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•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
    1. 傳播國學經典

      養育華夏兒女

      曾子曰:“以能問于不能,以多問于寡;有若無,實若虛;犯而不校。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?!?/h1>
      作者:佚名 全集:論語名句 來源:網絡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曾子曰:“以能問于不能,以多問于寡;有若無,實若虛;犯而不校。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。”

      關鍵詞:論語,泰伯第八

      解釋翻譯
     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曾子說:“自己有才能卻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,自己知識多卻向知識少的人請教,有學問卻像沒學問一樣;知識很充實卻好像很空虛;被人侵犯卻也不計較——從前我的朋友就這樣做過了。”

        這一章記錄曾子講的話,有好幾條。這一章是曾子贊嘆他的一位老友的德行,這個老友是誰?在批注里面講,實際上是講顏回。顏回和曾子都師從孔子,顏回是復圣,曾子是宗圣,所以他們都是圣人,當然功夫、境界比孔子還要差一等,孔子是至圣,至是圓滿。但是在眾弟子當中,顏回成就最高,其它弟子境界是不如他的,所以曾子在這里是贊嘆顏回,只是沒有點出名來?!涸釉弧?,他說『以能問于不能』,這是講自己有才能,卻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,這是謙虛好學?!阂远鄦栍诠选?,自己見識多,卻向見識少的人去請問?!河腥魺o,實若虛』,自己有學問、有道德,但是自己覺得好像沒有?!笇嵢籼摗?,就是自己本來學問很充實,但是覺得自己還是很空虛,這都是謙虛?!悍付恍!?,「犯」是別人冒犯我,而且甚至是無故來陷害、來找麻煩的,「而不?!?,就是不與他計較,那更不要說去報復。這是講到『昔者吾友』,就是昔日我的一個老友,『嘗從事于斯矣』,嘗是曾經,曾經是如此來修行的。

        李炳南先生引用清儒劉寶楠《正義》,里面說,「前篇顏子言志,愿無伐善,無施勞,亦此若無若虛之意」。上一篇顏子,就是顏回,他講自己的志向??鬃訂枌W生們,你們每個人都講講自己的志向,問了子路,又問顏回。顏回講他的志向很簡單,「愿無伐善,無施勞」。伐就是矜伐,自己稱贊自己,自己有善行他表白,自我表揚,這叫伐善。那顏子是無伐善,自己有善行都是「有若無,實若虛」,就是這個意思?!笩o施勞」,就是需要人家幫忙,他盡量的不找人來幫忙,能夠做到的事自己做,絕不去麻煩別人,不把這些勞累的事情施給別人,這叫無施勞。這是一個真正修行人,絕不以為自己很有德行、很有學問,甚至收了些弟子,讓弟子們來替他做,都沒有,這個是若無若虛。

        「犯而不校,是言其學能養氣也?!狗妇褪敲胺?,別人冒犯我了,我不跟他計較,心里絕沒有報復,也沒有怨恨,甚至連對立的念頭都沒有。他為什么會冒犯我?那是因為他無知,我怎么能跟他計較?如果跟他計較,豈不是就跟他一般見識了?就像一個七十歲的老人,怎么可能跟一個三歲小朋友打架?不可能的,兩個人境界不一樣,打不起來。一定是兩個人境界差不多才打得起來,兩個都是三歲小朋友就會打。所以你要跟他計較,說明你是跟他一般見識,一個境界。再者,顏回他肯定也明了這個道理,天下本是一體。你看孔子曾經就教導過顏回,告訴他,「克己復禮為仁。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。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」告訴他,你自己能克己復禮,你不管別人怎么做,自己克己復禮,天下跟著你歸仁了,也就是天下太平、世界和諧了。你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就歸仁。這個道理一般人不懂,所以夫子沒跟別人講,只是跟顏回講,顏回能夠堪受大法。夫子最贊嘆的是顏回,那真的他是上上根,一聽這個他就能夠悟入,他就明了了。

        為什么?為什么自己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就歸仁了?明明天下這么多壞人,我克己復禮他們也不轉變,怎么天下歸仁?他們都變仁人了嗎?說老實話,如果你還見到天下有壞人、有不仁之人,那你的天下是不能歸仁。顏回看一切人都是圣賢、都是君子,他眼中沒有壞人,所以他能克己復禮,他的天下歸仁。他自己歸仁了,天下就歸仁。所以孔子告訴他,「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」?你要天下歸仁,那靠自己,不是靠別人。不能說,你看別人都不能夠行仁,我行仁有什么用?你這樣想,那你說天下歸仁是由人,不是由己。真正明白的人知道,天下歸仁是自己的責任,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。為什么?這道理很深,因為天下和自己是一,不是二。所以你歸仁了,天下也就歸仁,那你說天下歸仁這個事情,哪里是人家的事?全是自己的事,百分之百是自己的責任,沒有跟別人有關。

