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•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
    1. 傳播國學經典

      養育華夏兒女

      子曰:“恭而無禮則勞,慎而無禮則葸,勇而無禮則亂,直而無禮則絞。君子篤于親,則民興于仁,故舊不遺,則民不偷?!?/h1>
      作者:佚名 全集:論語名句 來源:網絡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子曰:“恭而無禮則勞,慎而無禮則葸,勇而無禮則亂,直而無禮則絞。君子篤于親,則民興于仁,故舊不遺,則民不偷。”

      關鍵詞:論語,泰伯第八

      解釋翻譯
     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孔子說:“恭敬而不符合禮的規定,就會煩擾不安;謹慎而不符合禮的規定,就會畏縮拘謹;勇猛而不符合禮的規定,違法作亂;直率而不符合禮的規定,就會尖刻傷人。”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親屬,老百姓當中就會興起仁的風氣;君子如果不遺棄老朋友,老百姓就不會對人冷漠無情了。”

        這一段是講禮的重要性??鬃又v『恭而無禮,則勞』,恭是恭敬,恭敬要是不符合禮了,則必勞苦,而且還會給人留下笑柄。這是什么?顯得諂媚,顯得有巴結的味道。恭敬人要講一個禮度,一定要適度。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,我們恩師都到此地每天給我們講經,許多人見到恩師來了行禮,三拜。一般來講,對于師長我們一拜就好,可是很多人要三拜。這時恩師肯定會說「一拜」,你聽到他講一拜,你就一拜,這就符合禮,這就沒有違背師長的指令。違背指令反而是失禮,而這是勞而無功,「恭而無禮則勞」。師長如果講不拜,那你就不要拜,鞠個躬,問訊就好。這都是什么?真正的恭敬,聽命就是恭敬,不能夠按著自己的意思,我要怎么恭敬對方,讓別人一定要接受你的恭敬,那你是控制對方,這個就是反而失禮。

        『慎而無禮,則葸』,慎是謹慎,謹慎如果不知禮,沒有禮度,就變成葸,葸是畏懼不前的意思。譬如說當我們拜訪某個人,那個人可能是很有地位、很有名聲,你到了他門口,你對他非常恭敬,所以你很謹慎,也很緊張,想進門又不敢進,很不好意思,畏畏縮縮,見了人又不敢說話,很拘謹,這叫葸。慎是夠慎的了,謹慎有余,但是沒有禮度,就不顯得你從容大方,反而顯得畏懼,這也是失禮。

        下面他說『勇而無禮,則亂』,勇敢是好的,君子三達德,智仁勇,勇就是一個達德。但是如果只講究勇敢,沒有禮度,這就會做事都過分,變得粗野、變得凌亂,壞了上下左右的秩序,就顯得莽撞、魯莽,這個也是不好。

        『直而無禮,則絞』,這個直是直率,人直率是好事,可是如果沒有禮度,就好像絞繩一樣,繩子絞在一起,你愈拉這個繩子它就愈絞得緊。這是沒有禮數,你很直爽去待人,往往讓人家受不了。這個我們也會有時候遇到,那個人非常有豪情,非常的大方,非常的直率,講話什么的,有時候也不修邊幅,沒有余地,不留余地,這個時候讓人很難忍受。所以「直而無禮,則絞」,這個絞就是像繩子一樣絞得很緊,這是代表人變得很急促,很讓人難以忍受。這都是說明禮的重要性。即使我們做好事,都要有禮,禮度禮度,禮要講一個度數,不能過分,也不能不及,過猶不及,什么事情用禮來做為規范、做為節制,這就沒有流弊。

