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•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
    1. 傳播國學經典

      養育華夏兒女

      子曰:“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!得見君子者,斯可矣?!弊釉唬骸吧迫宋岵坏枚娭?得見有恒者,斯可矣。亡而為有,虛而為盈,約

      作者:佚名 全集:論語名句 來源:網絡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子曰:“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!得見君子者,斯可矣。”子曰:“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!得見有恒者,斯可矣。亡而為有,虛而為盈,約而為泰,難乎有恒矣。”

      關鍵詞:論語,述而第七

      解釋翻譯
     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孔子說:“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,能看到君子,這就可以了。”孔子又說:“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,能見到始終如一(保持好的品德的)人,這也就可以了。沒有卻裝作有,空虛卻裝作充實,窮困卻裝作富足,這樣的人是難于有恒心(保持好的品德)的。”

        這一章有兩個『子曰』,這兩個「子曰」,在《朱子集注》里面講到,朱熹懷疑這是衍文,后面第二個子曰是多余的,是衍文,這是他的看法??墒且鶕毡镜臐h學家叫竹添光鴻,他有一個《論語會箋》,這個經學家是幕府末期的經學家,是上一個世紀初的人,他認為這兩個子曰,它不能夠說沒有意思。為什么?這應該是孔子在兩個時期講的。所以第二個子曰不是衍文,應該保留的。這個跟清朝大儒劉寶楠他的《正義》里面講的也是一致的,這兩個子曰,他不是在同一時期講的,所以有兩個子曰。程樹德《論語集釋》里面他還講到,第二個「子曰」那一段,在古本的《論語》里面是另外單起一章的,是兩章,這里合為一章來講,實際上是兩章,這也有他的道理。至于章節的分法那也不一定,都是大同小異,我們也不必爭哪個是對的,哪個是錯的,都可以并存。這里我們把它還是合成一章來講。

        這里講『子曰: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』,夫子說他沒見到圣人,他只能夠見到君子就覺得不錯了,『得見君子者,斯可矣』。根據《論語集解》里面,這個是何晏的解釋,「圣人者,何平叔集解曰」,何平叔就是何晏,字平叔。他說,「疾世無明君也?!辜彩峭?,很心痛,這世上已經沒有明君了,君是包括天子、諸侯這一類都是君。那么這世上沒有明君,所以他講這個圣人是專指天子和諸侯,沒有圣人講的就是因為沒有明君。這是何晏《集解》里面的說法?;寿蹲⑹琛泛汀吨熳蛹ⅰ?,它沒有專說圣人指天子、諸侯,圣人是泛指,正如孟子講的「人皆可以為堯舜」,人人都可以做圣人,這樣講不拘一格,也是很好。

        《雪公講要》他做了些考據,他還是覺得這個圣人應該把它以地位來講,也就是說圣人還是指天子、諸侯。所以孔老夫子在這里講,「圣人吾不得而見之」,是講沒見到當今世上有圣明的天子、諸侯,那么能見到君子,斯可矣。君子就不是指諸侯以上,是大夫以下的人??鬃铀约撼姓J見過君子,譬如說在「公冶長篇」,《論語.公冶長篇》第五篇這就講到子賤,「子謂子賤,君子哉若人,魯無君子者,斯焉取斯?!顾哉f子賤,這是孔子的弟子,我們之前有講過這一章。夫子說子賤是個君子,子賤是魯國人,說魯國沒有君子,那不是的,因為子賤就是一個,所以承認子賤是君子。另外也講到,仲弓也是君子。所以君子,夫子有見過,但是圣人沒有見到。這里講的圣人,是天子、諸侯,沒有明君了。

        至于說底下講的『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』,這個善人,根據邢昺的《注疏》說,「君子」,善人就是君子的意思,所以他這個跟君子一起講法,這也是可以,我們接受。那么善人見不到了,『得見有恒者斯可矣』,夫子又說,見不到善人了,見一個有恒者,就是一個有恒心的人,也不錯了。邢昺講善人是君子,這個跟前面的那一句好像有點矛盾,因為夫子見過君子,如果把善人也當作君子講,那孔子說「善人吾不得而見之」,這個就講不通了,跟前面矛盾。所以善人應該來講是跟君子不同一類人。根據何晏《集解》,何平叔他說,「謂圣人君子善人,指當時天子諸侯而言」。所以孔子講的圣人也好、君子也好、善人也好,何晏講這是專指天子和諸侯的,所以夫子說都沒見到。這些先儒講的說法都有他的道理,我們可以并存。雪公本人比較贊同何晏的講法,是講在天子諸侯里頭見不到圣人、君子、善人。

