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•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
    1. 傳播國學經典

      養育華夏兒女

      顏淵喟然嘆曰:“仰之彌高,鉆之彌堅,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。夫子循循然善誘人,博我以文,約我以禮,欲罷不能。即竭吾才,如有所

      作者:佚名 全集:論語名句 來源:網絡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顏淵喟然嘆曰:“仰之彌高,鉆之彌堅,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。夫子循循然善誘人,博我以文,約我以禮,欲罷不能。即竭吾才,如有所立卓爾。雖欲從之,末由也已。”

      關鍵詞:論語,子罕第九

      解釋翻譯
     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顏淵感嘆地說:“(對于老師的學問與道德),我抬頭仰望,越望越覺得高;我努力鉆研,越鉆研越覺得不可窮盡??粗孟裨谇懊?,忽然又像在后面。老師善于一步一步地誘導我,用各種典籍來豐富我的知識,又用各種禮節來約束我的言行,使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,直到我用盡了我的全力。好像有一個十分高大的東西立在我前面,雖然我想要追隨上去,卻沒有前進的路徑了。”

        『顏淵』就是顏回。顏回,我們知道是孔老夫子最欣賞的弟子。蕅益大師說,孔老夫子的心法,只有顏回一人得到了,他是真正的夫子衣缽傳人。但是只可惜顏淵他死得早,他在孔老夫子生前就過世了,所以夫子非常的痛心,甚至比他自己兒子死的時候還要痛心,因為圣人他更注重的是法的傳承。所以有人問孔老夫子,你的弟子當中,誰最好學?夫子講,有弟子顏回者好學,不遷怒、不貳過,不幸短命,已經死掉了,今也則亡,現在已經沒有了。所以孔老夫子三千弟子,七十二賢,他獨贊顏回,只有顏回是最好學的,也就是意味著顏回真正學成圣人了。其它人,你看曾子、子思,子貢、子路那更不能說了,都不能夠算得上好學。這一章我們看顏回是如何評價他的老師,以及說他自己的修學心得的,這就很重要。我們想要真正得到孔子的心傳,顏回是我們最好的榜樣。

        顏淵這里是『喟然嘆曰』,「喟」是嘆息的聲音,顏回他嘆息的說。他嘆,這里有兩層意思,第一個,他是贊嘆,嘆孔子,贊嘆他的老師;第二個是顏子,顏回他自己感嘆自己,這個嘆有兩層意思。底下這個文章里面就分成三段,第一段是『仰之彌高,鉆之彌堅,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』,這四句是贊嘆孔子道行極其高深。底下從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,博我以文,約我以禮』,這一段是贊嘆孔子傳道有方,就是很會傳道,循循善誘,很會教學,不僅自己有道行,他還會教人。光自己有道行,不懂得教人,不能夠利益他人??桌戏蜃舆@兩者都做得很好。最后一段從『欲罷不能』,到下面『既竭吾才,如有所立卓爾。雖欲從之,末由也已』,這一段是顏子他自己感嘆自己修道的情形,這也是他的謙虛,但是他也是非常有他自己自知之明,我們來細細的品味。

        首先我們看「仰之彌高,鉆之彌堅」。這個仰和鉆兩個字都是動詞,它這是做一個比喻,就好像我們登山,登山抬頭一望,這山很高很高,愈往上看愈高,叫「仰之彌高」,彌是愈來愈的意思,真正是看不到山頂,可能是云霧繚繞著,可能是層山重迭著,一層一層的看不盡。這是,我們如果喜歡旅游的人,都會有這種經驗。如果大家到過云南大理,你去看看蒼山,蒼山真有這個味道,一層一層的,你要上山的時候,真的仰之彌高,看不到最高點。這個「鉆之彌堅」,鉆就是鑿,像鑿一個很硬的東西,像一塊大石頭,我們還是用蒼山石來講,蒼山石叫大理石。后來我知道,原來那個石頭是從大理出來的,所以叫大理石,大理石比大理還有名,大理石很堅硬,是蒼山的石頭。那就是什么?你愈往里頭鉆,你拿個電鉆你去鉆它,愈鉆,它里頭愈硬。這是比喻什么?愈往深處,你會覺得更深不可測,這都是形容孔子的道行高深莫測。

        「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」,瞻就是看,你要看他,好像在眼前;忽焉,一會在后頭也有,這都是一個比喻,比喻什么?前后左右無不是道,道無所不在,孔老夫子他證得了。道確實是說不出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?!?a href='http://www.fragilecpr.com/guoxue/laozi/' target='_blank'>道德經》上有講到,「視之不足見,聽之不足聞,用之不可既」,用起來那是大用無方,用的范圍非常廣泛,但是你又看不見、摸不著,它無處不在。怎么樣說看不見、摸不著,但是它又大用無方?我們打個比喻來講,就像磁場,大家都知道磁場存在,可是磁場你看得見嗎?你摸得著嗎?你摸不著、看不見,但是你知道它存在。如果你把一個帶電的線圈放到磁場里面,它就會自己轉動,這就是電動機的原理,帶電的線圈一放到磁場它就會轉動,像汽車、電動車、所有的這些鍋爐、所有的電器,都要由電來帶動輪子的轉動,所以「用之不可既」。如果你把一個線圈,不帶電的線圈放到磁場里面,你把它轉動起來,它就會有電流,這就是發電機的原理。所以,譬如說用風能發電,用風吹動一個風車,帶動一個輪子、一個線圈,在磁場里面轉動起來,它就發電了。發電,電的用途可就大了,我們現在生活不可能離開電,你看電視、冰箱、洗衣機、計算機,甚至煮飯你都得用電,離不開電,「用之不可既」。

        道也是這樣,這是用個比喻,你看不見、摸不著,可是用起來是無限的,不僅它用無限,它自己所遍布的范圍、空間也是無限,無處不在。你真見道了,你見道,見道就有體會了。所以,你看禪宗祖師要給一個弟子印證的時候,問他道在哪里?法性在哪里?問他。他隨便拿起一個東西,這就是。祖師就給他認可,你見道了。為什么?無處不在,哪不是道?如果你說有一個地方沒有道,那個道就不是無處不在。道,在佛法里面稱為法性、稱為佛性,意思都是一樣。在無情眾生上面就稱為法性,像山河大地、花草樹木,這就叫法性;在有情生命上來講,這就是佛性,佛性和法性是一個性。我們眾生人人皆有佛性,很多人對這個還不能理解,我怎么會有佛性?如果說佛性在你這沒有,那就說明什么?道就缺了你這一塊,你這個人身就這么大的空間,這一塊沒有道,道就不是無所不在了。道,確實是無所不在,所以也包括你這個空間里頭每一處、每一個細胞都有佛性,怎么能說你沒有佛性?你既然有佛性,你肯定成佛。所以對這個我們一定要有信心,你沒信心,你就不可能成佛,你就不可能見道,這是最重要的。

        《三字經》,開頭一句就講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每一個人本來都是性本善。這個人之初,不是說剛生下來的時候那叫人之初,這個解得太淺了,這個初是本來面目,人的本來面目是什么?那是在你出生以前,在父母未生之前的那個面目,就叫人之初。性本善,那個性是佛性,佛性本善本覺。你要相信這一點,這圣賢教育就好辦了。圣賢教育沒別的,就是把你這個佛性恢復出來,把你的本善本性重新恢復出來,你就成圣人了。顏回跟著他的老師學習,就是學這個。他也見道了,老師的道行很高深,老師的道也是自己的道,佛性上是平等的??鬃佑?,顏回也有,那我們在座的呢?每一個人都有,這個道就是「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」,無所不在,遍布前后左右、上下十方。

        何晏批注,這是他的《論語集解》里面講的,他說,「彌高彌堅,言不可窮盡。在前在后,言恍惚不可為形象」。這個「仰之彌高」的彌高,「鉆之彌堅」這個彌堅,是講它不可窮盡的意思,道是不可窮盡的。為什么說不可窮盡?因為道,我們不能用六根接觸得到,我們六根緣不到,所以叫不可窮盡。你講到有窮盡的,那是有形體的、有限的,那才叫做可窮盡,那我們六根還是能夠攀緣得到??墒沁@個道是六根接觸不到,古人講得好,如何見道?行到行不到處,你就見道了。你走走到哪?走到走不到的那個地方,那你就是見道了。什么意思?你六根沒辦法接觸到,你不能用你的意念達得到的,眼耳鼻舌身意這是六根,眼不能見,耳不能聞,鼻不能嗅,舌不能嘗,身不能觸,連你的意念都不能想象,所以叫不可窮盡。