        底下又說,『君子篤于親,則民興于仁。故舊不遺,則民不偷』。有的古注把這一章分為另外一章,原因是講,這一小段跟前面一段那個文體、那個文式,不是那么相合,所以往往把這個又另立一章。這里我們把它合成一章來講,這個都沒有太大的問題。這章,你分開和合起來,其實都不太大的影響。這個「君子」,指的是居在上位之人,譬如說國君,諸侯的國君、天子,這是君子所指的,就是領導人。用我們現在來講,國家的領導人,乃至包括地方領導,一個省的省長,一個市的市長,一個縣的縣長,縣委書記,這些都是領導,乃至一個企業老板,一個學校的校長等等,這些都屬于在上位的人?!负V于親」,篤是厚,親是親屬,主要是指父母兄弟。這是講在位的君子,如果能夠以身作則,厚待自己的父母、兄弟、家人,這就能夠感化國民,國民必能「興于仁」,仁愛的風氣就能興起來。我們現在話來講,這是和諧社會的風氣。和諧社會的風氣要靠領導人來帶動,各級的領導,各部門、各單位的領導,他們都要有這個意識。怎么帶動?不外乎就是自己修身。你看,好好厚待自己的父母、兄弟、家人,這是興孝、興仁。一家興仁,一國興仁,天下興仁。天下興仁,就是現在我們講和諧世界。

        「故舊不遺,則民不偷」,故舊就是老朋友,偷是薄的意思,淡薄。這是講君子如果不遺棄他的老朋友,那么國民的風俗就不會淡薄,人情就厚了。在漢朝有一位大臣叫宋弘,當時皇帝光武帝他想為自己的姐姐說媒,他姐姐喜歡宋弘,宋弘是個大臣,宋弘已經有家室了。光武帝就有一天去找宋弘,跟他旁敲側擊的講。因為皇上的姐姐嫁給你,那一定是做正室,不可能做妾,那就意味著你要把你原來的那個辭掉。當然這個話,做為皇上也不好說,所以他旁敲側擊的講,怎么講?他說,我聽說富貴的人往往就會換朋友,或者是換老婆,有沒有這回事?問宋弘。結果宋弘一下子就明了光武帝的意思,他很嚴肅的說,「臣聞貧賤之交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」,貧賤的朋友就是老朋友,那不可以忘記。你看這里講的「故舊不遺」,就是不能夠忘記老朋友,不能夠遺棄老朋友,這是人情之厚?!冈憧分蕖?,就是一起共過患難的夫妻,義重千金,怎么能夠下堂?下堂就是離婚,我們現在講。宋弘表了態,他這樣一講,光武帝也就不好意思再說下去了。所以宋弘他不慕權貴,你看一般的要是沒有德行的人,見到這種情況,皇上來給我說媒,我成為皇親國戚,巴不得了,哪里能夠像宋弘那樣堅持他的節操?所以他真正以自己的德行教化朝廷上下,當時朝野都能夠守仁義,不能說宋弘沒有這樣的貢獻。坐上位的人,能夠不遺棄故舊、老朋友,特別是不離婚,你能夠這樣做到,「則民不偷」,民風就厚了,人情就不會淡薄了。

        所以這里可以看到,第一句「篤于親」就是講孝悌,「篤于親,則民興于仁」,因為孝悌是為仁之本,《論語》第一章有子就跟我們講了。我們要教化百姓,先自己做個好樣子,我們要教化我們自己單位上的員工、我們的下屬,自己要做一個好樣子,你能夠行孝悌,自自然然大家就心悅誠服。周朝為什么能夠得天下?你看看他的家,這一家興仁,一國興仁,天下興仁。泰伯、仲雍、王季、文王、武王,全都是大孝子,所以周朝也是孝悌傳家。所以它能夠成為歷史上最長的王朝,能有孝悌傳家,是傳得最久的,這是為仁之本。領導人能夠行孝了,人民百姓自然就行仁。

        「故舊不遺」,孔老夫子也做了一個好樣子。他有一位老朋友叫原壤,這個在《禮記·檀弓篇》里有記載。原壤他是一個放蕩不羈的人,也是一位很難得的賢者,但是他跟孔子完全不一樣,孔子處處講禮,循規蹈矩;原壤他是開放、率性而為,什么都是不在乎,不拘小節??鬃佑幸淮螏椭?,為他母親行喪,給他母親去洗棺木??鬃訋椭?,原壤也在那里一起工作,原壤就很高興,就唱歌。如果是母親去世了唱歌,這是嚴重的違禮行為,這是屬于不孝。所以孔子的弟子看到這樣的一個人,認為這個人不能跟他交往,勸孔子跟他絕交。結果孔子怎么說?他說,「丘聞之,親者毋失其為親,故者毋失其為故也?!顾f我聽說,丘是孔子自己本身的自稱,我聽說,「親者毋失其為親」,這是講原壤他跟他母親關系,其實他也是個很孝順的人,雖然他在唱歌,實際并沒有忘記他的母親,就是這個意思。第二句是孔子自己說自己跟原壤的關系,「故者毋失其為故」,故是老朋友、舊交,老朋友依舊是老朋友,就是這個意思。也就是孔子做到故舊不遺。

