以他就說祖先要吃,就把羊給殺了。其實按照古制,祭祀的這些動物都得要生的、活的,不能宰殺。所以祭祀不能夠用肉食,那只是個表法,最好就用素食。因為我們現在懂得三世因果,如果用血食供養祖先,只會加重祖先的罪業,你給他加殺業,這是害了他,并不是給他帶來任何利益的。所以祭祀的時候,江謙先生提倡用素食,用潔凈的蔬果來做為祭祀是最為合理的。這是補充講一講,祭祀的時候也要戒殺。

        下面再看底下一節,『侍食于君,君祭,先飯』。這個「侍食」,侍是侍奉,這是魯國的君王邀請孔子一起聚餐。雖然跟國君一起進餐,孔子是做為臣子,所以叫侍食,就是侍奉在君主旁邊,等于陪著吃,隨時都要進行服務?!妇?,先飯」,在古禮上面講,吃飯前我們都先要行祭食之禮,前面我們講到,這就是不忘本。我們今天有這飲食,我們把這飲食的少許,譬如說飯拿出七粒,我們祭這些天地鬼神,祭我們的祖先,供奉他們,普同供養。當君主在行祭食禮的時候,「先飯」,孔子就先為君主嘗嘗食物,君主現在正忙祭食,他就先代君主嘗這個食物。按照古禮,侍君的時候,在君主身旁侍奉他吃飯,我們一定要先嘗嘗食物,看看食物可不可口,甚至如果有人想要暗算國君,說有毒,我嘗了之后先做一個試驗,確實沒事,才能夠讓君主來享用,這都是對君主的忠心。所以每一樣禮節我們要懂它的精神,這個儀式當然隨著時代的變化肯定會有出入,會有不同,但是精神不能變。你掌握了精神,每一樣禮你都可以靈活運用。這是表示忠誠的禮。

        下面,『疾,君視之,東首,加朝服,拖紳。君命召,不俟駕行矣』。這個「疾」就是孔子染上疾病,國君來探視他?!笘|首」,因為孔子臥病在床,不能夠完完全全行臣見君之禮。因為按照古禮,臣見君的時候,必須穿朝服,面向北方,北方為尊。所以君是坐北朝南,面南而立,面南來臨朝;臣子是向北方,面向北來覲見君王??墒强鬃蝇F在有病臥床,只能是什么?東首,就是頭向著東方,頭向著東方,右側而臥,那就是面朝著北,所以只能是躺著來見君。又不能夠立刻起來穿朝服,所以「加朝服」,就是把朝服當被子一樣蓋在身上,表示已經穿上朝服?!竿霞潯?,就是束著朝服的那個叫紳帶,拖在上面,也表示把朝服穿上了。從這里我們看到,孔子雖然在疾病當中,病得很重,起不了床,但是這個時候,尊君之禮都沒有絲毫的疏忽,真正是克己復禮,處處都不違禮,這是真正的圣賢。

        『君命召,不俟駕行矣』。國君命令召見他,孔子立刻就動身,這是《弟子規》上講的「父母呼,應勿緩」,國君呼,也應勿緩。這個「俟」是等,不等那個車備好,自己已經先走了。鄭康成批注里面說到,「急趨君命,行出,而車駕隨之」。為了趕時間,君命不敢怠慢,所以急趨,就是馬上急急趕路去赴君命。行出就是往外走,步行往前走,駕車的人才把車趕上來??梢姷盟麑τ趪恼賳?,真的是一絲毫的怠慢都沒有,這個不是刻意造作的,真正的自然,他有這樣的一種忠心、敬心,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這樣。所以我們慕賢當慕其心,我們要學禮,最重要是在圣人存心處來學,而不是只做個形式,做個形式不可能長久,你肯定會有違反,你肯定有懈怠的時候。你像重病的時候,你還能不能夠一絲不茍的來行禮?真正有這種為禮而獻身的精神,就能做得出來。

        佛家重視戒律也是這樣,古大德勸勉我們,寧為護戒而死,不因犯戒而生。所以戒律看得比身命還要貴重,你有這樣的心,你就絕不會犯戒。確確實實,戒是護我們的慧命,慧命比身命要貴重得多,身命這一期終止了,還有下一期,生生世世舍身受身,永無休止??墒腔勖鼌s不容易成長,要得到佛法的滋養才能夠成長,但是要遇到佛法那可不是一件容易事!人生難得,佛法難聞,善知識難遇。所以知道「無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萬劫難遭遇」,你就肯不惜代價來深入學習佛法,為了護持佛法,怎么護持?自己真正做,這就是護持,以身護法,為了護法不惜生命。你有這樣的存心,你能持之以恒,鍥而不舍,你這一生決定成就圣賢。

        【評析】

        古時候君主吃飯前,要有人先嘗一嘗,君主才吃??鬃訉肿鹬?。他在與國君吃飯時,都主動嘗一下,表明他對禮的遵從??鬃踊剂瞬?,躺在床上,國君來探視他,他無法起身穿朝服,這似乎對國君不尊重,有違于禮,于是他就把朝服蓋在身上。這反映出孔子即使在病榻上,也不會失禮于國君。

      注釋出處
      [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.fragilecpr.com]

        腥:牛肉。

        薦:供奉。

        東首:頭朝東。

        紳:束在腰間的大帶子。

      用戶評論
     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      國學經典推薦

      君賜食,必正席先嘗之。君賜腥,必熟而薦之。君賜生,必畜之。侍食于君,君祭,先飯。疾,君視之,東首,加朝服,拖紳。君命召,原文解釋翻譯

     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      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fragilecp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      桂ICP備2021001830號

     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,军人野外吮她的花蒂,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一,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
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  2.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