        我們來看《朱子集注》的講法,「圣人,神明不測之號」,他講的圣人是通指的,真正了達宇宙人生真相,這是神明。不測,這是凡夫沒辦法猜測,沒辦法去思量他的境界?!妇?,「才德出眾之名」,才和德兩方面都超過一般人?!笍堊釉弧?,張子是宋朝的理學家張敬夫,張栻,他說,「有恒者,不貳其心」,就是他能夠專心一致保持他的那個志向的,這叫有恒的人?!干迫苏?,志于仁而無惡」,他能夠立志行仁,他沒有惡行,這種人就是善人,這些都是定義。這就明白了,這個善人他志于仁而無惡,他的境界應該就比君子要高,君子他是會有惡的時候,只是君子能夠見賢思齊、見不賢而內自省,他能夠不斷改惡修善,過則不憚改,能夠不貳過,他能做到這個。善人是過失都改掉了,基本上就是圣賢,不是圣人也是位大賢人了。

        『亡而為有,虛而為盈,約而為泰』,這「三者皆虛夸之事」,這個亡,亡而為有,沒有就當作有來講。虛當作盈來講,里頭空虛,還裝得很飽滿。約而為泰,約是簡約那個意思,就是貧窮,泰是驕泰,貧窮反而顯得,裝出個驕泰的樣子、驕奢的樣子,這是虛夸,華而不實。所以「凡若此者,必不能守其常也」,這就不能有恒?!赣拗^」,愚是朱熹朱子的謙詞、謙稱。他認為,「有恒者之與圣人,高下固懸絕矣,然未有不自有恒而能至于圣者也」,他說雖然有恒的人跟圣人比起來還是差很多的,高下懸絕,還是相差很遠。但是要至于圣者,到圣人的這個境界,必須要從有恒開始,這是基礎。鍥而不舍,最后成為圣人?!腹收履┥暄杂泻阒x」,所以這一章最后是講「亡而為有,虛而為盈,約而為泰」,這是講有恒的意思,「其示人入德之門」,這是告訴大家如何下手,「可謂深切而著明矣」,這就能夠更加深切,讓大家能體恤如何下手,這講得很明白了。所以他講到「亡而為有,虛而為盈,約而為泰」這三者,如果虛夸的話,就難乎有恒,這就不能夠有恒。這都是勸勉我們要有恒心,不要華而不實,不要務虛夸,要務實。

        夫子感嘆,根據《雪公講義》里面所講到的,這里講的圣人、君子和善人以及有恒者,都是對于天子、諸侯這些當政者而言,而《朱子集注》把范圍擴展了,統指,這個意思也很好。從這里我們關鍵是學《論語》反求諸己,自己要志在做圣人。做圣人必須先得做一個君子,如果君子都做不到,那圣人是根本不可能。要做一個善人必須先做個有恒者,就是你要有恒心,能夠鍥而不舍,恒常的來求道,這才是有恒者。想做一個有恒者,夫子在這里給我們提出,要注意三個方面,『亡而為有,虛而為盈,約而為泰』,這三個就很難成為有恒者。根據《朱子集注》里面的解釋,說這三點都是虛夸、浮躁,本來無,充作有;本來是虛的,充作盈,俗話講的打腫臉充胖子那一類人;本來是貧窮,約是貧窮,或者是舍不得布施的,這里他就充作很豪爽,泰也有驕奢的意思。這些都是虛夸的行為,華而不實。有這類行為就不可能有常,為什么?因為他心中對于名聞利養放不下。他為什么要虛夸?因為他希望有名利,希望別人贊嘆,希望別人恭敬他。這是屬于心中有欺詐,口里就會講妄語,身體就會造作妄為。他不是從真實心中去求道、去成就自己的人品,而是做一個幌子出來,做給人家看的,那個心不真就不可能有恒。