        孔子跟他講這個是大法,這是真正的孔子的心傳,傳給顏回了。顏回當下悟入,所以他說,「回雖不敏,請事斯語矣」,說我雖然不聰敏,這是他謙虛、客氣,但是,他說一生請事斯語,就是依教奉行,您老人家說的我一定做。所以當下他就克己復禮,當下他就天下歸仁,他成圣成賢了,所以他看天下人就沒有對立,都是一體,別人來冒犯我,我怎么能跟他計較?一體的。好比我們身上器官互相有沖突了,常見的我們的舌頭被牙齒咬到,我相信可能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,一不小心牙齒咬到舌頭了。這是對立、沖突了,牙齒冒犯舌頭了,可是舌頭會不會跟牙齒計較?說你這個牙齒這么壞,我要報復你,把你拔掉,舌頭有沒有這樣想?沒有,它是犯而不校,牙齒冒犯舌頭,舌頭犯而不校。為什么?一體的,一體還計較什么?

        顏回之所以能做到犯而不校,因為他知道天下跟自己是一體,一切眾生跟自己不二,所以他當然就做得到犯而不校。不僅說行動上不會計較、不會報復了,連內心里一絲毫的對立、沖突、矛盾都不會有,這個克己復禮的功夫就做到圓滿了,那真的是我與天下同歸于仁了。這是講「其學能養氣也」,這個學問可以說到達究竟圓滿,他就是成圣人了。學問深了,他的氣質就變化,所謂「學問深時意氣平」,一個人學問愈深,他會愈謙虛、愈恭敬、愈溫和,心平氣和,他不會鬧情緒,他不會急躁,他的心總是平穩的,對人和顏悅色,這是顏子功夫到家了。

        所以我們自己檢驗自己學得怎么樣,就反省反省自己,我的氣質有沒有變化。學問就在于變化氣質,如果氣質沒有變化,那你這個學沒有效果。真正有氣質上的變化,那才叫有效果。沒效果的時候,要想想我到底是不是真學了?別人跟我起對立,我是不是真會跟人家對立?我還會不會跟人家計較?在自己受冤枉、受委屈的時候,心里還會不會不平?會不會忘記了這天下人跟我是一體,會不會忘記?你要忘了,那學的印象不深,那怎么辦?多學、多聽講,天天聽、天天聽印象就深刻,境界現前的時候,你能提得起正念,人家來冒犯我,我馬上想到《論語》里面講的「犯而不?!?,我要跟他一體,我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,我不能跟他計較。你提起這個正念,功夫就得力,那你就不會跟他起沖突,這就是真學、真干。不僅跟任何人不沖突,跟任何的事、任何的物都不沖突。怎么跟事沖突?事情來了,自己就很緊張。如果是急事的話,自己就會非常的急躁,或者是心里面有很重要的事情放不下,患得患失的心很強,這些都是跟事起矛盾。跟物也會起矛盾,對這樣物有喜歡的,對那個物體有討厭的,有好惡之心,這就是起矛盾。放下好惡,就是放下貪瞋癡,這是我們的學問存養。

        下面雪公又引《韓詩外傳》,「引顏子曰:『人不善我,我亦善之』,即不校之意」。這個善是動詞,就是以某人為善,「人不善我」,是別人看我不順眼,他以為我不善,他不喜歡我、他討厭我、來冒犯我,「我亦善之」,我對他還是尊重,我還是把他當作善人一樣看待,我絕對不會怨恨、對立、沖突。這是顏子說的話,你看他說出這個話,證明他已經到了這個境界。所以,圣人之所以為圣人,就是因為他能做到這一點,見天下人都是善人,沒有絲毫不善,天下事都是善事。真是「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,日日是好日,時時是好時」,無一不善,心里他純善。如果心里不是純善,他怎么能看到外面境界有善?一定是心里純善,他見到外面境界才是純善,沒有一絲不善??吹骄辰缬幸唤z毫不善的,證明我的內心也有一絲毫不善,這相對的,對應起來的。境界就是你的心所變現的,心境一如,心境不二。所以,真正有學問的人、有智慧的人,看到境界不善,他不會埋怨境界,說「這個人怎么這么惡,事怎么這個倒霉」,他不會埋怨境界。外面的人事物是境界,他不埋怨,只會反求諸己,是我自己德修得不夠,感召這樣的境界。我要回頭認真的修德行善,讓我的心更善、更純,那境界也就純善了。