        為什么孔子要說這個話?他的存心是為社會,因為「故舊不遺,則民不偷」,孔子當時也是有相當影響力的人,有號召力的人,雖然他不是國君,不是在位的人,但是人人都敬佩他,都把他當圣人一樣看待。所以他的一舉一動有對社會的影響力,就跟現在我們講的知名人物,在各界的名流,特別是像影藝界的什么歌星、影星等等,這些人也都是很有影響力的人,他的一舉一動大家都看著,跟著學,所以他們怎么做,對社會影響深遠。像孔子他也是當時社會名流,他想到我這一舉一動給社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榜樣?假如他把老朋友忘記了,那民就偷了,個個都喜新厭舊,都會忘記自己的老朋友,不愿意跟自己沒利的人交往,只以利交往,他不是以義交,這就叫偷??鬃铀軌蚋廊?,這是有移風易俗的貢獻。

        蕅益大師對這一章的批注講到,「此二節,正是敦厚以崇禮的腳注」,這二節就是講剛才這一章,它分兩節,有的古注把它為兩章。這里面所講的,正是敦厚以崇禮的腳注,腳注是解釋。敦厚風俗來源于君子自己做好榜樣,自己能行孝悌,民眾也能行孝悌,為什么?因為他看著你,他學你?!?a href='http://www.fragilecpr.com/guoxue/xiaojing/' target='_blank'>孝經》上講,「教民親愛,莫善于孝;教民禮順,莫善于悌」。用孝悌教人民,人民就能夠和愛、禮順,這不就是和諧社會嗎?誰去教?自己。自己要先做到,身教重于言教,這個就是敦厚于親,敦倫盡分。自己能夠把五倫關系都處理好,交往愈長久,人情愈厚,心地厚道,所以人民學你這個榜樣,他也變得民心淳厚。這是《孝經》里面講的先王的「至德要道,以順天下,民用和睦,上下無怨」,這個至德要道,要道是最重要的道理和方法,幫助構建和諧社會、共建和諧世界,這個方法是孝治。

        人都能夠孝其親,自然社會風氣淳厚。提倡孝悌的同時,我們又提倡禮治,樣樣我們都循禮。因為如果光有淳厚的心地,沒有禮的話,往往社會還是會有混亂,像這里講到的,「恭而無禮,則勞;慎而無禮,則葸;勇而無禮,則亂;直而無禮,則絞」,都屬于出現混亂現象。他有很好的本質,但是沒有這些禮去修飾,這個屬于什么?質多于文則野,社會也就不夠那么進步。我們講文明的標志是禮,所以要崇禮,尊崇禮節,提倡孝治、禮治,這個社會那是非常的完美了。如果能夠在國家來推行,國家和諧;能在一省一市推行,這一省一市和諧;能在自己企業推行,自己企業和諧。所謂家和萬事興,以和為貴,你做到了,你這個地方就能夠得到殊勝的這種效果。

        【評析】

        “恭”、“慎”、“勇”、“直”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,必須以“禮”作指導,只有在“禮”的指導下,這些德目的實施才能符合中庸的準則,否則就會出現“勞”、“葸”、“亂”、“絞”,就不可能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。

      注釋出處
      [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.fragilecpr.com]

        勞:辛勞,勞苦。

        葸:音xǐ,拘謹,畏懼的樣子。

        絞:說話尖刻,出口傷人。

        篤:厚待、真誠。

        故舊:故交,老朋友。

        偷:淡薄。

      用戶評論
     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      國學經典推薦

      子曰:“恭而無禮則勞,慎而無禮則葸,勇而無禮則亂,直而無禮則絞。君子篤于親,則民興于仁,故舊不遺,則民不偷?!痹慕忉尫g

     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      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fragilecp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      桂ICP備2021001830號

     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,军人野外吮她的花蒂,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一,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
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  2.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