        在戰國時期有一位道家的修行人叫列子,他是跟老子、跟莊子幾乎是齊名的一位道家代表人物。江謙先生他補注里頭有引用過《列子》,我們也讀過一些著名的列子的文章,譬如說「杞人憂天」、「愚公移山」,這些都是出自于《列子》。他是鄭國人,也就是現在河南鄭州人。他學道發心很真,他崇尚清凈無為,一生就致力于道德學問。他不想出來做官,不求名、不求利,真正是隱居修道。他在鄭國隱居了四十年,一生就是自己學道,然后著書。他的這些著作搜集在《列子》里頭,總共有二十篇,十多萬字,有一些就失傳了。相傳他道行很高,可以乘風而行,就是飛了,可以乘風來飛行。后來唐朝玄宗皇帝,就李隆基,他學道,他封列子為沖虛道人。因為他是能乘風飛翔,所以叫沖虛道人,因此列子他的著作也稱為《沖虛經》。列子他真正跟顏回一樣,簞食瓢飲、居陋巷,不改其樂,心胸很豁達,真正是「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」。家里雖然很貧窮,甚至吃不上飯,自己餓得也面黃肌瘦的,妻子、兒女也都跟著他過著這樣清貧的生活,但是他一直都是非常的泰然,還是堅持修道。

        當時鄭國的宰相叫子陽,有人對子陽說,「列子是個修行人,你最好資助一下他,供養供養他」。子陽這個人是好名的,他也很樂意做好事,但是想做一個出名的好事,于是他就派人給列子送了十車的糧食來供養他。列子再三的致謝,但是不肯收受糧食,把這個糧食退回去了。他妻子就埋怨了,說「我聽說修道的人,孩子和妻子都很快樂,我們卻跟著你挨餓?,F在宰相送糧食給你,你怎么不接受?我們怎么這么命苦!」妻兒都有埋怨了。列子就笑著對她說,「子陽他并不真了解我,只是聽了別人的話,就想博一個好名聲才送糧食給我的。說不定如果我接受了,以后他還聽別人的話會怪罪我的,所以我不能接受?!构灰荒曛?,鄭國發生了變亂,子陽也因此在政亂當中被殺了,許多的他的黨羽也被誅連,唯有列子安然無恙。因為列子當時沒有收受他子陽的糧食,沒有瓜葛,所以不受其害,沒有受牽連。

        我們看到列子之所以有這樣的成就,真的他是一個有恒者,他心里絕不沾染名聞利養。名聞利養是修道人的大障礙,心只要有名聞利養,那他的心一定是心浮氣躁,不可能安定下來去學道、修道,所以他就會有務外的心理、有攀緣的心理,這種心理就是「亡而為有,虛而為盈,約而為泰」。所以修道關鍵是在自己真實心中做去,人家知與不知都無妨。我們修道不是為別人看到的,不是為別人贊嘆我的,更不圖名聞利養,這個心才是真實。而如果能夠真正像列子那樣清凈修學,一門深入,長時熏修,那一定此生有大成就,這個成就是這一生自己成圣人。成就之后,要看跟世間有沒有緣分:有緣分,別人請我們出來,我們再出來;人家不請,依然像列子一樣隱居,著書立說,或者是教養后代,帶幾個弟子出來能夠有傳承,這就很好了。能不能夠成名?能不能夠利益大眾?這個我們不需要自己去籌劃,不用主動攀緣,一切就是隨緣。你看這個心多清凈!只有這種清凈心才能入道。這個是恒心,一直堅持這種心,那你有恒,最后你就是善人,你就是圣人。貴在堅持,不是我今天明白了,今天就把它放下,過幾天境界現前了,誘惑來了又心動了,又跟著緣去,那就不叫有恒。