        所以《十善業道經》里面講,菩薩有一法能令諸惡永斷,善法圓滿。菩薩修行的法門是什么?他有這一種法,能夠依法而修可以使諸惡永斷,善法圓滿,也就是純凈純善了。怎么修?就是「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,令諸善法念念增長,不容毫分不善間雜」。念念都是看到善,常念就是講心是善的,思惟是思想善,觀察是行為善。你看,身口意三業都善。他修好自己,特別是意,意不看別人的不善,那你就善了。這跟前面那章講到的君子之道,動容貌、正顏色、出辭氣是一樣的,就是講從身口意上斷惡修善,令善法念念增長,不容毫分不善夾雜在自己的身口意造作上。而我們一般人最容易犯的就是看人不善,那個就是夾雜,夾雜進我這個純善里頭,就不善了。

        那我們真正不看世間過、不看世間惡,從哪修?犯而不校開始,這是不校之意。不跟人家計較,先從這開始,然后反求諸己,他是來提升我的,他是示現這樣的樣子來教育我的,讓我見不賢而內自省,見不善而改之,改自己、修自己。所以他對我也是老師,這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的真實義。三人:一個是我,另外一個是善人,還有一個是惡人。善人固然是我的老師,我要跟他學善;惡人也是我的老師,讓我自己改惡修善。這就是說明,真正你心態一轉,任何人豈不都是善人?都是來成就我的,那還能計較嗎?他是我的恩人,我還能跟他計較什么?

        下面又引「鄭注檀弓云」,鄭康成批注《禮記.檀弓篇》里面說到,「『昔』猶前也」,昔者,這個是過去,前是以前,「曾子說此話時,顏子已卒,故稱『昔者』」。顏子顏回他去世得早,有記載說他三十多歲就去世了,有記載說他四十多歲去世,總之他去世得很早,比孔子還要早。曾子說這話,顏回已經不在世,所以他講是「昔者吾友」。曾子是在這里贊嘆顏回,而贊嘆顏回最重要也是說明自己要效法,勸導大家一起來效法。

        蕅益大師在批注當中說到,「在顏子分中,直是無能、無多、本無、本虛,本不見有犯者、犯事、及受犯者」。這個講得很好。他說顏子分上,就是顏回本人,他的心目中,他「直是無能、無多」,他認為自己真的是無能,就是沒有才能,無多就是沒有很多的見識,這個多是講見識多,所以他能夠以能問于不能,以多問于寡。因為他心目中沒有看到自己很有才能,他認為自己是無能。別人看他去問人,那是別人看到的現象。但是他自己絕對不會認為我比那個人多能、多見識,我去請教他是屬于以能問于不能,以多問于寡,他沒有這個概念,這真正的謙虛!

        像孔子也是如此,師徒二人都是一樣。在記載中說,孔子曾經有一次,拜一個七歲的孩子為師,這個孩子當時也被認為是神童,叫項橐??鬃佑幸淮温愤^項橐的居住地,聽說有這么一個神童,去拜訪他。結果去找他的時候,聽說這個孩子跟幾個小朋友去看日出去了,孔子就去找到他們??吹竭@幾個孩子正在爭執,孔子就湊上去聽聽他們在爭什么。一個孩子說,你看看早晨的太陽像一個大輪子,中午的太陽像個盤子,小很多,所以早晨的太陽應該是離我們更近,中午的太陽離我們遠,離我們近的它才看得大,離我們遠的才看得小。另外那個孩子就說,離我們近的一定是曬得我更厲害,溫度愈高,早晨的太陽雖然大,但是它很涼爽,它并不是很高溫,中午的太陽像個火盆一樣烤人,所以中午的太陽應該離我們近。

        孩子們在爭吵,到底是早上太陽近,還是中午的太陽近?見到孔子來了,他們去請教孔子,孔子也答不上來。結果這項橐又問孔子,這時候有一群鵝在池塘里呱呱的叫,項橐就問了,「鵝的聲音為什么這么大?」孔子就答了一句,「因為牠們脖子長?!鬼楅揖驼f了,「那癩蛤蟆、青蛙的脖子很短,為什么叫聲也不小?」這下也把孔子問住了。項橐也很誠懇的對孔子講,「人們都聽說你是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中知人倫綱常,是無所不知、無所不曉的圣人,怎么這些事都沒有能夠講出來?都講不清楚?」孔子長嘆一聲,俯下身子對項橐很和藹的說:「后生可畏,我應該拜你為師?!菇o弟子們做一個示現,真正是不恥下問,三人行必有我師。

