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•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
    1. 傳播國學經典

      養育華夏兒女

      子曰:“若圣與仁,則吾豈敢?抑為之不厭,誨人不倦,則可謂云爾已矣?!惫魅A曰:“正唯弟子不能學也?!?/h1>
      作者:佚名 全集:論語名句 來源:網絡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子曰:“若圣與仁,則吾豈敢?抑為之不厭,誨人不倦,則可謂云爾已矣。”公西華曰:“正唯弟子不能學也。”

      關鍵詞:論語,述而第七

      解釋翻譯
     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孔子說:“如果說到圣與仁,那我怎么敢當!不過(向圣與仁的方向)努力而不感厭煩地做,教誨別人也從不感覺疲倦,則可以這樣說的。”公西華說:“這正是我們學不到的。”

        這一章跟前面一章是連著下來,講的都是這一個方面的意思。所以在古注里面,像程樹德的《論語集釋》里頭,甚至說這兩章,三十二章和三十三章,實際上本來應該是一章,只多出一個「子曰」而已,應該是兩個合在一起。為什么?這兩個都是講同一個意思,而這一章比上一章講得就更加的進一步,所以這里講,『若圣與仁,則吾豈敢』,這是連著上面「躬行君子」我都未能得,講到圣和仁,圣人和仁人,那我豈敢承當?這是謙遜,也是事實。剛才講的,孔子內心里他根本沒有這樣的假名,他只一生追求恢復性德,志于道而已矣。但是他自己也承認,自己在做的什么?『抑為之不厭,誨人不倦』,「為之不厭」就是學而不厭,這個學不僅學文字、學道理,關鍵是學圣賢的存心,圣賢的言語、造作,樣樣都學,學得很像,一輩子都在努力的學習。學到最后,那就成圣成賢了,圣人都是這樣成就的。

        夫子講他自己是學而知之,他不是一位生而知之的人。生而知之是不用學,生來就是圣人。這樣,說老實話,對我們現代眾生來講,他沒有什么教育的意義。因為什么?沒辦法向他學,他生而知之。你怎么學他?學不來,你只能夠望洋興嘆。所以圣人來到我們這世界上,他肯定是示現好學。因為好學,我們凡人能夠效法的,所以孔子示現學而知之,一生都在好學。你看到七十、到老還學《易經》,自己感嘆,「加我數年,五十以學易,可以無大過」。他學《易》的目標是什么?為了改過。感嘆學《易經》,要是早幾年學就好了;多給我幾年壽命,讓我學的話,我就能夠沒有大過失了。你看看孔子這樣的好學、這樣的真誠,真正是學而不厭。學到最后,他自己也不知不覺成就了圣人。圣人是后人給他評定的,他自己絕不敢自稱為圣人,哪里有自以為是的圣人?

        他為什么能成為圣人?只是因為他能夠不斷的按照圣人的軌跡來走,完全依照圣人的教誨來落實,最后成功了。成功了以后,也就不再需要圣人的教誨,他也能夠保持不變,他能夠教誨人了。還沒有成功之前,沒到目的地,那叫君子!君子是正在努力向圣人這個目標邁進的人,也是學而不厭?!刚d人不倦」,是他有仁慈心。教人,這是愛人。人之所以苦,是因為迷惑顛倒,不了解事實真相,迷惑、造業、受報,苦在這。所以圣人他明白了,就好像一個覺悟的人覺醒了,看見那個夢中的人還在夢里面受苦,把他叫醒,這就是覺悟他。那我們一般人習氣深重,不是教一次、二次就能夠覺悟的,要不斷的重復。所以夫子誨人不倦,這個不倦正顯示出他的仁愛心、他的慈悲心。只有慈悲,他才能不倦!夫子講這樣的話講了不少,他自己也講「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」。他自己一生都在學習、改過、教人,我們就知道原來成圣成賢之道沒別的,就是這兩條,一生好學,一生改過,一生教學。