        我現在逐漸逐漸意識到,人生過了一半,剩下的時光能不能真正成道,關鍵是在現在自己的抉擇。所以我們跟著恩師學法,就是要死下一條心跟他老人家長期的修學,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,就是這樣學下去。在前兩年國內外很多地方邀請我們出席一些論壇,參與一些講座,那是什么?做些普及教育的工作,跟眾生結結法緣。但是自己還沒有真正得度,沒有成道,你所講的,影響力、教化的效果很有限。不像真正古圣先賢,他們都是厚積薄發,他們留下的東西真正是傳世的,幾千年都是世人受益。為什么?因為他的功底厚。你功底愈厚,你所發出來的力量就愈強。

        像佛門的高僧印光大師,幾十年在藏經樓里面深入經教,到了七十歲再出來弘法,只弘了十年,他八十歲走的。這十年的力度,超過他同時代任何一位高僧大德。他留下來的《文鈔》這部著作,我們相信傳到九千年末法時代都沒問題。人家真正得道了,那個著作可以傳世?,F在我們沒得道,如果想要著書立說,那些都屬于浪費時間,現在關鍵是自己學法。所以我自己本來是根本沒有想著要出什么書,只是國內有一些同修要發心,把我講座的這些光盤聽了之后,把它整理成文字,在國內也出版了。出版了之后寄來給我看,我都沒有怎么去關心這個事情,印得也不錯,當然可以給初學的人參考。但是現在這些著作出來,如果給專家、給大德看了之后,人家只會笑一笑。為什么?自己根本沒什么功力,學得很淺。所以這個不是我自己想要出什么著作,人家出的。當然我們講的這些東西沒有版權,人家拿去整理、印刷、流通,我們都不管,我們不限制,他要是覺得能利益眾生就拿去。而我們自己真的不敢出自己的著作,現在只有學的分。真正學個幾十年,功力深厚了,自己真正行道有得于心,那時候留下一部、兩部著作足矣。甚至不留著作也沒有關系,留下這些光盤給后進的人參考。所以學道永遠都是用這種謙卑的心,不敢去冒充做老師。

        現在國內還是請的人很多,虛名在外了,人家知道你講得好,都想請你去講,弘揚傳統文化。而我,找到我的,我全部婉言謝絕了。除非是恩師指定的,讓我出門去結法緣,我是聽恩師的話,不敢違抗師命。其它的找到我的,我說我不能夠出門,我現在最重要的自己深入經教,等以后成就了,我一定來給你講。所以充實自己重要!而充實自己最關鍵心要定得下來,不要羨慕別人在外面法緣多么殊勝,恭敬贊嘆的有人多少,那些都是表面的現象。最重要是看我們自己是不是真有德行,真要做一個有恒者。

        這是根據《朱子集注》解釋「亡而為有,虛而為盈,約而為泰」,他的解釋我們做了一點引申。蕅益大師他的批注對這三句話就有新的解釋,這個解釋完全跟朱子不一樣,這是仁者見仁、智者見智,只要講出道理來,這都可以并存。

        蕅益大師的批注,完全把孔子這一章提升到佛法,大乘佛法的高度。他講「圣人只是證得本亡本虛本約之理」,所以他說「亡而為有,虛而為盈,約而為泰」,這個亡、虛、約他是就理體來講,自性理體。亡是沒有,真空,這就是亡;虛、約都是講理體上的。圣人證得了自性,所以他得到了自性的受用。這里講,「有恒須是信得本亡本虛本約之理」,也就是要信得自性,立志回歸自性,這個志立起來了,信心懇切了,這才能有恒。有恒的是還沒有成就的,但是他是在修行過程中,他是以信為他的動力?!度A嚴經》上講的「信為道元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」,信心可貴。你為什么要學圣賢教育?因為你信,第一個你信自性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自己本來是圣賢,你能做圣賢,你信這個,然后你才肯去修。這個本亡本虛本約,就是講我們本性。亡、虛、約,都是在描述自性的這種狀態,而我們本來具有。

        后面跟我們講亡、虛、約是什么意思。先從信下手,「就從此處下手,便可造到圣人地位」。信心可貴,我們能夠信得過,信心不動搖,那一直修下去就能修成圣人。所以最重要的,在馬鳴菩薩的《大乘起信論》里面講到的兩句話,「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」,你要信這個。本覺是我們自性,本來覺悟,跟圣人、跟佛一樣的,我們信得過才肯去恢復我們的本覺。我們現在不覺了,不覺本無,本來沒有的。什么是不覺?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,我們有貪瞋癡慢的煩惱,這些本來沒有,自性中沒有這些東西,沒有這些東西就能把它去除。本來沒有的,當然能去除掉;本來有的,當然能恢復。