        確實,這宇宙之大,要盡知其理,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能,那只有佛這樣的大圣人才能做到。連菩薩所謂道種智未圓,也不能講是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能。菩薩他有根本智,修道種智。根本智是他自己覺悟了,自己覺悟就是明明德。他又要度眾生,度眾生他需要很廣泛的知識、很廣博的才能,這屬于道種智,那是親民,度眾生??墒菦]有圓滿,明明德、親民就是自覺覺他,都圓滿了,這叫止于至善,那只有佛做到了。所以連孔子他也有所不知,為什么?他還沒成佛,還在因地上。

        不過,難得的是孔子他雖然有所不知,他不會強不知以為知,他是「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」。這是真正的智慧,真誠,知道就知道;不知道,他也承認不知道。他不恥下問,實事求是來求學,他自己也很謙虛,不敢以圣人自居。你看上一章我們學到,「若圣與仁,則吾豈敢」,孔子不敢自居為圣人或者仁者,別人稱他是圣人,別人稱他是仁者,他自己不敢稱,想都不敢想,甚至他自己說連君子之道,「吾未之有得」,我都沒得到,君子都不是。這是什么?真正心中空了、虛了,所謂「有若無,實若虛」,愈有學問的人,愈是謙虛。如果是傲慢的人,他肯定就沒學問,他的學問不是真實學問,那就變成反過來了,他是虛若實、無若有,自己騙自己。

        所以「在顏子分中,直是無能、無多」,這是他自己自分上他真的是這樣覺得。為什么他真正是覺得無能?他明明有能,他能力不淺,為什么說無能?他見識也很多,為什么他無多?這是講到了真正圣人,首先是斷了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他沒有「我」這個相,不會認為我很有能耐、我很多見識。有個「我」在,不是圣人,還是凡夫,所以連君子他都不是了,君子已經無我。這跟佛法里面的阿羅漢的果位是一樣的,他已經無我相、無人相了。我都沒有了,誰有才能?誰多見識?所以在顏子分中他是無能無多,「直是」是他心里真是這樣想的,這不是他故意謙虛,裝模作樣,不是,真的是如此。所以無我,他才真正謙虛?!赣腥魺o,實若虛」,這個有是別人看他有,他自己分上本無;別人看他學問充實,他自己本虛。本來是無,本來是虛,為什么?本來無一物。就像孔子講的空空如也,本來無一物,何處來一個有、來一個實、來一個多?沒有,這才入境界了。

        「本不見有犯者」,這是無人相、無眾生相,剛才講是無我相,也沒有人相、眾生相。如果看到人來冒犯我,行了,這個我相、人相具足,「人」來冒犯我,你看有人相、有我相。他沒有我相,也不見有人相,誰來冒犯?冒犯誰?本不見有犯者,他見不到這個來冒犯我的這個人相,也見不到說冒犯誰,冒犯我這個相也沒有。也不見犯事,怎么個冒犯法,中間的這個事他也沒看到;也不見受犯者,受犯者是我,我受他冒犯,沒有,三輪體空。無受犯人的相,無來冒犯人的相,也沒有冒犯的這樁事,叫三輪體空,心真正清凈了。蕅益大師在這里點出顏回的境界,如果不是蕅益大師真正也入這個境界了,他沒辦法體會,他說不出來,所以我們相信蕅益大師也是得到孔顏心法了。這個孔顏心法跟佛法里講的境界,都是相應的。

        下面又說,「但就曾子說他,便云以能問于不能等耳。若見有能,便更無問于不能之事。乃至若見有犯,縱使不報,亦非不校矣」。曾子說顏回,這是從曾子的角度來看顏回。顏回本身他沒有一個概念說我多能,所以我去謙虛請教那個不能的,以能問于不能,他沒有這樣的一個想法。只是曾子看到他是這樣做的,把這個現象說出來了,所以他「云以能問于不能等耳」。曾子分上說的,顏子他沒這個念頭。有這個念頭,那說老實話,曾子也就不這樣贊嘆他了。這跟《金剛經》里面講到的須陀洹名為入流,這是他怎么樣?他沒有自己證得須陀洹的相,所以佛才說須陀洹入流了。入什么流?入圣人之流。須陀洹是圣人中的最低的一個果位,小乘初果,他叫入流了。入流的人,已經沒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是別人看他是這樣的,他自己絕對沒這么想。這跟顏回也是一樣的,顏回以能問于不能、以多問于寡,也是曾子說他的,他沒有這樣想。如果他自己認為自己有能,「若見有能,便更無問于不能之事」,如果自己覺得自己有能,那實際上自己才是不能,你沒有入圣流,跟圣人連邊都沾不上,所以就沒有這個所謂問于不能之事,你跟他一樣是不能,怎么能說以能問于不能?真正你的能耐,就在于你沒有這樣的想法,你沒有這樣的相,你離開了我相、人相,這才叫有能,曾子才會這樣贊嘆他。