        我們再看看我們恩師不也如此?今年八十四高齡,五十多年來都在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!到今天,你看這么大的年紀了,還是天天給大家講課,每天兩個小時不間斷。實在講,這兩個小時講課是在攝影棚里面對著攝影機講,平時作止語默無不是在教學,沒有絲毫的隱藏。就像夫子一樣,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。他的教學有身教、有言教,不講話的時候,還是在教學。我們跟著他老人家就看到他一舉一動,吃飯、散步、跟人家談話,乃至靜靜的坐在那,都表現出那種圣賢的德范,都是讓我們在學習,讓我們在覺悟。夫子一生也是如此學之不厭,誨人不倦。

        『則可謂云爾已矣』,這就是說則可謂如是而已!「云爾」這個爾字,「程氏集釋」,這是程樹德《論語集釋》里頭(這是近代人程樹德先生他編寫的,這里面旁征博引,專門注《論語》),他引了胡紹勛《四書拾義》這本書,解釋這個爾字,云爾的爾,說「爾當作尒」,這兩個字都念爾,但是寫法不一樣。程氏講說這個爾,應該是當作那個尒,上面一個人字頭,下面一個小字。那個尒字,「說文云:尒,詞之必然也」。這個尒字,根據《說文解字》的意思,是講「詞之必然」,就是必然有這么一個意思?!附泜鲗┳?,后人皆改作爾」,在經、在傳里頭,傳是解釋經的,這里面這個字往往被后人改寫成現在這個「爾」字,這是一種習慣了。根據「廣雅釋詁,訓云為有」,根據《廣雅釋詁》專門解釋名詞的書,講這個「尒」應該當作「有」來講,「正此經確詁」,這就是這篇《論語》里面正確的意思?!冈茽?,即有此之詞?!顾?,云爾是什么詞?有此。所以這里可以講成,「則可謂有此已矣」。有什么?有此,此是講「為之不厭,誨人不倦」。

        這個夫子自己承認,他只是在這樣做而已,他不敢去稱,自己冒稱圣賢、冒稱仁人。實際上真正能這么做,不就是圣人、仁人?前面昨天我們談到了,「我欲仁,斯仁至矣」,這是頓法了,我想要這樣做,這已經成就了?!度A嚴經》說的初發心即成正覺,更何況孔子做一輩子?當然是仁人,當然是圣人,是至圣!但是他心中沒有這個概念,他不會這樣去想,這是離相了。這個謙德是自然的,他不是刻意,刻意是什么?明明自己是,還不承認是,那個就是刻意;心里以為自己是了,他還自己嘴上說不是,但是心里已經有了。有了這個相,這個謙就不是真的。夫子他講自己不是圣人、不是仁人、不是君子,那是他心里真的沒有這樣的念頭,那個謙德才是真的。所以,謙德要離四相。沒有離四相,就不能叫謙德。那個謙德是從真誠心流露出來的,謙德是性德。而有謙德的人,他才能成為圣人,所以關鍵就是讓我們離相,就是放下,放下妄想分別執著。

        蕅益大師在這里講了兩個字,這個批注很簡單,點睛之筆,說「更真」。這是講這一章比上一章更真,上一章蕅益大師說是「千真萬真之語」,現在這一章是「更真」。確確實實,因為夫子沒有這個相。又引李「卓吾云」,李卓吾先生講,「公西華亦慧?!惯@底下講『公西華曰:正唯弟子不能學也』,公西華聽到夫子這樣講,「若圣與仁,則吾豈敢」,公西華是他弟子,他說像夫子這樣能夠「為之不厭,誨人不倦」的,正是弟子學不到的。你看公西華他也很有智慧!智慧表現在哪?聽到孔子一講,他也覺悟了,知道不能有相。夫子講了個「為之不厭,誨人不倦」,講這個是方便說。如果你把他執著說我能夠「為之不厭,誨人不倦」,這又著相了。著了相,就沒有中庸了。

        公西華智慧在哪?聽到了,他就覺悟了,他又把這個相放下了。所以,他說這不是弟子可以學的。他這個相也不著,不著相不代表不去做,要做,還是「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」,很努力的去做,但是心里沒有這個相,沒有這個執著。有相、有執著的會怎么樣?你看,我學而不厭,我誨人不倦,我挺了不起的,孔子這么做,我也在這么做。你這一著相,謙德沒有了,那就是夫子講的,「其余則不足觀也」。所以你想想,成圣成賢那真的要放下,最重要的放下我執。只要有個我,你這些執著就免不了,哪怕行善也是執著,要把執著放下了,你才得到第一個學位,叫阿羅漢,孔子這邊的學位叫君子。