        所以我們有時候在修道的過程中會沮喪、會信心動搖,就是因為對這個道理沒有踏實。要知道,即使我們造作滿身的罪業,這些罪業能不能夠把它懺除掉?當然可以,因為它們本來沒有。本來沒有的,一定能夠懺除得掉。怎么懺除?你轉念頭,要知道我們這個宇宙就是本亡、本虛。這個意思就是如夢幻泡影,它是空的,當體即空。相上是有,體上是空。那它怎么來的?你念頭變現的。因為你有念頭,所以能夠現出這些境界來。就好像人作夢一樣,作夢是因為你有念頭才會作夢,沒有念頭不會作夢。所以圣人無夢,圣人沒有念頭,心絕對清凈,他沒有夢,永遠都是處在清醒的狀態,他都不用睡眠。我們這些念頭是善惡摻雜的,所以產生的境界有善惡。對于我們所造的惡,現在我們明了這些惡也是一樣,本空的。只要你肯放下,當下你把這念頭放下了,不再想那個惡,從今以后后不再造,只存善念,不存惡念,那你這個惡業就懺除掉了,那你就是善人了。你能夠有恒,就是念念相續不間斷,這樣保持善念、保持正念,不讓這些惡念再起來了,你一直保持下去,那你就是善人。最后把念頭都放下了,連善念都放下,那你就回歸本性,就是圣人了,所以先從斷惡修善下手。但是你斷惡修善,你要真明白這個道理了,那做起來就容易,你就有信心。

        過去我也是不明白這個道理,學了圣賢教育就覺得自己真不是個人,做的很多的不善,念頭里面很不清凈?,F在明白了這個念頭本來就是虛妄的,那些所做的惡業,過去了,那就是了不可得。當然它將來會有種子現形的時候,會產生果報,但是我們現在不要去想它,當下放下,不理會惡業,也不去重復那些惡念,這叫真懺悔,不讓惡念再起來,心只理會到善這一邊去。我們現在就是用經教,專心的去研習圣賢道理,天天用圣賢道理來觀照自己,只要有不好念頭立刻放下,真正修這個念頭。那我自己是用念阿彌陀佛,只要有念頭用阿彌陀佛把它打掉。即使是有善念,也不要去想那個善念。你起心動念想做好事,這個念頭還是不清凈,當然比做惡事要好,但是想做善事念頭也不清凈,也要放下,就用一句阿彌陀佛把善念、惡念都壓下去,保持凈念。凈念相繼,這你就可造得圣人地位,你能夠成圣人。最起碼的,這一生不能成圣人,一直念到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來接你到極樂世界,你往生凈土,你就一定成圣人,那是大圣,成佛了。

        下面說,「所謂以不生不滅為本修因,然后圓成果地修證也」,這個修因證果。修因,如果能夠明了一切境界都是夢幻泡影,是自性所現的,而自性是不生不滅,這個是根本。所以以這個來修因,直捷修在性上,這叫全性起修、全修在性,性修不二。你要信得過,你能明了,你修的這個功德就大。那個效果是比不明了道理的人修的效果要大得太多,要快速得太多。所以,明白之后,一切萬法唯心所現,我們的心就不要住在生滅的萬法上。你所見的境界全都是虛幻的,為什么?因為它在生滅。只要是在生滅的這些境界全都是幻境,不真實的。那我們的心要離幻,離幻即覺,你能在眼前的這些境界上能夠離開幻境,回歸不生不滅的本體,你當下就覺。你這一念覺叫始覺,始覺合的本覺,本覺是你真如本性。一念覺容易,現在我一提起來這就覺了,這叫始覺合本覺,就在這一念當中你始覺合本覺了。但是可能第二念又迷了,心又住在這個相上,受到境界的迷惑,那就不能有恒。有恒是什么?念念始覺合本覺,念念修這個因?!溉缓髨A成果地修證也」,這個果地就是回歸到自性上了,你明心見性。