        那你怎么樣見道?放下意念,放下你的妄想、你的分別、你的執著,不起心不動念之時,你才能見道,這叫行到行不到處。等你見道了,你就知道,原來前后左右、上下十方無不是道。因此《中庸》上面講了實話,《中庸》是四書里面的一部,我們還沒講到,《中庸》里說什么?「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??呻x,非道也?!惯@是實話,道不可以須臾離開的,須臾是很暫短的時間,一剎那,一剎那都離不開道。為什么?它無所不在、無處不在、無時不在,不可須臾離開,可離開的就不是道了,所以叫不可窮盡。

        「在前在后」,那是講它「恍惚不可為形象」,恍惚就是很模糊的樣子,似有非有,似空非空,這是恍惚,它不是個形象。你說道,拿給我看看?沒有一個東西可以拿得出來告訴你那個是道,但是又沒有一個東西不是道,沒有一個東西不承載著道,道無所不在,你卻又不可以用六根去見、去接觸,所以叫恍惚不可為形象。這個只能是什么?這是一種境界,你必須通過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你才能夠證得,怎么說都是一個恍恍惚惚、模模糊糊的樣子。這樁事情,古人講得好,「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」。你說那個水,這杯水,我說這個水是五十度,然后給你形容這五十度是什么樣子的,口感如何,喝下去你大概覺得嘴角是什么樣的反應,舌頭是什么樣的感覺,怎么給你描繪,你還是覺得恍恍惚惚、模模糊糊,到底五十度是什么樣子的?你就干脆喝一口,啊,這五十度原來是這個樣子的,你就理解了。然后再讓你說五十度是什么樣子的?你也只能夠說出個恍恍惚惚、模模糊糊,別人也是聽得模模糊糊,你還得讓別人再嘗一口,別人才能真正了解。所以這個叫唯證方知,你得去證明它,你才能知道。

        這個道,就是《中庸》里面所講到的,「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」,「不可須臾離也」,那個道。顏子跟孔老夫子所學的,就是學這個道。我們跟釋迦牟尼佛所學的,還是這個道。這個道是人人本具,每一個人心中本有的,不是孔老夫子或者釋迦牟尼佛獨有的,不是,人人都有,人人分上本有這個道,所以每個人都能證得。這是顏子給我們說出夫子之道,實際上也是講我們的道。只是夫子已經見道了,證得了,我們沒有證得。曾經有一位高僧,這是在印度的一個高僧,接受一個西方的記者采訪。這個記者對于什么是佛,他不了解,就問他。因為這個高僧,大家很景仰,就像對佛一樣的景仰。記者問他,說:「你真的是佛嗎?」問這個僧人。僧人說:「是的,我是佛?!谷缓笏终f:「你也是佛,只是我知道我是佛,你不知道你是佛」。這個回答特別的妙,也是事實真相。所謂圣人沒有別的,他知道自己心中本有這個道,他成圣人了,他念念不會忘了這個道。我們凡人?本有這個道,可是忘失了。忘失了,不是說真的失去了,是因為忘了而失,就是不起作用,得不到道的受用。

        顏子體會到,夫子他的道其實也是自己的道,所以他也在追求,他明白了。忽然能夠明白的時候,他也是圣人。我們能不能夠明白?我們能不能直下承當?孟子講得好,「人皆可以為堯舜」,堯和舜都是圣人,人人都能做,我們敢不敢做?我們敢做就能做,重要的是自己要真肯做,沒別的,放下自己的煩惱習氣而已。自己做了圣人,就要教別人??桌戏蜃釉谶@里給我們表演的,你看他證道了,然后「循循然善誘人」。這個循循,就是次序的意思,按照次序,按部就班給我們來教學。道,確實很難教,因為它不能夠說得明白,也不能夠用思惟想象達得到,怎么教?孔老夫子他就有辦法,循循然善誘人。具體他怎么教?「博我以文,約我以禮」,這是顏回他講老師如何教我的。博文約禮,就是按照順序來引導顏回求學,這叫善誘。善誘就是你很會教,誘是誘導,他這里用誘而不用教,我們要細細去體會。為什么不說「循循然善教人」,而是說「循循然善誘人」?教是什么?我教給你一樣新的東西,你不懂的,我教你;你沒有的,我教你,這是教。誘是什么?你本來有,你本來有,我現在誘導你、認識你自己本有的東西,我沒有教給你任何新的東西,這叫誘。所以誘字比教更好,更跟事實真相貼近。就像你自己本來有這個能力,現在我來誘導你,慢慢恢復這個能力。老師他的功能就是這樣,幫助學生恢復本有的智能德能,僅此而已,沒有給你新的東西,因為你本自具足的。

        誘導的方法,就是博文約禮。博文,博是廣博,要研究修道的門路,我們每條路都了解。了解之后,要約禮。約是什么?簡約,一門深入,這是約。不能夠太廣博,不能夠學得多、學得雜,這不行。博文就是為了選擇道路,我樣樣都接觸一下,都明了了,然后選擇一門深入。禮,就是講你的修行;文,是你要認識不同的法門,看一看哪一個更適合自己修行。選定以后就是一門深入,長時熏修,這叫約禮。所以老師善教,跟弟子們講不同的法門,法是方法,門是門徑,都是幫助你回歸到本性,恢復你本有的道。但是方法太多了,佛家講八萬四千法門,實際上不止,無量法門??桌戏蜃訉Σ煌牡茏酉冉o他講個大概,然后對每個弟子給他選一個法門,這對他負責任。老師對學生了解,為他選擇一個好的法門,學生自己未必懂,老師是過來人,所以他聽老師講,只要能依教奉行,能腳踏實地,真正老實、聽話、真干,一定成功。

        成功是什么?就是恢復自己的道,轉凡成圣,但是條件是一定得聽話。如果不肯聽話,那老師再循循善誘,都沒有用,你不肯接受,所以依教奉行最為重要。顏回最難得的是他聽話,你看《論語》里面講顏回,叫「不違如愚」,他對老師教的這些方法,絕沒有違反,不違反老師的教誨,也就是依教奉行,如愚,就像一個笨笨的人,什么都不懂,老老實實就是聽話?!覆贿`如愚」這四個字,顏回成功的秘訣。我們恩師現在講了六個字,更為的明顯,叫「老實、聽話、真干」,這六個字,六字真言,你成功的秘訣。顏回就是這樣過來的。所以有兩種人能夠成功,一種是上根利智的人,他一聽老師講的,他全部明白,老師教他這么做,他一點懷疑都沒有,因為他全明白,死心塌地做下去,他成功了;另外一種人,他不明白,不明白他老實,他能夠不打折扣,雖然不明白,但是他真正肯干,走到那了,他也就明白了,他也成功。這兩種人,叫上智和下愚,這兩種人能夠成功。我們這種人呢?又不是上智,又不是下愚,怎么辦?那就得學。所以博我以文,這就是學習的問題,我們要學,要懂。

        但是學也要跟一個老師學,不能學雜了,東聽聽、西聽聽,你增長的只是一些皮毛的常識,可是對老師所說的真義往往就不了解了,甚至不相信。聽得多了,往往會懷疑,為什么?這個人說是這樣,那個人說那樣,到底哪個是對的?心里就起了矛盾。一矛盾,起了懷疑,懷疑把我們的信心就給斷掉了,所以學習一定是要跟著一個老師學。像我自己本人就是個例子,我這種人又不是上根,又做不到下愚,中間叫半吊子,怎么辦?只能博學,博學是跟一個老師學。你看我跟著恩師,從開始聽他的經教到現在十八年,這十八年可以也算得上博學了,老人家講的很多經典我都聽過,選擇法門到底選哪一部?到最近我才心里踏實了。

        從一九九二年,我還在念大學的時候,十九歲,恩師到廣州光孝寺講「阿彌陀經研習報告」,我媽媽帶著我,那是初次認識,開始請他的,那個時候還是錄音帶,還沒有錄像帶,更沒有光盤,就聽這個錄音帶,后來有錄像帶,聽錄像帶,最后聽光盤,聽了十多年。在美國讀書的時候,就常常到達拉斯佛教會去他那個道場親近他老人家。后來畢業了,在大學教書,常常親近老人家。后來老人家提示讓我們到澳洲去,我跟我母親就移民澳洲,來到昆士蘭。在昆士蘭大學教書的同時,常常有機緣跟著恩師身旁學習,老人家帶著我參加世界和平會議,推動宗教團結等等,聽經教基本是每天不斷。后來把工作辭掉,專學了,到現在也是四年了。你看這么長時間的熏修之后,到最后我才了解要一門深入。