        所以公西華了不起,聞即信受,聽到了立刻就相信,立刻就入境界了,他也得道了。他得道了,他是君子,因為他離開執著了??墒?,你問他是不是君子?他也會跟孔子一樣講,「躬行君子,則吾未之有得」,他不承認。夫子在另外一章《論語》里面他也這么講,自己是不是君子?他也不承認,他說「子曰:君子道者三」,君子之道有三方面可以去做為標準,「我無能焉」。我沒辦法做到這三種,哪三種?「仁者不憂,知者不惑,勇者不懼」,智、仁、勇,這是君子三達德,夫子把君子的標準給它講出來。然后,他說自己一個都做不到。實際上他做到了,他沒有做到的相,所以說「我無能焉」。

        仁者他不憂,不憂才是仁者。心中,如果你還有憂慮,不是仁者。為什么有憂?放不下。最重要是放不下自己,自私自利放不下,你才有憂,所謂患得患失。你把自己放下了,你才能跟一切眾生融為一體,那才叫仁?!钢钦卟换蟆?,沒有迷惑,樣樣都懂,真是無所不知,這是他開悟了。開悟了,他就無所不知?!赣抡卟粦帧?,真正的勇士沒有害怕,死都不怕。為什么?他明了根本沒有生死。生死都沒有,你怕個什么?我們說的生死,是個肉體在變換而已。生生世世,這個身體不知換了多少回,無量無邊回了,舍身、受身。而在我們這些輪回當中,我們能夠做到智、仁、勇,我們的靈魂會往好的地方去,我們的靈性會提升。所以何懼之有?沒什么好怕的。

        夫子講這三種我做不到,而子貢曰,「夫子自道也」。子貢他聽到夫子講智仁勇,就說這正是您說您自己了。也就是說,子貢心目中看夫子已經做到了智仁勇,已經做到君子之道。但是,夫子自己眼中他沒認為自己做到。兩個人都是講的實話,孔子心目中沒有這個相,他自己還是把自己放在學位上,就是學生的地位,他還在求學,他沒有畢業,真正活到老、學到老,好學。所以一生都在學什么?學智仁勇??墒亲迂暱捶蜃铀呀涀龅搅?,所以講夫子你是「自道」,你是自己講自己,那是子貢眼里。他也是說實話,他看夫子確實是圣人、是君子。各人講的都是實話,這個跟《華嚴經》里面十地菩薩都處在因地上,可是下地的菩薩,譬如說一地菩薩看二地菩薩,就看二地菩薩像佛一樣,二地菩薩他自己不承認自己是佛,但是一地菩薩看他已經是佛了;二地菩薩看三地菩薩,看三地也是佛,二地他自己是學生,可是三地也不承認自己是佛,十地菩薩都是這樣??鬃铀倪@種心態跟十地菩薩相應。所以儒佛經典對照來學,很有味道,才知道孔子講的不也是佛法嗎?孔子講的圣人就是印度講的佛,名相不同,指的是同一個概念。

        【評析】

        本篇第2章里,孔子已經談到“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”,本章又說到“為之不厭,誨人不倦”的問題,其實是一致。他感到,說起圣與仁,他自己還不敢當,但朝這個方向努力,他會不厭其煩地去做,而同時,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誨別人。這是他的由衷之言。仁與不仁,其基礎在于好學不好學,而學又不能停留在口頭上,重在能行。所以學而不厭,為之不厭,是相互關聯、基本一致的。

      注釋出處
      [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.fragilecpr.com]

        抑:折的語氣詞,“只不過是”的意思。

        為之:指圣與仁。

        云爾:這樣說。

      用戶評論
     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      國學經典推薦

      子曰:“若圣與仁,則吾豈敢?抑為之不厭,誨人不倦,則可謂云爾已矣?!惫魅A曰:“正唯弟子不能學也?!痹慕忉尫g

     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      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fragilecp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      桂ICP備2021001830號

     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,军人野外吮她的花蒂,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一,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
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  2.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