        但是這樁事情確實難,為什么?我們凡夫就是難以有恒。我自己對自己境界就很明了,這些道理我是能明了,常常忽然之間感覺到似乎有一點妙悟,但是就好像擦亮一個火花,立刻又熄滅了,又處在無明黑暗當中,這個光不能夠保持。就是始覺不能合本覺,只能夠合一下又分開了。怎么辦?佛就教我們凈土法門,這個法門妙,它是什么?沒有說讓你完全離開境界。你完全離開境界,這個離幻即覺,那很難,離不開,心中就是有分別執著,見到境界就是起心動念。于是釋迦牟尼佛教你,你就干脆執著住阿彌陀佛這句佛號,就用這句佛號當你的境界,你可以住在這個境界當中,但是不要住其它境界了,就一心執持阿彌陀佛名號,以佛號為境。你能念佛的心,這是你的始覺。你起心念佛了,念一句阿彌陀佛,這一句佛號代表本覺,它是自性名號,你念這一句佛的當下,始覺合本覺。這個方法妙,你也不用去想,我現在始覺了,要始覺合本覺,不用想這個,就是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,平平妥妥的念,老老實實的,沒什么其它念頭就是一句佛號,這就是「圓成果地修證」。

       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,是阿彌陀佛無量劫修成的果德,已經修成一個果了?,F在你拿這個果做為你的因,這個果是什么果?就是不生不滅的自性,阿彌陀佛就是自性,所以你就是以不生不滅為本修因。你念這句佛,佛號本身就是不生不滅這個自性,你以果修因,以佛的果做為你的因,又用這個因來修果,真正是因果同時,念佛時就是成佛時,圓成果地修證。這個圓,太圓滿了,絲毫沒有欠缺的,這個方法妙,凡夫受持起來方便。

        底下解釋亡、虛、約三個字是什么意思?!竿?,是真諦。虛,是俗諦。約,是中諦。依此而修,為三止三觀。證此妙理,成三德三身?!故q益大師是天臺的學子,他是專門研究天臺宗,所以他的解釋,把夫子所說的境界提升到天臺三止三觀這個高度。他講的「亡,是真諦」。真、俗、中,真諦、俗諦、中諦,這叫三諦。諦就是真理,觀這個真理就叫三觀,所以能夠修真諦就是修真觀。亡是講真空,真,什么是真?空是真,空就講的自性,自性就是本無一物,六祖惠能大師講的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?!?,自性本自清凈。這個空不是說什么都沒有,亡而為有,這是講到真空它是真有,只是我們六根沒辦法接觸,所以叫空??债斨心墁F有,有是我們眼前看到的境界,這些境界是假象,但是它是空性當中生出來的,怎么生?因為我們有念頭,念頭是緣。在真空的自性當中你起了念頭,這宇宙的現象就產生。產生了,它不離自性,所以真空不離妙有,妙有不離真空,真空與妙有是不二的。

        能夠如此觀這是三觀,觀空這方面講是真諦。觀相就是俗諦,這里講,虛是俗諦,所以虛是講假象。假象叫妙假,為什么?因為它不是實有,它是假有、幻有。就像人作夢一樣,你說夢境,這是夢的相,相有沒有?真有,你看到了,而且你在夢境中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,你真有感受。你不能說它沒有這個相,相是有。從相上講是俗諦,因為凡人只看相,不看性,這是俗人、凡人就這么看的,這叫俗諦。但是這些夢境從哪來的?是你作夢的心來的。如果你沒有心,就不可能作夢。這個心,一般作夢是用意識心,那還不是真正講的自性,但是這個比喻我們也能夠比喻個彷佛。你看夢境是你的心變現的,但是你說你的心在哪?心有形象,找出來給我看看?你找不出來,但是整個夢境就是你的心。所以覺悟的人從夢境的這些幻相當中他就看到自性,就好像從夢境看到心了,他知道肯定有心,雖然六根接觸不到,肯定有個本體,沒有本體不可能出這個幻相。