        我辭職跟著恩師學的話,那也是學得很多。老人家教我扎根,好,凡是有關扎根的經典,我都認認真真的學,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道經》、《地藏經》、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、《俞凈意公遇灶神記》、《了凡四訓》、《阿彌陀經》、《中峰三時系念》,每一部我不僅聽,我還講過,有的甚至講過二、三遍,到現在已經講了一千三百多小時,包括四書包括,那也算是學得很多了。到最后,現在終于認識到了,要把心定下來。就是到上個月,老人家吩咐我,你現在應該講《無量壽經》了,講就是學習,復講,讓我在香港,定在香港,禮拜一、三、五講國語,二、四、六講廣東話,復講《無量壽經》。老人家不提示,我那個時候還想著要學《華嚴經》,那更廣博了,現在終于定下來了。所以這也是一個過程,我這屬于鈍根,十多年才了解要一門深入,長時熏修。所以四書,我準備把《論語》講完了,我就想著停下來不再講了,后面的《孟子》、《中庸》,以后等我開悟了再講,現在先放下,先求開悟。所以年底把《論語》,這已經開了頭,就得把它完成。完成之后,就干一門,就《無量壽經》學到底。

        「約我以禮」,這一門深入很重要。老人家,你看近期講經的時候,好像我覺得就是對我講的,要一門深入。你看劉素云老師,人家五十五歲才開始學,一門深入,長時熏修,學五年,就三昧了,這都是好榜樣。不過,我現在回頭想想,我也很感恩,過去十幾年那都叫扎根,沒有這個根,也不可能有現在堅定的決心,還是心浮氣躁。所以,扎根教育非常重要。老人家講,先把根扎好,然后你再選擇一門深入。根要是扎不好,你那個一門也學不了,為什么?因為心定不下來,甚至自己的煩惱習氣很多,克制不住,業障會現前,你就學不下去。

        顏子這里根早就扎好了,而且是什么?「廣學原為深入」,這是夏蓮居老居士在《凈修捷要》里面講的一句話,廣學為了什么?為了深入。顏子當時也是這樣,我感覺到我也是走這條路,這個是屬于什么?還不是上上根。你看,即使是顏子這樣的人都不算上上根,他還要博我以文,還得先廣學一下。他不學這么多他不踏實,他心里覺得到底我現在學的,是不是最適合我的?他心里會懷疑,這個難免,知識分子的通病,就是好疑。求學問都是提出問題,再解決問題,所以善于提出問題。善于提出問題就是疑根很重,我自己就是這樣。所以跟著恩師在一起,一坐下來,大家一起聊天的時候,提問題最多的都是我,每次都是我提很多問題?,F在也沒什么問題了,博我以文,你廣學之后,你懂了,沒什么好問了,就干吧!懂了,就得干;不懂的時候,才會提很多問題。當然有問題就得提,沒辦法,你不能把它藏在心里,藏在心里憋在那沒好處,提出來解決,解決了之后要老實真干。

        所以顏子在孔子循循善誘之下,你看他先是「博我以文」,每一樣都了解了,然后選定一個法門,「約我以禮」,一門深入,長時熏修,真叫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,法喜充滿。所以這后面講的「欲罷不能」,這就是法喜充滿的表現,想停都停不下來,為什么?太快樂了。你看,顏回,夫子是贊嘆他「賢哉回也」,顏回真是賢,賢能。賢在哪?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,人不堪其憂,而回也不改其樂,賢哉回也!孔老夫子兩次贊嘆「賢哉回也」,賢哉賢哉!他賢在,在這么苦的生活環境里,還是那么快樂。簞食是吃飯連碗都沒有,拿竹子編成個簍,叫簞食;喝水連杯子都沒有,拿個葫蘆瓢,瓢飲;居住在簡陋的巷子里頭,別人在他這個處境里不堪其憂,不知多憂慮,可是回也不改其樂,這難得,他快樂得不想改變。為什么他這么快樂?因為修道的法喜,天天享受著這種法喜。這個法喜不是從身外物質環境里面所得到的,而是從他內心里面流露出來的,一天一天靈性在提升,超越了物質環境,所以他不以為苦,反以為樂,「欲罷不能」。

        「既竭吾才,如有所立卓爾?!辜冉呶岵?,就是把自己所有的能力都盡到,竭盡全力的來學習,盡心盡力的來學習。顏子很謙虛,「如有所立卓爾」,這個卓是卓然,就是立起來的樣子,所以「如有所立卓爾」,就是「卓然如有所立」的意思。這個立是什么?立下根基。顏子很謙虛,他的根基早就立好了。這個話用在我們身上可以,我們根基還沒有穩固,還要扎根,所以根基立得愈深愈好,愈穩固。顏子這里講,他說,竭盡全力的來學習,希望能夠立下根基,但是「雖欲從之,末由也已」。

        「雖欲從之,末由也已」,就是我還沒有達到究竟,我雖然想要從之,這個從之,就是跟從老師孔子的教誨,我要百分之百落實老師的教誨,不斷的修,可是老師的道太高、太深,我愈努力學,愈感覺到道行之高深,所以「末由也已」,是講猶未至于究竟,末就是無的意思,都沒有達到究竟。這是顏子謙虛的話,當然也是個事實,難得他對自己看得那么清楚,也對自己評估得非常準確,所以他沒有一點傲慢心,他很謙虛。真正謙虛的人是什么?有自知之明的人才會謙虛。那些傲慢的人是沒有自知之明,以為自己了不起,比起圣賢怎么樣?差得太遠了。真的像古人講的,給別人提草鞋的資格都沒有,哪有什么資格來傲慢。你看像顏子愈學,他深入,愈是謙虛,為什么?他更知道自己,他知道夫子之道了,也知道自己的地位在哪,很謙虛,而且很誠懇。這個謙虛不是假惺惺的,明明自己已經達到了這個境界還不肯承認,那是假的。古人講,「當仁不讓」,你是到了這個境界,你不必客氣,你可以承認;沒達到這個境界,你千萬不要自以為是。所以謙虛是誠懇的、是真誠的,是建立在自知之明的基礎上。

        雪公在他的《講要》里面,讓我們參照「里仁篇」里面的一章對照的來研究?!咐锶势故乔懊嫖覀儗W過的,「子曰:朝聞道,夕死可矣」,就是早上聞道了,聞道就是你已經體會得道了,你證道了,這個聞不僅說你聽到了、明白了,還包括你證道了,那才叫聞。像菩薩聞思修三慧這個聞,這個聞是什么?聞即是思,思即是修,不是說我聽了之后,叫聞;聽完之后,回去仔細尋思尋思這是什么意思,那個思;想通了,然后再去修。那個聞思修不是菩薩三慧,那叫凡夫他學習的這種邏輯過程,不是真正的聞思修。真正聞思修是一而三,三而一,同時完成。一聽到就明了,一明了他就做到了,這就是聞、思、修。思是明了,開智慧了,叫思;一聞就開智慧,聞而思;一開智慧他立刻入境界,思而修。朝聞道,他已經證道了,證道了,早上聞道、證道,到晚上死了都無所謂。說老實話,你聞道、證道了,你生死就沒有了,所以夕死可矣,死的是這個臭皮囊,你呢?你沒有生死,你超越生死。夫子他已經超越了,顏回呢?正在超越的過程中,最后他也超越了。這個道,確實是仰之彌高,鉆之彌深,無處不在。

        蕅益大師批注,也批注得非常好。他這個批注叫《論語點睛注》,龍點睛,這一章的經文給你勾勒出一個輪廓,他給你一點睛,整一章都活了。他是這樣講,「此與問仁章參看」,這是蕅益大師讓我們跟「顏淵問仁」那一章《論語》互相參究來看?!墩撜Z》真的是前后這些經文,我們都最好要熟一點,熟了之后,這樣互相參看、對照,你就更能夠體會孔顏心法。他這里講,「此與問仁章參看,便見顏子真好學,又見顏子正在學地未登無學。約我以禮,正從克己復禮處悟來。欲罷不能,正從請事斯語處起手。欲從末由,正是知此道非可仰鉆前后而求得者。兩個我字,正即克己由己之己字。王陽明曰:謂之有,則非有也。謂之無,則非無也?!?/p>