        「乃至若見有犯,縱使不報,亦非不校矣?!鼓酥?,是說他整個五樁事情,第一是以能問于不能;第二是以多問于寡;第三有若無;第四實若虛;第五犯而不校。乃至就是一直,這五樁事都涵蓋,都是這個道理。他自己不會以為自己多,去問寡;不會認為自己有,不會認為自己實,他是無能、無多、本無、本虛,乃至是不見有犯者。所以,「若見有犯」,他如果見到有人來干犯我的話,他縱使是不報復,但是他已經見到了,他已經有印象了,說對方來冒犯我。你有這個念頭,雖然你修養很好,你沒有去真正報復,甚至你不跟他計較,那只是世間修養。你不是真正不跟他計較,你已經落了這個印象,已經計較了,這就「并非不?!?。所以,真正「犯而不?!故遣宦溆∠?,真正沒有去看到人來跟我起對立,他沒有這樣的念頭,因為他沒有對立,他看一切人就是一體??磥砻胺肝业娜司褪茄例X,我是舌頭,我給它咬了就咬了吧。真的,連念頭都不生,不會計較、不會報復。這是顏子的境界,真正是仁者,仁者無敵。無敵是他心里沒有敵對,心里只看到跟自己一體的眾生,眾生是一體,沒有你我,沒有自他。

        底下又引「卓吾云」,李卓吾先生的話,「不但想他人前日而已,自家今日亦要下手矣」。這是對我們的勸勉,我們學習曾子這段話,曾子贊嘆顏回的這種德行,這是圣德,我們要學習,不僅是想著別人前日而已?!肝粽呶嵊?,從事于斯」,是說他前日,過去的事情,別人的事情,好像跟自己不相干,你要這樣想,你這章就白念了。重要的是「自家今日亦要下手」,學一條,你就得這樣自身上落實一條,那學才是真學,不是白學。從今以后,我就要放下我內心中對任何人的對立、矛盾,我不再跟任何人事物計較,那你才是向仁真正去邁進了,你會做一個仁者。曾子這樣說,證明曾子他在「常念思惟觀察善法」,他也是以顏回為榜樣,也是從自身上努力去修學,那是真修實干??v然不一定這一生能達到這樣的圣人境界,那也不遠了。

        《大學》里面講,所謂「心誠求之,雖不中,不遠矣」。真正誠心誠意的、真心的去修學,也不要去問我什么時候達到這個境界,你有這個概念本來就是障礙,不要有這個念頭,但問耕耘,不問收獲,那你有一天可以契入這樣的境界。如果你想著我現在要修這個境界,我什么時候能修得這個境界,你有這個境界的相,你有這個相,就進不了這個境界。就像《金剛經》里面講的,須陀洹已經沒有他證得須陀洹的這個念頭。他如果想我證得須陀洹了,那佛不會跟他講你證得須陀洹了,你沒證得,他沒入流。他有相,有我相,有證得境界的相,這是人相、眾生相;什么時候證得,這屬于壽者相,壽者是時間。你看四相具足,那你證不得。這是告訴我們如何去用心,修善不要執著善法,這叫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不著相去行善法,那個善才是真正的功德。

        【評析】

        曾子在這里所說的話,完全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學說。“問于不能”,“問于寡”等都表明在學習上的謙遜態度。沒有知識、沒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錢不值的,在他們身上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。所以,在學習上,即要向有知識、有才能的人學習,又要向少知識、少才能的人學習。其次,曾子還提出“有若無”、“實若虛”的說法,希望人們始終保持謙虛不自滿的態度。第三,曾子說“犯而不校”,表現出一種寬闊的胸懷和忍讓精神,這也是值得學習的。

      注釋出處
      [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.fragilecpr.com]

        校:音jiào,同較,計較。

        吾友:我的朋友。舊注上一般都認為這里指顏淵。

      用戶評論
     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      國學經典推薦

      曾子曰:“以能問于不能,以多問于寡;有若無,實若虛;犯而不校。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?!痹慕忉尫g

     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      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fragilecp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      桂ICP備2021001830號

     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,军人野外吮她的花蒂,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一,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
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  2.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