        那現在我自己覺悟了,就等于夢醒了。把意識心、妄想心放下了,離分別執著,離起心動念,你就覺悟了,你就成圣人了。成圣人了,那你自己不作夢了,你清醒了,但是你看到其它人還在作夢。那你還要怎么樣?幫助那些人覺悟,這就是做佛事,大做夢中佛事,你到他們夢中去教化他們,讓他們覺悟,你沒有舍棄他,說我不作夢就行了,我不管別人,不會這樣,你是大慈大悲,救度這些迷惑顛倒的眾生,這叫中諦,中諦是講約。

        這個「虛而為盈」,虛是指那個假象不真實,盈是宛然,宛然你看到了,好像是真的,但是假的?!讣s而為泰」,約是中諦,中諦是講不偏空,也不執有,用中。夫子提倡用中庸,佛法講中道,這就是中諦?!讣s而為泰」,泰是泰然自在的意思,你能用中你就自在,你不住空也不住有?!敢来硕蕖?,這叫三止三觀,這是天臺止觀的法門。修三止三觀,止是放下的意思,觀就是看破??雌凭褪悄忝靼椎览?,明白道理就放下,放下什么?妄想分別執著。放下對于空的執著,還要放下對有的執著,空有二邊都不執著,不分別空和有,甚至起心動念都放下,這就「證此妙理」了。那個妙理就是三諦,真諦、俗諦、中諦同時證得。這不是說有次第,它這是三而一、一而三,證得一個,三個都證得了?!赋扇氯怼?,這個三德是如來果地上的三種德能,所謂法身德、般若德、解脫德。證得法身德就是你證得不生不滅的本體了,這是叫法性身。整個宇宙都是自己的身,因為什么?都是自性變的。第二個德是般若德,般若是智慧,對于這一切宇宙萬象你覺悟了、明了了,知道真相,這個智慧就叫般若。第三是解脫德,解脫是你遠離一切的系縛,得大自在了。你只要有執著或者有分別,甚至有妄想,都不能叫大自在,放下這些你就能得大自在,完全恢復自性德能。

        成三德也就成三身了,三身是自己本來的面貌,所謂法身、報身、應身。法身是講我們的自性,自性身是不生不滅的,這是我們真正的自己。凡人沒證得自性,所以他有生滅,他以為自己有生滅,實際上自己的法性沒有生滅,那佛他證得了。報身是佛無量劫來所修積的智慧功德所成就的,無比莊嚴。應身就是應化身,它是隨眾生的機緣而變化出來的身相。像我們釋迦牟尼佛在此地,在娑婆世界,在地球上,他成佛了,叫應化,變出來的身相。

        這是蕅益大師把亡、虛、約跟天臺三諦、三觀連在一起講,這是提到很高的高度。最后一句說『難乎有恒矣』,按照蕅益大師這個話,我們意思順下來,這句話應該斷句把「難乎」斷成一句,這是問話,你要證得三德三身難不難?「難乎?」一個問號,下面說「有恒矣」,這就告訴你下手處。你只要有恒,堅持不懈,鍥而不舍做下去,你就能得到了。修證的階段有信解行證,首先你要信,信你才能有恒,你對這個道理明白了,你信得過,這是信解。然后去努力的修行,在一切境緣當中鍛煉自己不分別、不執著,從這下手。慢慢、慢慢起心動念也放下,這就證,證是證明了佛所說的理確實如此,證明了自己真的回歸自性。

        【評析】

        對于春秋末期社會“禮崩樂壞”的狀況,孔子似乎感到一種絕望,因為他認為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,難以找到他觀念中的“圣人”、“善人”,而那些“虛而為盈,約而為泰”的人卻比比皆是,在這樣的情況下,能看到“君子”、“有恒者”,也就心滿意足了。

      注釋出處
      [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.fragilecpr.com]

        斯:就。

        恒:指恒心。

        約:窮困。

        泰:這里是奢侈的意思。

      用戶評論
     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      國學經典推薦

      子曰:“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!得見君子者,斯可矣?!弊釉唬骸吧迫宋岵坏枚娭?得見有恒者,斯可矣。亡而為有,虛而為盈,約原文解釋翻譯

     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      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fragilecp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      桂ICP備2021001830號

     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,军人野外吮她的花蒂,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一,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
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  2.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