        蕅益大師這段批注,讓我們真的是佩服得五體投地,大師對于儒、佛造詣也可謂是仰之彌高、鉆之彌堅。在他的傳記中我們看到,蕅益大師十七歲就已經得到孔顏心法。他怎么得的?他也是讀《論語》,正好讀到「顏淵問仁」章,他是言下大悟,從此孔顏心法就通透了。儒透了以后,他來學佛,所以在佛的造詣上也是極深,他也是二十四歲開悟,后來專修凈土,成為凈土宗的祖師。其實他的造詣遠不止在凈土而已,他在天臺的造詣,在律宗的造詣,在禪宗的造詣,那都是在當時最高的,所謂儒、教、律、禪都通達。

        我們來看看「問仁」章,「問仁」章是在第十二篇,我們現在是學的第九篇,還沒學到,但是我們先提起來。因為這一篇可以說也是孔顏心法,孔子教給顏回的,蕅益大師在這里開悟,我們也先一睹為快,等到學到那里,我們再詳細的為大家說明?!割仠Y問仁」,顏回向孔老夫子問仁,什么是仁。仁,我們知道是圣人的境界。仁,人字旁一個二字,二人合而為一,這叫仁,一體,那是仁。在禪宗公案里面也有類似的,一個跟「顏淵問仁」類似的公案,我們可以把顏淵問孔子看成一個公案一樣。在禪門里面,我們看到唐朝福州芙蓉山靈訓禪師,他向歸宗禪師請教,歸宗是見性的人。靈訓禪師問歸宗,「如何是佛」,什么是佛。這跟顏回問孔子什么是仁是一個道理,問話都是一樣的。

        底下,「子曰:克己復禮為仁。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。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」??桌戏蜃又v,什么是仁?他不講什么是仁,他講什么是為仁,大家要注意,為仁是達到仁的一種方法。怎么為仁?克己復禮為仁,為仁就是我們要努力去行仁,這是修行的方法,就是克己復禮??擞袃蓚€意思,一個是能的意思,就是能自己復禮,復就是恢復。禮是自性中的性德,仁義禮智都是自性本有的性德,人皆有之,這是孟子講的,人皆有之。怎么樣把它恢復?你首先要有信心,你能夠自己恢復。怎么恢復?第二個意思,這個克字,克服,克服自己的毛病習氣。因為毛病習氣本來沒有,把本來沒有的克服掉、去除掉,你本來有的就現前了,你就復禮了。所以,克己復禮就是為仁的方法。

        底下說得精彩了,「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」,你這一天,你能克己復禮,天下就歸仁了。他不講你自己歸仁,他講天下歸仁,這個味道極深。為什么?你自己克己復禮,天下就歸仁了,為什么?因為自己跟天下是一不是二,所以才講,你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。這一日,不是講昨日,也不是講明日,就是今日,更具體一點,今日今時今刻當下,當下你自己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。為什么?你跟天下不二,你歸仁,天下就歸仁。這個是孔子的心法,顏回得到了??鬃优骂伝剡€沒有完全開悟,再給你補充一句,「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」,為仁這樁事情就由你自己的事情,不是別人的事情,哪里是別人的事情?為什么沒有別人的事情?因為根本沒有別人,只有個自己,整個天下,乃至整個宇宙,就是一個自己,哪有別人?人、我是不二的,自他是一體的,哪里有人?只有個自己,所以為仁由己。

        這個就像禪宗公案里面,靈訓禪師問歸宗,「如何是佛」,歸宗給他答,答什么?「只你便是?!故裁词欠?你就是,你就是佛。這就是為仁由己,就是個自己,哪有別人?這句說下去,這一個轉語,顏回就是言下大悟,開悟了。開悟了,他怎么個表現?古人講悟后起修,所以「顏淵曰:請問其目」,顏回聽明白了,底下就得找個下手處,「請問其目」,目就是眼目,有沒有一個修學的綱領可以給我去下手的?禪宗公案,歸宗點化靈訓禪師,只你便是佛,靈訓就問了,「如何保任」,我明白了,我怎么樣保任?我明白自己是佛,我怎么樣去修行?修行才能保任,要光明白了,會失掉的。這就是顏淵這里請問其目。

        「子曰: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?!怪v了四勿,不符合禮的,不去看、不去聽、不去說、不去做。這個非禮勿動的動,包括我們的身口意,不僅身不動,口不講,連心都不能去想,起心動念也是動,非禮勿動。凡是不符合性德的,與性德相悖的,不去想它,更不要去做。這正如禪門公案里面,靈訓問如何保任,歸宗給他回答:「一翳在目,空華亂墜」。這個翳就是眼里頭的障礙,我們說白內障那種就是翳,上面一個「殹」,底下一個「羽」字那個「翳」。有一個小障礙物,一個砂子什么的在眼里頭,你會覺得空花亂墜,你就看到好像眼前就是一片花了,實際上那個花是妄想,不是真有花,是你的感覺。這個一翳是什么?障礙你性德的障礙物,那是非禮的東西。把那非禮的東西全部除去,就是這里講的「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」,這就是保任,孔子教顏回下手處?!割仠Y曰:回雖不敏,請事斯語矣?!诡伝芈犆靼琢?,他自己說,「回」就是自稱,我雖然不聰敏,但是我要依教奉行?!刚埵隆?,事就是奉行,「斯語」,就是孔子這個語言、這個教誨,我要依教奉行。就好比靈訓聽到歸宗給他開示完了,他就禮拜,禮拜頂禮而去。去什么?依教奉行。所以從這里看到,顏子真正好學,悟后起修。

        所以蕅益大師講,「此與問仁章參看」,就跟這一章對照來看,「便見顏子真好學,又見顏子正在學地未登無學」,顏子還沒有成功,無學就是畢業了,沒得好學了。在佛法里講,無學是阿羅漢的境界,小乘無學。大乘無學,那就不得了了,那是佛圓滿果地。他這里還沒有登小乘無學,還沒有放下執著,還有一點見思煩惱,還在學地。所以他在這里講,「既竭吾才,如有所立卓爾。雖欲從之,末由也已」,這是他還在學地?!讣s我以禮,正從克己復禮處悟來?!鼓憧?,剛才「問仁」章里講的克己復禮,他聽到夫子講克己復禮,他真干。他開悟了,就是真干,沒有真干,就是沒開悟?!赣T不能,正從請事斯語處起手?!拐埵滤拐Z,就是老實、聽話、真干,不間斷、不夾雜、不懷疑,這是欲罷不能?!赣麖哪┯伞?,就是「雖欲從之,末由也已」,「正是知此道非可仰鉆前后而求得者」。仰鉆,「仰之彌高,鉆之彌堅,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」,這都是向外攀求,六根向外攀緣,道不在那。道在哪?反觀自性,回頭是岸,一回頭就得到。所以從這一章我們看到,顏子還沒有完全回頭,還沒有見自本心,明自本性。但是,他至少懂得了那個方法。這里講的兩個我字,就是「博我以文,約我以禮」這兩個我字,「正即克己由己之己字」,就是「問仁」章里面的「克己復禮」、「為仁由己」這個己字一樣的道理。這個己是什么?就是天下就是一個自己,沒有別人。

        后面引王陽明先生,這是明朝的大儒,他說,「謂之有,則非有也。謂之無,則非無也」。這里有是什么?「如有所立」這個有。謂之無,是「末由也已」,這個末就是無的意思。說有,就不是真有;說沒有,又不是真沒有。這是什么意思?真道是妙有非有,眼前看的一切相,那是假相,那叫妙有,不是真有。道是真空,真空又不是真的無。所以夫子見道了,他不離真空,又不妨礙妙有,他這個道叫無功用道,不起心、不動念而用道,稍一想著力,就見不到道了。所以為什么顏回說「既竭吾才」,我盡力的去做都見不到,就是不能盡力,這里是著力不上。顏子很難得,至少他懂得了孔子的這個境界,雖然沒有到這個境界,可是至少他明白了夫子的境界,他要去模仿,他要去學習。

        我們來看江謙先生的補注,他說到,「一切眾生,真如本性,無量無邊,不生不滅,豎窮三際,橫遍十方」。我們先看到這里。江謙先生他的補注是將蕅益大師的意思進行了開解和發揮,完全把《論語》當中這個教導提升到大乘佛法。儒釋道三家都是中國傳統文化,都是相通的,絕不會相違背,只是各人見地高低不同,所以他解悟的深淺就不一樣。對于一個能夠圓解儒釋道的人來講,這些意思完全都是圓融的,所謂是「圓人說法,無法不圓」。我們學《論語》之所以采用蕅益大師的批注,正是因為如此,蕅益大師是圓人,真的是對佛法是圓解圓修,所以他的見地可以說比任何一位先儒都要高,比朱熹朱夫子高出很多。江先生是師承蕅益大師的,他的批注可以說是他學習蕅益大師批注的一個心得,可以做為我們重點的參考。

        他一開頭就說「一切眾生,真如本性」,直指我們的本性,這真如本性,一切眾生本自具足,每一個人都沒有缺少,佛有真如本性,我們也有真如本性,而且在真如本性上來講無二無別。真如本性這里講到「無量無邊,不生不滅,豎窮三際,橫遍十方」,這是它的相,有體必定有相,相是無量無邊,而且一切宇宙萬事萬物都由真如本性出生的,本性是源頭,流出宇宙萬法。我們看到整個宇宙這么多的星系、星球,這么多的生命、現象,完全是真如本性所生所變的,因此講「無量無邊」。這個無量無邊是真實的無量無邊,不是個形容詞,就是整個宇宙都是由真如本性所生的。所生的這些現象有生有滅,像我們人有生老病死,萬物有生住異滅,山河大地、星球有成住壞空,這些都是生滅的現象。

        但是這些生滅的現象當中,有不生不滅的,那就是這個本體,真如本性是不生不滅的。這個不生不滅的本體產生、出生了這些能生能滅的現象,能生能滅的現象就叫假相,為什么?凡是生滅的都不是真的,真的是不變的。像我們這個身體,這不是真的。真的東西是什么?那是永恒不變的。所以千萬不要把這個身體誤認為是自己,你要是把它誤認為是自己就錯了,那叫自尋煩惱??吹竭@身體老了、病了,你就在那煩惱、在那憂慮,這個完全沒必要,它不是自己,它也不是真的。甚至現在量子力學的物理學家們告訴我們,它根本不存在,它純粹是一個妄相、幻相,是由這些分子、原子組合而成的這么一個形體,而分子原子最終極的就是由振動產生的,這個只是振動的一個幻相,什么都沒有,只是一個動所產生虛幻的一個相而已。這個相看起來有生有滅,實際上生滅的也不是真的,真的是不生不滅,那是真如本性。所以覺悟了之后,我們要從假的幻相那里回頭,回歸到真的本性上。

        「豎窮三際,橫遍十方」,這是講宇宙現象。三際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這是時間上講;十方是空間上講,也就是說,真如本性遍滿一切時空。為什么遍滿?因為一切時空、一切現象都是真如本性那里變現出來的。我們怎么能夠在這一切現象當中去見到真如本性?首先我們要有理解、解悟,解悟什么?這些現象確實由真如本性所生,因此真如本性的功能遍布在一切現象當中,這個功能是什么?見聞覺知?,F在我們都知道,一切有情的生命都有見聞覺知,像我們人有見聞覺知,我們的眼睛之所以能看,是因為真如本性的作用,能見的功能跟我們眼根結合起來,就產生了我們能見的這種功能。如果說只是眼根能見,可以不需要真如本性,它都能見的話,試問問,一個死了的人,他的眼珠能不能見?所以說,我們自己能見,是因為真如本性在作用。但是我們這個作用把它扭曲了,變成什么?變成識,把性扭曲成識,這個識在眼睛上講叫眼識。我們眼睛看到外面的事物,落下一個眼識,這個眼識是通過自己分別執著之后,構成的這么一個印象??墒?,它的本體是因為有真如本性能見的作用。一切動物牠們的眼根都能見,植物、礦物能不能見?實際上也能見,因為真如本性是遍一切處。

        現在日本科學家江本勝博士證明了這一點,他證明出來水也能見。水結晶它能夠讀得懂人類的文字,它怎么讀?當我們用好的語言,把標簽貼在水的試管上,它的結晶就很美;如果用不好的語言,像「我恨你」、「討厭你」,這個語言貼在水的試管上,它的結晶就很丑陋,它有反應。這說明它也有見聞覺知,只是它的見聞覺知沒有帶著分別執著,不像我們眾生,這些有情眾生都有分別執著,把見聞覺知的功能就轉變成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了。但是不管你有沒有去改變它的功能,就是不管你會不會有妄想分別執著,真心本性見聞覺知的功能是永恒不變的,所以整個宇宙一切的現象都有見聞覺知。

        水有見聞覺知,石頭有沒有?一樣會有。在佛法里面你看有一個公案,叫「生公說法,頑石點頭」,他說法說得很真誠,對誰說?對石頭說,沒人聽他法,他只好對石頭說,石頭都能點頭?!刚\之所至,金石為開」,古諺語說的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所以這句話對我們這些弘法的老師來講是很大的鼓舞,到哪里,沒人來聽沒關系,對著桌椅板凳,現在好,現在對著攝影機,不過現在還沒說得它們點頭,真誠還不夠。但是如果你真誠心夠了,真的會點頭、會感動,為什么?因為萬事萬物都有見聞覺知,你能感,它就能應,這是真如本性本有的能力,這個能力是不生不滅的。

        就好像當年《楞嚴經》楞嚴會上波斯匿王他覺得自己天天在衰老,很憂慮,佛就給他開導,你這個身體是在老化,但是你身體里有一個不會老化的、不生不滅的真如本性。他用眼根做為例子,他說你的眼在三歲的時候能見恒河,這是能見,這個見是真如本性的作用,當然也有你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,把所見的變成眼識了。當你十三歲的時候,你也能見;二十三歲的時候也能見;到現在你六十二歲了,你還是能見,只是眼睛現在有老花了,看不清了,器官功能萎縮,但是你能見的性沒有變化,那個能見的性是不生不滅的。即使是你眼睛瞎了,你還是能見,見什么?你見到一團漆黑,一團漆黑就是你的所見,并沒有說你不能見,你那個能見的性是不變的。說到這里,波斯匿王他就理解了,他覺悟了,心生歡喜了,知道原來真正的自己是不生不滅的,不要為這個生滅的假相所煩惱。

        所以真正孔子講的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」,你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,你也就不會畏懼死亡,為什么?你不會死,你不生不滅,不生不滅的你才是真正的你,會生滅的你不是真正的你。就像你的一件衣服一樣,穿了幾十年,可以把它脫下來燒掉,再換一件新衣服。這個道理明白了,叫解悟。解悟就很難得了,你至少不會有恐懼心理了,你不會害怕死亡,因為你知道根本沒有死亡,死亡只是你的一個假相,你的一個誤會??墒墙馕?,你要超越生死,還得要證悟。證悟是什么?你要放下,放下什么?妄想分別執著。生死怎么來的?因為有執著就會有生死,不管你執著什么,只要有執著就有生死。六道輪回是執著變現的,所以先要放下執著,學著對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不要執著,什么都好。

        像弘一大師到晚年真正放下執著了。他年輕的時候很執著,人家來找他約會,說好八點鐘見面,人家晚一分鐘,他不開門、不見人;提早一分鐘,他也不開門,一直到八點正,他才開門。你看這執著,執著什么?執著時間,時間是壽者相,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四相里面這是壽者相。非常準時的人,要注意不要執著。當然不是說讓你不準時,準時還得準時,但是不要去執著。要在一切境緣當中恒順眾生、隨喜功德,人家要是準時,我們要遷就他、恒順他,我們也要準時??墒俏覀儨蕰r,他不準時,你可別生煩惱,你生煩惱就說明你有執著。弘一大師到晚年,人家請他吃飯,菜里面放鹽放多了,很咸,他說「沒關系,咸有咸的味道」。第二天鹽放少了,「沒關系,淡有淡的味道」。咸淡一味,都是好味道,這沒有執著了。

        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,日日是好日,時時是好時,把分別執著放下,從這里學起,在一切境緣當中不生煩惱,這樣你才能超越生死,這是證悟。所以進而把分別放下,把妄想也放下,你就真正證得真如本性。證得真如本性,這就是成佛了,那個境界是不僅沒有分別執著,連起心動念都沒有。沒有起心動念,但是又能恒順眾生,眾生應以什么身得度,他就現什么身而為說法。他只是一個應,眾生有感,他來應,他自己絕沒有想到我怎么樣去度眾生,沒有這個念頭。

        昨天有一位同修跟我談到,說他一心一意想求往生,求往生,因為現在災難很多,趕快求往生。但是,他說如果我跟這眾生,看到眾生需要我,我還是可以留在這世間幫助苦難眾生。我說你這樣的想法錯誤。他說怎么錯誤?我跟他講,要不要留下來,你不需要自己想。你說我要看到這些眾生跟我有緣,他們需要我幫助,我就留下來幫助他。你動這個念頭,你還是沒舍得、沒放下,這你是執著。當然這個執著是好的執著、善的執著,將來能往生人天善道,能不能往生凈土?不一定。往生凈土是徹底放下,好事不如無事。那怎么辦?眾生要救怎么辦?眾生如果跟你有緣,你自然走不了,不是你想留的,你是自然走不了,你要留下來度眾生。你自己心里面念念求往生,希望早點走?,F在這一天走不了,這一天走不了,當然就好好的為眾生服務,做度眾生的工作。是不是你想留?不是你想留,是因為你跟這個世間還有緣,緣盡了你就離開,不是你想的,你只會隨緣就行了。你要想,說明你還有控制的念頭,把那一絲毫控制的念頭、執著的念頭放下,你的心就真正清凈了,你真的是決定往生。這一個現在的身,就是有余涅盤,身體還沒走,叫有余,還剩余這么個身體,但是你心已在涅盤上,涅盤是沒有煩惱,心已在極樂世界了,極樂世界就是涅盤境界。你看,這多自在,真正是對于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了。這里江謙先生給我們說到真如本性的樣子,讓我們去體會。

        底下說,「故仰之彌高,鉆之彌堅,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」,這就是為什么顏子說這四句,顏子至少他明白了真如本性的樣子。所以這四句,『仰之彌高,鉆之彌堅』這四句,表面上看,好像是顏子稱贊夫子之道,實際上夫子之道就是真如本性。夫子證得了,顏子還沒證得,但是他有解悟,他明白了。解悟之后,剩下是證悟了,解悟就了不起了。他明白什么?真如本性無所不在,愈往上看它愈在上面,超過你眼所見的范圍。確實,真如本性你沒辦法用六根緣得到,你愈看愈遠,可是它在什么地方?在你看不到的地方,仰之彌高,眼見不到,耳聽不到,鼻嗅不到,舌嘗不到,身觸不到,連你的意都想不到,非六根能緣到的境界,真如本性。六根所緣到的最究竟的、最極處,就是阿賴耶識,可是真如本性緣不到,因此講「仰之彌高,鉆之彌堅」。

        那你怎么樣才能夠證得真如本性?你把六根收回來,不要向外了,你都攝六根,回歸到自性上來,你就能夠見到了。在《楞嚴經》上觀世音菩薩給我們表演的,「反聞聞自性,性成無上道」,觀世音用耳根,他不去聞外面的聲音,他反聞,往自性中去聞,這是把耳根收回來。用耳根做代表,我們六根都要這樣收,眼不要去看外面的,要反觀觀自性。鼻呢?鼻子不要嗅外面的味道,要反嗅嗅自性;舌不要嘗外面的味道,反嘗嘗自性,把六根都收回來,這叫都攝六根。大勢至菩薩跟觀世音菩薩,他們都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左右手,西方三圣,大勢至菩薩跟觀音菩薩用的法門,其實是異曲同工。你看大勢至用的是「都攝六根,凈念相繼」,凈念是什么?就是一句阿彌陀佛,這是凈念。阿彌陀佛是什么?阿彌陀佛就是自性德號,它就是代表自性。所以你把六根收攝回來,一句佛號,凈念相繼,不懷疑、不間斷、不夾雜,這是相繼,凈念相繼,這就是反聞聞自性。為什么特別用耳根這個聞?因為我們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,因此觀世音菩薩在六根當中為我們揀擇耳根。

        這兩個菩薩他們的法門,我們合在一起用。我們都攝六根怎么都攝?你能攝住自己的耳根,那你六根就攝住了。攝就是集中、專注。所以念佛該怎么念?最重要的是聽自己念佛,都攝耳根,反聞聞佛號,這就是反聞聞自性,不要聞外面的聲音,外面誰在說話,誰在敲打法器,甚至別人念佛,念佛機念佛那個佛號我們都不要去理會,就聽自己念佛,這是反聞聞佛號。佛號從自己自性中流出來,你又把它聽到自性當中,聽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如果你聽不清楚,說明你在打妄想了,你沒有都攝耳根,你沒有都攝耳根,你也就沒有辦法都攝六根。所以兩位大菩薩方法一合起來,再加上中間阿彌陀佛,這西方三圣全了。反聞聞自性,就是反聞聞阿彌陀佛。自己能夠聞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才能聞到你在念佛,自己神不守舍,在打妄想,就像夏蓮居老居士講的「己尚不聞佛豈聞」?你自己都沒有聽到你自己念佛,你想阿彌陀佛怎么會聽到你念佛?這個方法最妙。

        在日常生活二六時中,一句佛號不令間斷,怎么不間斷?二六時中都聽到自己念佛聲,你可以不出聲念佛,但是你還是能聽到自己念佛,聽什么?心里的聲音,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,這四個字清清楚楚、歷歷分明。你這個功夫就成片了,你成片就叫念佛三昧,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,你就一定能見性。念到什么時候見性?你不要去管,你想什么時候見性,完了,這就是妄想,這就是夾雜,把三昧功夫破壞了。直念去,不管它,管它什么時候見性,一直念下去,念到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自然脫落了,那是自然的,水到渠成的,你就自然見性了。所以在這個境界上用功,用力不得,只能夠自自然然,用力就用力在念佛上,不能夾雜其它的念頭。所以「仰之彌高,鉆之彌堅」,這里給我們提示的深義?!赫爸谇?,忽焉在后』,這是前后左右無不是道,那是到了什么?已經念到心空了,佛號也忘了,能念、所念都脫落,能念的是自己的心,所念的是這句佛號,能念所念沒有了。這時候一看,原來我們這個境界就是極樂世界,原來自己就是阿彌陀佛,能念的是阿彌陀佛,所念的是阿彌陀佛,能所不二。不僅自己是阿彌陀佛,你看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皆是阿彌陀佛,就是這個境界。

        下來說到,「博我以文,知真如之不變而隨緣。約我以禮,知真如之隨緣而不變」。真如本性是不變隨緣,隨緣不變,不變是在體上講,隨緣是從相上說,隨一切相的緣,隨一切眾生的緣。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現象,它是廣義的,就是一切的現象都是眾生,相上講廣博。菩薩不僅要證得自性般若智慧,還要修后得智。自性本有般若智慧叫根本智,你證得真如,根本智得到了,后得智也得到。后得智是了解宇宙一切現象,就是了解,怎么了解?隨緣了解,隨一切現象你都能夠了知,了知同時你又不變,心還是空寂不動的。所以講到博,博我以文,從相上講的,廣博的;從體上講是講約,簡約,簡約就是一,萬法歸一,所以它又是不變。

        「未來無盡,我愿無盡,故欲罷不能」,這是菩薩大愿,盡未來際,無盡的未來,廣度一切眾生,眾生不盡,我誓不成佛,所以叫欲罷不能。就像地藏王菩薩一樣,眾生度盡了,才方證菩提。這個話在理上講,確實如此。理上講怎么講?只要你眼中還有一個眾生存在,你確實不能成佛,一定要你眾生都盡了,怎么叫盡?都成佛了,你才能成佛。這個道理也不難懂,譬如說,當我們覺得一個人是好人的時候,他對我來講真是好人。如果一個人對我來講,我看他是壞人,整天猜疑他,他對我就真的是壞人。

        我常常講這么一個小故事,在一個都市里面,一個年輕的女子,她是個白領階層,上班的,租了一個公寓搬進去,發現她的鄰居,一個單親的母親帶著幾個孩子,家里比較窮。這個女子就擔心這家窮人可能會來占我的便宜,所以就不跟她來往、不跟她打交道。結果有一天晚上,這個大樓里忽然停了電,高層公寓一停了電就一片漆黑,這個年輕女子一個人在家里覺得心里有點發毛。忽然聽到有人敲門,她更加的毛骨悚然了,然后就問「誰呀?」門外一個孩子的聲音回答說,「姐姐,我媽媽來問妳有沒有蠟燭?」這個小孩原來是鄰居家的孩子,這個女子心就比較定一點,不是壞人。但是轉念又一想,這個家怎么窮得連蠟燭都買不起?黑燈瞎火的向我來討蠟燭來了,于是就非常粗魯的跟他回敬了一句:「沒有!」結果門外那個男孩又繼續說,「姐姐,我媽媽知道您可能沒有蠟燭,讓我跟您送兩根來」。這個女子聽到之后,一下子就覺得非常的羞愧,這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嗎?人家是給你送蠟燭的,妳卻以為別人來討妳便宜,還不給人家,你看看!所以這女子覺得非常慚愧,表示懺悔,從此就跟這一家人結成了好朋友。

        所以你看這個女子,她眼目中一開始看這個家,帶著那種猜疑、防備,看到好像都是不正經的家庭,看到好像常常想要來占我便宜的,所以跟它離得遠遠的。當念頭一轉過來,這一家人就是好人了,實際上那一家人有沒有好和壞?好和壞都在這個女子自己心上,她的分別而已。所以我們要是學會了看一切人都是好人,那他們都是真的好人,他對我是好人。他明明是來害我的,也是好人嗎?也是好人,你不要想著他是害你,你想著他是害你,那你肯定是心里去找一些證據來證明他來害你,那他真的就在害你了。他來害你,你還是把他當作好人,沒有想到他在害你,沒有想過他是壞人,他對你就是好人。這就是佛法里講的,「一切法由心想生」,你為什么想他害你呢?為什么不想到他來給你消業障?他是來有恩于你,是你的恩人,不是你的敵人。是敵人還是恩人,是你自己心想出來的。所以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得,我們存心就知道該怎么樣去存心,看人人都是好人,事事都是好事,什么事都是好事。

        打個比方說,忽然今天天氣轉涼了,打個噴嚏,有的人他會想,我打噴嚏是不是感染病毒了?現在流感病毒很嚴重,什么禽流感、豬流感,我可能是不是遭上了?這么一想,又打一個噴嚏,心就更慌了,完了,今天打噴嚏,明天恐怕就喉嚨痛。因為我一般都是一著涼就喉嚨痛,喉嚨痛完了,肯定就到我胸部發悶,胸部發悶之后肯定就發燒,第三天發悶,第四天發燒,第五天恐怕我就不能工作了,我就得休息了。到第六天要是過不去,那恐怕真的就是感染上禽流感了,我就完了。你看,才打了一個噴嚏,這個妄想就已經牽引到第五天以后你躺在床上動不了那種情形。你這么一想會不會成就?真的會成就。你干嘛這樣折磨自己?為什么不往好的地方想,我打個噴嚏沒啥,不會有什么事情,再加上念阿彌陀佛,更不會有事。你這樣想著沒事,真的就沒事,病也是你想出來的。所以你看看,劉素云居士,她得了紅斑狼瘡,她沒把這個病放在心上,這是絕癥。她認識的人得了紅斑狼瘡都死了,她還當沒事,就念佛,念了幾年念好了,現在一點事都沒有了,意念的力量太厲害了!看你怎么用。所以為什么不把人人都想著是好人,事事都想著是好事?這你才是對得起自己,那你的心就好,因為你心只裝著好人,只裝著好事,只有對人的感恩,你不會看別人不順眼,你不會心里面有不滿、有煩惱,你沒有這些。

        這個道理你懂了,再進一步,看一切人都是菩薩,這是印光大師講的,看一切人都是菩薩,你自己不知不覺也成菩薩了,為什么?你是菩薩心,你心里都裝的是菩薩,除了菩薩以外沒有別的人,你已經是菩薩心了,你就成菩薩了。如果你見一切人都是佛?那恭喜你,你成佛了。你除了佛以外,你沒有別的眾生,你這個時候就成佛。所以成佛怎么成的?見一切眾生皆是佛,你就成佛了。這就是我剛才講到的,「眾生度盡,方證菩提」,就是這個意思,在理上講就是這個意思,不難懂。什么時候眾生度盡?你看一切眾生都是佛,不是眾生度盡了嗎?那你就成佛了,那是同時成佛的。你如果看到還有一個眾生沒成佛,對不起,你還沒成佛。你要看到一切眾生都成佛了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,這時候你就成佛了。所以你成佛不是自己成的,你是跟一切眾生同成佛道,全是往自性中求。

        所以你這才明白,為什么《金剛經》上講,佛度盡一切眾生,無量無邊一切眾生已,令一切眾生入無余涅盤,得滅度已,而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。我度盡一切眾生,為什么說我沒有一個眾生得度?因為什么?眾生本來是佛,你現在看到,你現在看到真的眾生本來是佛,難道是我度的嗎?不是我度的,他本來就是,跟你度不度沒關系。所以就是實無一眾生得滅度,他本來就是圓圓滿滿的佛,只是你有妄想分別執著,你看到他們不是佛。你看到他們不是佛,所以你發心度他們。等到你把他們度成佛了,你一看,根本不是你度的,他們本來就是佛,實際上是他們度你,不是你度他們。所以這是佛講的真實境界就是這樣,度盡一切眾生,實無一眾生得度,全是自己轉觀念,只是你自己在迷的時候你看到有眾生,覺了之后,沒有眾生,只有佛,只在覺迷而已,只因一念覺悟和迷惑這個差別,哪有圣凡之彼此?所以當我們看到有眾生,我們發大愿,發慈悲愿要去度,欲罷不能。等到看到一切眾生得度了,這就罷了,停止了。這個停止不是說什么都不做,還是在度眾生,但是他存心不一樣,他不是在度眾生了,他是在供養諸佛。這是普賢大愿「禮敬諸佛,稱贊如來」,供養一切如來,在他的眼中沒有眾生,只有如來。所以還是沒有休止的。這種也不是自己起心動念,要去做什么事,都是什么?隨感隨應。

        所以你這才明白,為什么《金剛經》上講,佛度盡一切眾生,無量無邊一切眾生已,令一切眾生入無余涅盤,得滅度已,而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。我度盡一切眾生,為什么說我沒有一個眾生得度?因為什么?眾生本來是佛,你現在看到,你現在看到真的眾生本來是佛,難道是我度的嗎?不是我度的,他本來就是,跟你度不度沒關系。所以就是實無一眾生得滅度,他本來就是圓圓滿滿的佛,只是你有妄想分別執著,你看到他們不是佛。你看到他們不是佛,所以你發心度他們。等到你把他們度成佛了,你一看,根本不是你度的,他們本來就是佛,實際上是他們度你,不是你度他們。所以這是佛講的真實境界就是這樣,度盡一切眾生,實無一眾生得度,全是自己轉觀念,只是你自己在迷的時候你看到有眾生,覺了之后,沒有眾生,只有佛,只在覺迷而已,只因一念覺悟和迷惑這個差別,哪有圣凡之彼此?所以當我們看到有眾生,我們發大愿,發慈悲愿要去度,欲罷不能。等到看到一切眾生得度了,這就罷了,停止了。這個停止不是說什么都不做,還是在度眾生,但是他存心不一樣,他不是在度眾生了,他是在供養諸佛。這是普賢大愿「禮敬諸佛,稱贊如來」,供養一切如來,在他的眼中沒有眾生,只有如來。所以還是沒有休止的。這種也不是自己起心動念,要去做什么事,都是什么?隨感隨應。

        所以「全性起修,故曰既竭吾才不可謂無」,全性起修,性就是真如本性,你完全明了了,一切法由真如本性所生,你在這樣明了的基礎上,這樣覺悟的基礎上起修,你開始修。所以你所修的,全在性上,全性起修,全修在性。自度與度他不二,為什么?因為你明了自他不二,修自己也是度眾生,度眾生也是修自己,這是全性起修,性修不二。所以你很努力的去做,「既竭吾才」,這是盡心盡力去度眾生,但是心里沒有執著,沒有我相、沒有人相、沒有眾生相、沒有壽者相。沒有想到是我在度眾生,你有我相;度的眾生是人相、眾生相;度無量無邊的眾生,歷無量無邊劫,這是壽者相,這四相都得放下,盡心盡力,確實心里一點分別執著都沒有,心地清凈。所以「既竭吾才不可謂無」,因為你不著于空無,所以你盡心盡力度眾生。

        「故如有所立卓爾,不可謂有」,如有所立,是你修行功夫增上,你在廣度眾生,你立定了修行的根基,如有所立卓爾,是卓然有所立、有所成就了,但是不可謂有,有沒有?沒有成就,你要有成就這個念頭,你就沒有成就。一定要做到三輪體空,所謂我在度眾生,眾生在被我度,我用什么方法度,這個三輪都得空掉,不要有這個念頭,一味做去。就像我們念阿彌陀佛似的,我們念阿彌陀佛就老老實實念,不要刻意說是我在念佛,我在念這句阿彌陀佛的時候,阿彌陀佛在那里跟我感應道交;我什么時候能往生,念到什么時候功夫成熟,什么時候成片,一心不亂,那時候阿彌陀佛就會來接我。念佛的時候,不要有這些念頭,就是老老實實聽自己念,聽得清清楚楚就可以了,再多的一個念頭都叫妄念,這叫老實念。不要有懷疑,念到自然功夫成熟的時候,佛就來接引,那時候你不用去預期,也不是你能預期得到的,真正是水到渠成,功到自然成的。

        下面又說,「故雖欲從之,末由也已」,這里你要有一個欲,有要想怎么樣達到自己的修學目標,那就不究竟,你的功夫就不會很高?!改┯梢惨选?,末就是無,「末由也已」就是你不會達到究竟。所以要把「雖欲從之」的欲也放下,這是真正老實,心里什么都不想,就是一句佛號。夫子在《論語》當中講「念仁」,仁愛的仁,仁就是佛,仁是慈悲,佛是什么?佛是真誠、清凈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所以念仁就是念佛,念佛也是念仁?!墩撜Z》上講,「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于是,顛沛必于是」?!附K食之間」,就是吃一頓飯的工夫,這么短的時間,都沒有違背仁的心?!冈齑巍沟臅r候,就是你很忙的時候,你不會退你的仁心?!割嵟姹赜谑恰?,顛沛是你很多挫折,經受苦難的時候,顛沛流離,你的仁心也不會減退,這就是功夫成片,一味的。念佛也能念到這樣,你要能念到功夫成片,不僅說無終食之間違仁,沒有一秒鐘違背你的念佛心,你功夫就成片了。造次必于是,顛沛必于是,不管什么樣的境界來,順逆境界都隨它去,佛號始終不停,你這是真正功夫成片。再進一步,就是一心不亂。一心不亂,事一心相當于阿羅漢果,你出三界了;理一心相當于禪宗明心見性,你成佛了。所以念佛就是把孔顏心法落實。我們怎么做?孔子顏回他這些方法、這些原則理論我們懂了,但是方法怎么做?我們總覺得不踏實。念阿彌陀佛踏實,又簡單、又容易、又方便,佛號誰不會念?四個字,你要想多念兩個,念六個字也行,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可以,「阿彌陀佛」也可以,一直念下去,念到功夫成片,孔顏心法你全貫通了。

        下面說「夫子之道之妙,即各各本具之真心也」,這是顏回贊嘆夫子之道,實際上就是贊嘆各個人本具的真如本性、真心,人人分上本有?!阜穷佔又茖W,烏能知夫子之善誘乎」,如果顏回不是真正善學、好學,他不可能觀察得這么細致,他怎么能夠知道孔老夫子循循善誘這里頭深刻的意義和內容?善誘,你看看,這一章就告訴我們,他的善誘不僅是他有好的方法教導我們,他自己表演出來,顏回看明白了,所以在這里極力的贊嘆夫子,夫子之道的高深,而又循循善誘。

        這使我們也想到《金剛經》上世尊每天為弟子們的表演,跟夫子沒有兩樣。你看世尊,這經上一開頭講,世尊每天依舊是這樣的生活,到時間的時候,入舍衛大城乞食,他的工作是乞食,乞食是為什么?跟眾生結法緣,因為向眾生乞討,別人給他飯,這是施食,佛必定是回報以法,給他說法,施法,所以乞食也是度眾生。你看佛每天出去乞食,依次第乞已,乞食只能乞七家,第一家不給,到第二家,第二家還不給,就到第三家,最多不能超過七家。如果七家都不給,今天就不吃了,那就回到僧團,別人乞多的,他可以分一點。因為僧團里面,當時佛帶著一千二百五十五位常隨弟子,大家乞來的混在一起,平均分配,真是共產主義。世尊次第乞已,然后還至本處,回到自己的居所,他的居所是大樹之下,樹下一宿的?!赶醋阋?,敷座而坐」,上了法座,他的法座就是一個草團,哪有像我們現在有個課堂這么好,還有攝影棚,什么都沒有,在大樹下一坐,開始講經說法,教化弟子。每天都是這個工作,天天如是,表演了幾十年。

        終于這一天,須菩提尊者,這是世尊弟子當中解空第一的,他看明白了。就像顏回忽然有一天看明白孔子,就贊嘆孔子循循善誘,須菩提贊嘆佛什么?他是感動得涕淚交流,贊嘆世尊,說世尊善付囑諸菩薩,付囑就是教導,善于教導諸位菩薩,菩薩是佛的弟子。這跟顏回一樣,他看明白了,須菩提也好學,看到世尊這樣的表演,終于看明白了,體會到世尊的道也是「仰之彌高,鉆之彌堅。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」。須菩提他理解了、開悟了,然后向世尊請教。他請教兩個問題,第一個是「云何應住」,第二個是「云何降伏其心」。說我們心應該住在哪里?這個住不是身住在哪,是心住在哪?!冈坪谓捣湫摹?,就是我們怎么樣降伏我們心中的煩惱。世尊就應須菩提尊者的請問,講出一部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,發起的因緣,跟顏子評論(就是贊嘆)他老師,是一樣的。

        須菩提善學,顏子也是善學。這么多弟子里面你看,就是顏回他能說出這樣的話,說夫子循循善誘。世尊也是,這么多的弟子,只有須菩提能夠說出來,世尊善付囑諸菩薩。所以不是善學,怎么能看出老師的善誘?從這里我們要看到,什么叫好學,什么叫善學?善學不是說我就每天聽老師講課,更重要的是你觀察老師,你在身邊仔細觀察他一舉一動,體會他的存心,體會他的道,道在哪?道無所不在,道就是生活。所以世尊每天都是如此生活的,天天如是,別人看不出來,須菩提看了幾十年終于看出來了,道原來不可須臾離也,不離開我們的道,不離開我們的生活,大道就在平常日用當中。那我們具體怎么落實?在日用平常保持我們的真誠、清凈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的存心,待人處事接物都不要丟掉這個心,不忘失這個心,你就在修道,這個心就是性德。要是忘失了這個心,即使是做了好事,都變得不好了。

        有同修昨天還問我,說我很想幫人,但是看到別人不理解我、不聽我的,我心里就很生氣、很煩惱。我說你這個心就失掉了真誠、清凈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了,你幫人也不是幫人了,好事也不是好事了,為什么?自己都生煩惱,自己都幫不了自己,你怎么能夠幫助別人?自度度不了,你怎么能度別人?佛講的,不能自度而能度人者,無有是處。什么叫自度?你能保持真誠、清凈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這是自度,自度同時你就能度人,這是我們平時用功,要這么用,這是我們老師的心傳。

        【評析】

        顏淵在本章里極力推崇自己的老師,把孔子的學問與道德說成是高不可攀。此外,他還談到孔子對學生的教育方法,“循循善誘”則成為日后為人師者所遵循的原則之一。

      注釋出處
      [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.fragilecpr.com]

        喟:音kuì,嘆息的樣子。

        彌:更加,越發。

        鉆:鉆研。

        瞻:音zhān,視、看。

        循循然善誘人:循循然,有次序地。誘,勸導,引導。

        卓爾:高大、超群的樣子。

        末由:末,無、沒有。由,途徑,路徑。這里是沒有辦法的意思。

      用戶評論
     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      國學經典推薦

      顏淵喟然嘆曰:“仰之彌高,鉆之彌堅,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。夫子循循然善誘人,博我以文,約我以禮,欲罷不能。即竭吾才,如有所原文解釋翻譯

     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      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fragilecp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      桂ICP備2021001830號

     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,军人野外吮她的花蒂,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一,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
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  2.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